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十九公子所言的似乎是……支持他们识字?李斯下意识看向嬴政的方向。
帝王的马车能算得上是一个小型的“宫殿”,供他们在这里討论绰绰有余。
帘纱微动,隱约可见帝王冷峻的侧顏。始皇帝明显听到了,但並没有什么其他表示。
李斯失笑:和长公子扶苏不同,十九公子还知道和自己的父亲先通通气。
年纪小,知道找人兜底。
聪明。
嬴炎继续低头造字,语气轻快,又把话题绕了回来:“名家虽爱辩,但若能让天下人『辩』得清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斯沉默良久,终於嘆道:“公子高见。”
其他人这样想那叫贪多嚼不烂,可……从结果倒推过程,十九公子想必没有这种情况。
“先不说什么高见不高见,老师觉得造的这几个字如何?”嬴炎把白纸摆开,字体被迫端正。
效仿天幕上的字体而编出来的基本的三百个字,勉强看得出来是同一个系列。
李斯在天幕开启之前主持的书同文其实就涉及到了文字改动的方面——秦皇喜欢好看的,不是六国之中最好看的他不要!
非常难伺候的一枚活爹。
综上,李斯非常有经验,毕竟如果不是如此,这一次的书同文也不会落到他头上。
哦,额外还要带孩子。
李丞相细细琢磨著该从哪里夸、怎么夸。这不难,十九公子创出来的字甚至有一些根据他的判断可以直接使用。
李斯眼中很快浮现显而易见的讚赏。
他指著其中一个“秦”字道:“公子此字改得极妙,既保留了小篆的骨架,又减了三分繁复。若推广开来,学子们学起来定能事半功倍。”
嬴炎凑近了些:“老师也觉得可行?”
“不止可行。”李斯又指向一个“法”字,“这个字去掉了右边的『廌』部,却仍能辨认。公子深得文字精简之要义啊。”
李斯正要继续夸,忽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咳。回头一看,嬴政不知何时已至在三步之外,玄色衣袂走动间微微飘动。
“陛、陛下!”李斯“慌忙”行礼。
嬴政摆摆手,目光落在那捲竹简上:“给朕看看。”
纸张在帝王修长的指间传递。那张向来冷峻的脸上竟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嬴渠梁仗著只有晜孙能看见听见,吐槽道:“表面上这么严肃,实际上心里快高兴坏了吧?”
可惜没有一个合適的词来形容。
然后嬴政轻咳一声:“还需要继续保持,不能因为这点小成就就沾沾自喜,须知『小大之辩』。”
“小大之辩”出自《庄子.逍遥游》。
大致就是——蝉和小斑鳩讥笑大鹏说:“我们奋力起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便是,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
意在揭示万物因自身局限(如寿命、视野、能力)而无法理解更高维度的存在。
其实和之前嬴炎所言的登山之论其实不谋而合。
嬴炎对庄子的书很熟悉——很长一段时间,柴敬把诸子百家的一些小故事给他当做睡前故事讲。
不讲思想纯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