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厂长,纪厂长说了,我们不是对手,是盟友。”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这样的一幕,在华夏大地上十一个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轮番上演。
隨著一台台被解锁的衡枢工具机投入生產。
那些因为缺少高端设备而停滯的生產线,重新焕发生机。
---
京平,工业部门。
一场高规格的闭门会议,正在进行。
会议室里烟雾繚绕,气氛严肃。
坐在主位上的,是主管工业的高层领导,严朗。
他年过六旬,头髮白,但目光依旧锐利如鹰。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
“关于衡枢机械授权技术的事情,都说说吧,什么看法?”
在座的,都是各大国企、军工集团的负责人。
一时间,会议室里有些沉默。
这是一个敏感话题。
一个民营企业,用一己之力,搅动了整个行业的风云,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
终於,有人清了清嗓子,率先发言。
“严老,我认为,纪明川此举……从长远看,技术掌握在一家民营企业手里,始终存在风险。”
“嗯,有道理。”严朗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目光扫向了另一个人。
“许家和,你是第一个跟纪明川接触的,你说说。”
中工厂的书记许家和站了起来。
他的表情,异常严肃。
“严老,各位领导。风险论,我个人不完全同意。”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衡枢工具机出现之前,我们造一枚关键的飞弹零部件,需要多久?合格率多少?”
这个问题,让在场不少军工企业的代表,脸色都有些不太自然。
许家和没有等他们回答,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在我们中工厂,需要三台最好的进口工具机,六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
“倒班干上一个星期,才能勉强加工出一个。就这样,合格率还不到百分之三十。”
“废掉的特种合金,堆得跟小山一样高!那都是钱!是资源!”
他的声音,透著一股痛心疾首的味道。
“但现在呢?”
许家和的眼神亮了起来。
“我们用衡枢的工具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工人,只需要半天时间,就能生產出一个!”
“合格率,百分之百”
“同志们,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
许家和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是划时代的意义!”
“它把我们整个工业体系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精度,硬生生拔高了一个台阶!”
严朗的眼中,也闪过一抹讚许。
他再次敲了敲桌子,打破了沉寂。
“说得好。那他纪明川,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有没有提什么条件?”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许家和身上。
许家和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提了。”
“他想要……军工生產资质。”
“嘶——”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几个来自军工企业的代表,更是直接皱起了眉头,脸上写满了为难和不赞同。!
“胡闹!”一个肩上扛著將星的老人忍不住低声说了一句。
许家和没有理会,他只是看著严朗。
严朗的表情,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沉默了良久,手指停止了敲击。
他抬起头,环视全场。
“这件事,兹事体大。”
“纪明川的贡献,我们有目共睹。他的要求,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这样吧,我会亲自向上级匯报。至於最终结果如何,需要上层来定夺。”
---
就在京平的会议室里,一群大佬为了他的事情激烈討论时。
纪明川本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此刻的他,正待在衡枢机械厂最深处的一个秘密实验车间里。
车间里,没有工具机的轰鸣,只有焊枪的弧光和金属碰撞的鏗鏘声。
空气中,瀰漫著一股机油和钢铁混合的独特味道。
“厂长,炮塔的吊装马上开始,你看一下数据。”
谢清野举著一个平板电脑,快步走到纪明川身边。
纪明川正站在一个巨大的钢铁造物前。
那是一台……尚未完工的坦克。
灰色的防锈底漆,粗獷的焊接线条,充满了冰冷而暴力的美感。
履带已经安装完毕,车体也基本成型。
此刻,车间顶部的天车,正吊装著一个同样巨大的炮塔,缓缓地朝著车体移动过来。
“接口数据对了吗?公差控制在多少?”
纪明川的目光,根本没离开那台坦克,头也不回地问道。
“对了三遍了,绝对没问题!座圈的动態公差,我们控制在了0.05毫米以內!”
谢清野兴奋地回答。
“好。”
纪明川点点头,拿起对讲机。
“天车组,注意安全,开始下降。”
“收到!”
巨大的炮塔,在精准的操控下,稳稳地、严丝合缝地,落在了坦克车体的炮塔座圈上。
“咔噠。”
一声清脆的金属咬合声。
完美对接。
纪明川看著眼前这个初具雏形的钢铁猛兽,嘴角,终於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