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集会的前四天
集会的第一天,刘易就拋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即安舍与七神实际上是一体七面的关係,並且他还將这一观点没能写进《七星圣经》的责任归咎於此时正在君临辅佐“伟大”养弗里国王的总主教和大主教们。
对此,刘易並无任何愧疚之情。
这些日子以来,刘易从约翰和眾修士的口中听到了许多关於教会高层的劲爆八卦,这些八卦异常鲜艷,完全符合刘易心中对教会的刻板印象。
儘管与会的修士们对教会存在著诸多不满,但对於刘易提出的“七神即太阳神,太阳神即七神”的论断,他们心中依然充满疑虑。於是,刘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全力讲述太阳的光芒对世间万物的意义。他倾尽所学,掏出了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的很多领域的知识,以应对听眾们的提问,总算勉强过关。
当然,这一整天並非都是刘易在讲述。一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的修土主动站上了讲台,为刘易的“异端”理论作证,他们绘声绘色、声情並茂地分享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些神异故事。其澎湃的热情,让刘易不禁怀疑,这些修士是否是斯派洛修士特意安排的托。
对此,斯派洛修士微笑著回应道:“光明使者,难道你对自己的理念这么不自信吗?
真理是很容易打动人心的,哪怕只是短短几个字,也胜过谎言的千言方语。相信我,除了罗尔夫修士以外,我並没有安排其他的托。”
一个新的理论,既然有人赞成自然也有人反对。在赞同者发言完毕后,立刻有人站上讲台,提出反对的声音。不过,这些反对者的声音並不算强而有力。毕竟,能被邀请到修道院来参加集会的,大多是一些来自乡野的基层修士。他们的日常,无非是穿梭在乡野村落间,为普通乡民提供各种信仰层面的服务,文化水平不高,只能从《七星圣经》最为人所知的章节里挑一些作为论据,难以旁徵博引、引经据典地对刘易的“七神本源论”进行驳斥。
而这种无力的反驳,那些持赞同態度的修士甚至无需长篇大论,只需一口咬定由教会定稿的《七星圣经》是偽经。毕竟,再厚的书籍也比不上亲眼目睹日光在水晶下散射成彩虹那般具有说服力,更何况还有能为人治病疗伤的圣光术作为佐证。
黄昏过后,斯派洛修士宣布集会第一天的议程结束,但所有被邀请与会以及不请自来的客人们仍然兴致不减。他们端著碗在大厅內边喝麦粒粥边交谈,在修道院外的森林里散步时继续討论,甚至在荒废的农田中也边方便边议论。刘易带来的理论既新鲜又打动人心,让他们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
於是,集会的第二天,所有还留在修道院的流民与客人,將近三百人,都渴望挤入大厅。由於人数眾多,刘易不得不將集会的地点改到修道院的庭院中。为了让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到他、听到他的讲话,人们从大厅里搬出几张板凳,垫上木板,搭建起一个临时的舞台。
刘易跃上舞台,慷慨激昂地说:“兄弟们,七神的子民们,我实在地告诉你们,信仰安舍的人有福了,因为不仅天上的国属於你们,在地上的国也同样属於你们!”
接著他稍稍了点时间,重申了“安舍乃七神本源”的观点,並再次展示了阳光散射成虹光的奇观。隨后,他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框架,结合他这一年多来行走各地的所见所闻,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为什么居住在坚固城堡中的贵族老爷们为什么並不具备天然的统治权。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所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
整本著作分为四卷,深入探討了社会结构、社会契约、主权及其权力、政府及其运作形式,以及几种社会组织等问题。该书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法治理念体系,以解决如何正確认识和处理国家、政府的本质与角色,以及它们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係。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其核心思想:主权在民,这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他认为,人生而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使人们在共同体中获得道德的自由一一即自律,成为真正的主人。卢梭强调,统治权作为公权力,不应也不能被贵族阶级通过血脉世袭继承。
《社会契约论》对后世產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號角和福音书,为现代社会的契约关係、人民主权等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儘管在某些情境下,如河间地当前的情况,完整的《社会契约论》可能略显超前,但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却可以成为河间地平民们爭取生存权的有力武器。
在这一天的演讲中,刘易以塞外自由民的社会体系、守夜人的总司令选举制度以及七神教会的总主教选举制度为例,说明了在没有血脉世袭的贵族制度下,人民依然能够从自已人中选出真正的领袖。他进一步指出,无论是从下往上的推举,还是从上往下的选拔,
都是选举制度的一种。而即便是再差的选举,也优於当前的掷骰子式的世袭制。
既然刘易將重点放在论证贵族制的不合理之处,並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贵族没有资格世袭统治,那么谁应该来统治呢?
这个话题在集会第二天夜里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
到了第三天,刘易並没有直接提出谁能更好地统治,而是在总结了前两天的演讲內容后,拋出了一个新问题:一个良好运转的国家机器应该是什么样子?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刘易很乾脆地直接拿他的家乡塞里斯作为例子,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分析。他將塞里斯的歷史进行了简化,从原本的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和共和国等十四代,浓缩为了部落时代、贵族时代、世家时代和官僚时代这四个阶段。
考虑到听眾们的文化水平,刘易没有做过於深入的分析,而是简要地阐述了这四个时代的优缺点,並辅以一些精彩的歷史故事和英雄传奇来辅助说明。最终,他给出了一个结论:最適合当前维斯特洛的政治体制,就是教会治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