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说大母去了,我们应该去守孝。我就去打听了一些大母的事……”
其实不止是他好奇,嬴渠梁也好奇。大秦歷代的君王虽然不算是什么忠孝之辈,可也不至於不让子孙为长辈守孝吧?
结果还不如不知道。
柴敬嘴角一抽,自己这个儿子可真是……不对!
“你从哪里出去打听的?”
秦王政攻打天下的意志已经显现出来,六国之中派出刺客来刺杀的可不少,作为秦王政的子嗣,他们为他们的父亲可分担了不少压力。
后宫之內的守卫也不差。
嬴小炎一脸无辜:“墙角有一个小洞,我爬出去的啊。”
嬴捋:“……?那不是黄黄的洞吗?你爬那里干什么?”
黄黄是嬴捋母亲养的一条狗,伴隨著嬴捋一起长大,前不久寿终正寢了。
嬴炎不认识什么黄黄,嬴捋见年纪尚小的弟弟不可能牵著狗,只是听说过。
嬴炎不在意这个,感嘆道:“哦,那我和黄黄可真是有缘分。”然后一眨不眨的盯著阿母:“阿母~,那可以和炎儿一起吗?”
语气愈发可怜巴巴:“炎儿不想以后和阿母的关係像是阿父和大母那样。”
柴敬:“……,好。”
虽然儿子把自己和君姑相提並论有点不爽……,算了,孩子还小不懂事。
柴敬这样安慰自己。
“那以后……我们一起进步吧。儿子同窗。”】
<我大概理清楚了,小太宗认为秦始皇和赵姬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在於双方认知层面的差距,而读书明理又是提高认知的超捷径。>
<那如果照著小太宗这样想:那秦始皇和赵姬大概率一辈子都不可能和善了。上下五千年能跟得上秦始皇认知的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很显然,赵姬不行。>
<柴太后和赵姬是两种不同的人,她们两个三观差了好多,小太宗那是杞人忧天。>
<两个母亲三观不同,秦始皇和秦太宗自然也是三观不同……>
<只有我在意黄黄是谁吗?果然名垂青史要靠运气。別人拼尽全力也不能留名,这个意思不是人的黄黄轻而易举。>
<一只狗。>
<哈哈哈哈!泰山封禪骂秦始皇的那些儒生知道吗?一个留名的都没有。他们知道自己冒著乾死三族的风险,成果还不如一条狗吗?>
谢谢,现在知道了。
那些骂秦始皇的儒生一个个被打发乾苦役去了,此时一个个戴上了痛苦面具。
什么叫崩溃?这就叫!拼死拼活还比不上一条狗!!!
——剧情补充——
如果按照现实歷史发展线的话:
嬴炎是公元前231出生的,当时嬴政一心想灭赵国,韩国尚且还在前面挡著。
韩国是公元前230年灭亡的。
然后赵姬是公元前228死的。
前文提到过柴敬把诸子百家的事编成小故事讲给嬴炎听,设定是柴敬开始学习之后的事。
人三岁之前的记忆有限,嬴炎能知道柴敬给他讲的故事是关於诸子百家的,大概率是三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