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司官员到位后,贾瑀让他们发挥作用了,除了本职工作,开始替县丞大人开始收税,具体参考海关。
在巡检司关卡,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检查,普通百姓可隨意通行,不收取钱財。
遇到商队可就不放过了,不管是背景如何的商队,都会被巡检司收取税收,按货物价值收取,有固定標准。
交了巡检司税,可確保商队在宛平县平安畅行。
这功劳最大的就是卢沟桥巡检司,它收取的税收占大头,每月能达到3000两,虽然不能和空间贸易相比,可这是正常的税收。
为什么卢沟桥巡检司能收取税收占大头,因为它由於正好位於京城西侧的通衢大道上,是进入京城的咽喉要道。
前明崇禎年间,在此处建设了一座城池,名叫拱极城,城东西两门与桥面为一直线,桥城相连,儼若雄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拱极城当初是为军事目的而建,为屯兵之用,城规模较小,有“斗城”之名,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5公顷。
城墙基础铺六层条石,上面砌砖,內部填实黄土和碎石,顶上再铺面砖三层。
城体紧凑而严密,防护性极强。一般县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而拱极城只有东西两个门,並设有瓮城和城楼。
拱极城东为“安治”门,城西叫“宛平”门。
城墙顶上四周外侧有矮墙垛口,上有望孔,下有射眼,垛口上还有一层盖板。
这样既可以掩体,又可以拒敌,敌强时可以据守,敌弱时亦可出击。
这样的配置,配上巡检司兵丁,不从来往旅商、官员收点税,都对不起这座关隘了。
为什么有官员会被收税,因为官员进京出京,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隨从满满。
而这隨从中,无论是从地方到京城,还是从京城到地方,不免顺带做点走私之物,赚点银子。
其他地方巡检司不敢,不代表贾瑀这不敢对他们下手。
这碰到巡检司,找你点麻烦实在太容易了,官员难免破財消灾。
就卢沟桥巡检司的易守难攻地势,贾瑀都想將其升级成千户所,驻扎个千八百人,估计两三万人都攻不下这里。
当然也就想想,县府没权利设置指挥所。
这中间肯定有衝突,乃至有流血事件发生。
有一名六品官员进京不愿意被查,强行衝击关卡,被巡检司兵丁当场拿下,送入大牢。
大顺开国皇帝曾敕諭天下巡检:“朕设巡检於关津,扼要道,察奸偽,期在士民乐业,官民、商旅无艰。”
有这样的敕諭,拿你一个冲卡官员,你还没地方说理去。
然后就被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风禹,狠狠参了一本,丟官罢职,隨从惨遭入狱。
在加强巡检司的同时,贾瑀开始安排捕快对城內的帮派进行了摸底。
单是这宛平县郊,就有大小帮派七八个,大的百十號人,垄断某一个小营生,小的三四十人,偷鸡摸狗什么都干。
本来这城內的帮派是丁健他们五城兵马司城西指挥所的事情。
可这些帮派苟的不行,一个个將据点设置在远离城区的村镇上,五城兵马司军士无调令不得擅自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