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转交陆路?因为沉没湖是帝国境內第三大的淡水湖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內海,而且流向单一。
沉没湖的水源来自於银脊山脉融化的积雪,从雪山之上流淌而下的水流自北向南没入谷地,在经年累月之下才形成了沉没之湖。
而唯一与这片湖泊接壤的河流便是艾斯佛斯河,但通过那条河流唯一能去到的地方却只有更东边的费尔德尔温,帝国最大的农业领。
可是在那里,这些来自班达拉大沼泽的货物根本销售不出去,这些资源真正的受眾来自於帝国的贵族和精英法师阶级,而这些人的所在地几乎全都在北边。
这就让货物的运输变得麻烦了起来,当时的商人们要绕一个大圈子,才能让这些宝贵的货物走上乾燥的陆地,进而运往帝国北方更为繁华的各个区域,
这很麻烦,因为多余的这段路程增加了商人的成本,只是那时候沼泽的资源產出所带来的丰厚利润足以让商人们忘记这点不愉快,不过现在由於来自银脊山脉的涓涓溪流一直不停的进入沉默之湖,让这片湖泊的范围一年更比一年宽大,而隨著湖泊的扩散,几乎完全是因为沉默湖才出现的班达拉大沼泽自然也是紧跟著老大的步伐,一同迅速的扩张了起来,直到如今甚至已经没进了城镇。
而这种情况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首先是因为更为恶劣的环境导致资源变得难以採集,在这种迅猛扩张的势头下,沼泽下的暗流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前天还是安全的地方,今天踩下去可能就会立马沉底,泽地鱷鱼,巨森,乃至一些更为危险的怪兽,它们的分布也因此变得更加广泛,这让採集行为的危险程度大大增加,从而严重减少了资源的產量。
与此同时,沼地的扩张也导致商人们原本摸索出来的路线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吞没。
虽然如果坚持下去,这种问题倒也不是不能解决,他们依然可以继续开发新的路径。
但如果沼泽一天不停止扩张的脚步,他们这么做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可以预见到的是,这种成本的投入几乎是无止境,且就算投入进去,也很难將利润赚回的亏本买卖。
基於以上的因素,贝尔本的没落也就成了避无可避的事实。
也许要不了多久,甚至根本用不了十几年的功夫—
“到了,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一栋占地面积比较宽大,甚至还有庭院篱笆的尖顶石屋,他推开篱笆的木门,牵著淤泥缓缓走了进去,隨后感慨的看看眼前这栋熟悉的建筑。
由乱石彻就的基底让整个房屋的地基显得非常高耸,原本这么设计的主要用途是用来防潮,如今却成了让其在已经变得有些泥泞的土地中坚持著没有倒塌下去的重要元素。
这栋屋子只有单独的一层,不过里面有著足足四个隔间,一间大厅,两间臥室,一间厨房。
屋子里没有厕所,毕竟在贝尔本根本不需要这种东西-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