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史官惆悵  天幕投影:我是秦三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前顺手换上的一件粗布麻衣,此时成了最完美的偽装。就算是认出“他”的那位官员也一定是更加了解红衣颯沓的十九公子。

嬴炎退后几步,站半破不破的屋檐下,目光冷静——有些人就是那样,往往情况越危险越冷静。

对上面容复杂、神情迟疑的赵佗说道:“他们已经察觉到了。子文,为了你我的安全和名声,委屈一下你了。”

“子文”是赵佗的字,平日里嬴炎极少称呼,此刻却显得格外郑重。

赵佗略一沉吟,咬紧牙关道:“公子,此事定然是陛下被奸人所惑,这县令之位不要也罢,佗愿护送您回咸阳。”

若始皇帝並非受蒙蔽,而是铁了心要除掉自己的儿子,那他此举便是自掘坟墓。

忠义难两全,身为武將,理应以“忠”为先;但歷史上的赵佗,能迅速安定百越之地,靠的不仅是军事才能,更是一身重情重义的气节。

嬴炎摇了摇头,隨手拿起地上的一块石头递给赵佗,语气坚定地否定了他的提议:“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子文,你一向以『忠』立身於大秦,我视你为友,又怎能让你背上不忠之名?”

顿了顿,继续道:“就说是赵县令得知陛下下令捉拿十九公子后,决定亲自出手擒拿,却被十九公子打晕。”

赵佗眼中满是震惊——这个理由居然都给他想好了?这么短的时间內,考虑的这么周全的吗?

嬴炎见赵佗还愣在原地,乾脆直接把那块石头塞进他手中:“我这就翻窗离开,你记得自己动手,在身上来两下,別让人看出破绽。”

说罢,他不再耽搁,转身便从窗户跃出,动作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当初化名“木影”行走江湖时,他也曾多次被人追杀,如今倒练出了几分底子,应对这种局面竟是得心应手。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大秦的军卒不仅权限极高,且皆披甲执兵,五六十人围剿一个目標,已是极高的规格。嬴炎自知硬拼无异於送死,只能智取。

溜了溜了。

好在这片街巷地形他比那些追兵熟悉得多,凭藉敏捷的身手,在屋顶间飞檐走壁,左衝右突,身形快如残影。也不知他是如何规划路线的,竟硬生生甩开了追兵。】

<隨著对歷史的深入了解,越发觉得秦太宗这位人物的可贵之处。他从不做损害他人名声的事,更不会做出错事后让旁人替他背锅。>

<不仅如此呢,別人想主动替他担责,他反而会怀疑对方居心不良。在他看来,若用改写史书的方式掩盖自己的过错,那后人自然也会连同你的功绩一併否定。>

<这里必须点名批评儒家学派。在史书主观性方面,他们的贡献可谓首屈一指。孔子虽提倡“信而好古”,却又无视周代史料中的逻辑漏洞,一味推崇周礼,开了个坏头。>

<想想就来气,真心不喜欢周朝。哪怕大秦真的二世而亡只存在十几年,它的歷史意义也远超八百年的大周。凭什么周朝能与大秦相提並论?>

<……等等,话题怎么又歪到这里来了?>

即便大秦真的只是二世而亡,在后世评价中,它依旧比绵延八百年的周朝更加耀眼?

虽然有些词汇並不常见,但他们大致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段文字配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图案(句號、逗號),意外地清晰易懂。

最推崇周礼的儒家,此刻仿佛成了全天下的笑柄,还是那种被当眾揭穿、毫无尊严的那种。

但这根本不合常理啊!

——为何一个由暴君统治、就算仅存十余年的王朝,竟能超越拥有八百年国祚的周朝?

后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凭藉著人数优势在大秦成为第二大学派的儒家现如今的纠结……

朝中无人在意。

他们在意的是十九公子的真实性格与行事风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