第149章 精彩的討论分析
听到姜东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会议室里瀰漫著一种令人室息的凝重氛围,连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此刻,周围的环境安静得可怕,只能隱约听见走廊外一两声不知名虫子的鸣叫,那断断续续的声响更衬托出室內的沉寂。
李旭和王佳两个人脸上的表情最为凝重。
如果正如姜东分析的那样,那么这个案件的复杂程度將远超他们的想像,其侦破难度甚至不亚於任何一起精心策划的连环杀人案。
要知道,在他们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虽然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凶杀案件。
有一个人残忍杀害两名受害者,也有一个凶手连续夺走三条人命的,但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诡异的现场。
同一个犯罪现场,竟然被两个互不相干的进入者先后接触。
这种罕见的叠加式干扰,简直就像是在原本就错综复杂的迷宫中又人为设置了一道道障眼法。
“复杂了,太复杂了。“
站在旁边的方妍忍不住摇头感嘆道,她的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
要不是自己亲自参与这个案件的勘查工作,他都觉得这个案件的情节简直像是悬疑小说作家精心设计的桥段一样不可思议。
每一个细节都透著诡异,每一个发现都在顛覆他们以往的办案经验。
小汪也是张著嘴,半天合不拢。
他犹豫了片刻,终於忍不住开口问道:“李队长、王教导员,这个案件是不是我们姜东刑侦队成立以来遇到的最为复杂的一个案件?“
他的声音里带著明显的志芯,握著笔记本的手指不自觉地用力到发白。
李旭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凝重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次遇到重大案件,虽然案情复杂,但总归是有跡可循。”
“不论是连环杀人案,还是一个人杀害多人的案件,犯罪现场总会留下某些规律性的痕跡。”
“我们可以顺藤摸瓜,逐步侦破。”
“但是眼前的这个案件..:..: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了一下,深深地嘆了一口气,那嘆息声中包含著前所未有的沉重。
“如果正如姜东分析的那样。“
李旭继续道,语速明显放慢,似乎每一个字都需要斟酌,“凶手在杀害死者之后,又有不知情者无意间进入现场並对现场进行了干扰,那么整个现场所包含的痕跡物证就变得异常复杂。”
“更可怕的是,就连原始存在的关键痕跡,都可能被第二个进入者的行为所掩盖。”
“特別是在这个案件中,何彪不仅移动了最关键的凶器刀具,还给死者盖上了被子。”
“这些看似无心的举动,却给我们的侦查工作带来了灾难性的干扰。“
说到这里,李旭无奈地摇摇头,一向坚毅的眼神中罕见地流露出一丝疲惫。
作为身经百战的刑侦队长,他参与侦破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但从来没有哪个案件像现在这样让他感到如此无助,甚至產生了一丝绝望的情绪。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正在吧嗒吧嗒抽著烟的王教导员。
烟雾繚绕中,王教导员那张平时总是带著温和笑容的脸此刻异常严肃,额头上深深的皱纹显示出他正在思考的深度。
虽然教导员的主要职责是队伍建设,但在这种疑难命案的侦破中,这位老刑警出身的领导总是主动请缨,想要在破案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此刻,他紧锁的眉头和不断吞吐的烟圈,都在无声地诉说著这个案件的非同寻常。
“王教,你自己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和分析?『
李旭队长放下手中的案卷,转头望向坐在会议桌另一侧的王教导员。
被队长点名,王教导员放下正在记录的笔记本,转过头咧嘴笑了笑。
“李队,在刑侦破案方面你是专家,这些年主持过那么多大案要案的侦破工作,经验比我丰富得多。”
“不过刚才姜东同志提出的那几点分析確实非常到位,不得不说这些观点切中要害,完全符合这个案件的特殊性。“
王教导员清了清嗓子,继续深入分析道:“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任何犯罪行为背后都必然有其动机和逻辑。”
“从刚才我们对何彪的审讯情况来看,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何彪確实对死者怀有特殊感情,这一点从周边证人的证言和他自己的供述都能得到印证。”
“其次,他隨身携带保险套以及进入现场的时间节点,都与他图谋不轨的动机相吻合。”
“但最关键的是,我们在现场发现的保险套未拆封,而死者体內並未检测到相关生物检材,这说明他確实没有实施实质性侵害行为。“
“更值得推敲的是,“
“根据姜东对死者身上损伤特徵的详细分析,我完全赞同他的判断。”
“让我们试著还原一下案发时的情景:假设何彪进入现场的初衷確实是想实施不法行为,那么为什么最终没能得逞?”
“如果死者当时还活著,是被何彪杀害的,那么在这种近距离的暴力行为中,必然会留下大量痕跡物证一一这些痕跡不仅会体现在死者身上,也一定会反映在现场环境中。“
他转身面向眾人,语气越发坚定:“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既没有在现场发现明显的打斗痕跡,
也没有在死者身上找到与何彪有关的搏斗伤。”更“关键的是,我刚才亲自检查过何彪的身体状况,他全身上下没有任何新鲜外伤。”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案发时两人之间根本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肢体衝突。”
“如果真如某些推测那样发生了激烈搏斗,怎么可能只在死者身上留下伤痕而何彪毫髮无损?“
最后,王教导员总结道:“综合这些证据链,我认为何彪的供述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再说,面对如此確凿的物证,如果真是他作案,按照一般犯罪心理学来说,嫌疑人很可能会选择认罪以求从宽处理。”
“但他至今仍坚称自己无辜,这背后恐怕確实另有隱情。“
听完王教导员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李旭队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王教的见解非常透彻。”
“这个案子確实存在太多不合常理的疑点,死者的死亡过程充满了矛盾。”
“现在看来,我们之前的侦查方向可能需要重大调整。“
这时,小汪迫不及待地插话道:“队长,如果按照这个推论,那就意味著在何彪进入现场前,
死者就已经遇害了。”
“那么真正的凶手会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