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很奇怪了,四小姐一个闺阁女子,如何知晓的?难不成她有通天之能?”
萧景渊负手而立,神色古怪,不知在思索什么。
苏琛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对了,不是让慕渔盯著她么?慕渔可有传来什么消息?”
萧景渊看了他一眼:“没有。”
苏琛便直起身来:“罢了罢了,总归这是好事一件,四小姐可帮了大忙了!”
萧景渊挑了挑眉,意味深长道:“是啊。”
.......
这两日沈霜寧都在府里学宫规礼仪,没有往外跑。
这些东西她早在上辈子就学过了,是以学起来很快,也很轻鬆。
从宫里来的这位女官是教坊司的芳姑姑,也是长公主钦点来教导沈霜寧规矩的。
她本以为如沈霜寧这样的闺阁小姐,没什么眼见,一朝得到了公主的赏识和恩宠,定然会有些得意忘形,不会好好学这些繁琐的礼仪。
结果没想到沈霜寧不但谦卑有礼,在学礼仪时,那仪態比宫里的娘娘还好,半点挑不出错!
芳姑姑不由高看几眼,心道不愧是长公主看中的人,心下也生了些好感。
很快便到了入宫的日子,一应行李都已收拾好,跟家人拜別后,沈霜寧便坐上了去往皇宫的马车。
原本按规矩,入宫是不准带丫鬟的,但沈霜寧很得景瑜公主青睞,公主特许她带一名贴身丫鬟。
沈霜寧深知皇宫险恶,於是只带了阿蘅。
阿蘅头一回入宫,却不紧张,只有好奇,有时候沈霜寧都羡慕阿蘅的神经大条,这样的人往往没什么烦恼。
三皇子还未从镇抚司出来,少了一个威胁后,沈霜寧便放心多了。
宫里早为她安排好了住所,既是名义上的公主伴读,自然要以方便公主为先,是以沈霜寧直接住进了景瑜公主的长乐宫。
领她们去长乐宫的人也是芳姑姑,虽然有些话芳姑姑已经说过一遍,此时还是囉嗦了一句:
“这宫里不比外面,沈姑娘须得时刻记著谨言慎行,莫要閒逛,长乐宫东边挨著后宫,北边是帝后寢殿,往南是御园,一会儿便会路过,那地方常有贵人走动,姑娘切记没事就別过去了,总之除了长乐宫和书斋,別的地方少踏足。”
沈霜寧道:“霜寧谨记姑姑教诲。”
芳姑姑安抚道:“姑娘也別太有压力,陪公主殿下念书而已,除了圣上偶尔会去看看,平日里没什么人过去,熬过半个月便可回家了。”
在红墙下走了半刻钟后,途径御园,看见了几位妃子。
春日团锦簇,艷阳高照,妃子们更是为御园添了几抹亮色。
宣文帝並非流连后宫美色的皇帝,后宫妃子十根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芳姑姑瞧见那边的妃子,也不知看到了谁,眉头微微一蹙,正想趁对方没注意到她们,赶紧带著沈霜寧离开。
然而那边的人却发现了她们。
一名穿著粉色宫装的女子手持一柄团扇,对著身旁的宫女说了一句什么,那名宫女便高声道:“那边是谁,还不快过来见礼?”
躲不过,芳姑姑只好带著沈霜寧过去,边走边轻声道:“那边粉色衣裙的正是丽妃,如今正得恩宠,眼里容不得沙,另外三位你不用管,你只记得別惹了丽妃不悦。”
沈霜寧应了声是。
芳姑姑说得隱晦,沈霜寧听得出来丽妃是个极不好相与的主。
其实不必芳姑姑提醒,沈霜寧也知道丽妃的为人,前世她们也是打过交道的。
丽妃长得美貌又年轻,是个极其爱美之人,同时也容不下比她还貌美的女子,跟她交好的妃子,都不能打扮得太美,从头到尾都要儘可能朴素。
是以一眼瞧过去,哪位最扎眼,便知道谁是丽妃了。
前世景瑜公主捉弄她时,丽妃还带人看过她的热闹,甚至攛掇景瑜要刮她的脸,不过未能如愿就是了。
沈霜寧望著那边三三两两的女人,皱了皱眉,之前光顾著担心东宫和三皇子了,竟然忘了宫里还有一堆很麻烦的女人。
沈霜寧虽有点烦,却是不怕的。
她落后芳姑姑半步,垂著眼,来到眾妃子面前,故作惶恐姿態:“臣女沈霜寧,见过诸位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入宫之前沈霜寧打定主意要低调行事,是以只穿了件月白色的襦裙,綰起来的头髮上並无太多装饰,脸上更是未施粉黛,素得不能再素了。
就这幅扮相,便是站在一群宫女之中,也很难引人注意。
“原来是小公主的伴读啊,我当是谁呢。”不知是谁笑著说了一句。
皇宫外的贵女们是很羡慕沈霜寧能入宫伴读,但是对於宫里的妃子而言,这小小的殊荣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也不太將沈霜寧放在眼里就是了。
眼下打量著她,就像是看著园里的草草似的,无人在意。
芳姑姑道:“诸位娘娘,景瑜公主还在等著奴婢带姑娘过去,就不打扰娘娘们的雅兴了。”
景瑜公主是淑贵妃的女儿,宫里只有这一位贵妃娘娘。
淑贵妃曾经也是能跟皇后分庭抗礼的,只是如今病重,母族也已式微,又被皇后打压得厉害,早已不如当年了,甚至不少人盼著她归西。
这其中,便有丽妃。
丽妃端坐在亭中,涂了蔻丹的手指捏著金丝团扇,不紧不慢地晃著扇子,一双狐狸眼审视著沈霜寧。
原是不怎么在意的,可当她的视线落在女子那张脸蛋上时,眼睛便眯了起来,闪过一丝锐意。
就在沈霜寧要转身离开之际,丽妃忽然开口,“慢著,你过来,让本宫好好瞧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