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並非只是皇族之姓。 在他朱元璋登基前,天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徐膺绪已然决意而行,不愿让所谓的尊贵被践踏。

或许,对於很多生於豪门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天性,寧可把路走绝,也绝不低头。“沙场征战,生死难料,管他什么五品、四品或三品。”

“若是他死於非命,我们徐家便无忧了。”

“去办吧。”

徐膺绪彻底失去理智,陷入疯狂。

恰在此时,国公府中的管事急匆匆地走至两人的房间门口。“二爷,四爷,大爷正在大殿候你们过去呢。”

管事高声说道。“兄长召见,等下不可多嘴。”

徐膺绪急忙低声提醒身边的弟弟。“好。”

徐增寿点头答应。

两人隨即朝兄长徐辉祖所在的国公府大殿走去。“大哥。”

一踏入大殿,兄弟俩便立刻躬身向徐辉祖行礼致敬。

自从父亲徐达故去,作为长子的徐辉祖继承了国公之位,並深得当今圣上的信任重用。

兄如父,弟弟们对他自然恭敬有加。“妹妹近来为何这般隱居不出,闭门谢客?”

“自从你们从北平將她接回来,她的举动似乎愈发怪异,很少现身,到底是什么缘由?”

徐辉祖望向两位弟弟追问道。

听了这话,徐膺绪与徐增寿皆流露出犹豫不定的神情。“说清楚!”

徐辉祖眉头微蹙,语气严肃起来。

看到兄长有些慍怒的样子,兄弟俩心中顿时一凛,再不敢隱瞒。“大哥,小妹虽失踪两年,其实一直居住在北平府附近的一处小镇。

更与一位年纪相仿的商人互生情愫。”

徐膺绪平静地道出。“哦,是个商人?”

徐辉祖皱了下眉,隨即舒展开来,“这就难怪父亲临终前对小妹说那些话了。”

略作思考,他接著说道:“虽然商人地位低微,但如果小妹真心喜欢,且两人感情深厚,不妨让他入赘徐家。”

“不可!绝对不可!”

徐膺绪立刻反对,“此人不过是一介商贾,身份卑贱,就算入赘也必使我徐家蒙羞,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耻笑?父亲辛苦建立的声誉也將毁於一旦!”

“是啊,大哥!”

徐增寿也赶紧劝阻,“我徐家为国公后人、开国功勋,怎能为了个商人玷污名声?小妹尊贵之身,又怎可配予这般身份之人?”

听了两位弟弟的话,徐辉祖沉吟半晌,缓缓开口:“想必你们也听到了父亲临终的嘱託。

对於小妹的选择,我无意干涉。

只要能让她幸福,我不会在意什么顏面。”

相比二位弟妹那所谓的傲气,这位长兄显然要稳重开明得多。“可是大哥……”

徐膺绪兄弟还想劝阻。“好了!”

徐辉祖打断他们,“我会择机与小妹会面,把选择权交给她。

至於你们,不要再多加干预。”

作为继承国公爵位的大哥,他的一言一行在府中举足轻重,徐膺绪两人也只能暂时按捺下心中不满,“遵命”

,隨后离去。

但心底自然十分不甘。“父亲,既你曾说过要小妹隨心而行,我自当不加阻挠。”

徐辉祖望著天喃喃道,“无论她做出何等选择,这个做兄长的都会支持她。”

自从父亲徐达离世,国公府的大任全压在他肩上,他也已完全成长起来。

身为徐达长子,其能力自不容疑。

此刻,正门外传来呼唤:“小妹,二哥和四哥找你有事。”

徐妙锦的声音却带著几分倦怠从屋內传来:“二哥,四哥,我身子有些不適。”

“小妹,这关係到朱雄的消息。”

徐增寿在外面说道。“他……他怎么了?”

屋內的声音陡然变得焦急起来。“这是我在兵部打听到的。

我將这本册子放在这里了,你自己看吧。

我们先走了。”

说完,徐膺绪向徐增寿使了个眼色,转身离开了。

待他们走后,殿门打开。

一名侍女快步走出取回那本小册子,关上门退回室內。

床榻上的徐妙锦接过侍女递来的文册,急急翻开。

当看清其中的內容时,她的脸色骤然苍白。“雄哥哥……不是这样的,不会的!”

“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会上战场?这不是真的,一定不是真的!你答应过要来找我的,你说过不会死的!”

徐妙锦的脸惨白如纸,神情满是惊惶。

一旁的侍女连忙安抚:“大小姐息怒,莫要伤了胎气。”

徐妙锦只是愣愣站著,眼中满是茫然与恐惧。

徐妙锦的手攥紧了一张纸,上面明確记载著朱雄的信息。

朱雄,出身北平府安沙镇,原为商贾之籍,后入伍改为兵籍。

三个月前隨北平军攻打北元,两个月前遭北元重兵围困,最后以身殉国。

徐妙锦看到这一段文字时,脸色瞬间惨白如灰。

那一点点残存的希望也隨之破灭。

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感让她直挺挺地倒在床榻上,昏迷过去。

……

议政殿里,气氛平静。

蒋瓛將一份简短的册录恭敬地递给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皇上,这是燕王所提到的那位朱雄的个人档案。”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硃砂笔,轻轻点头接过:“好。”

翻阅过后,他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此人只有十六岁?”

“回皇上,此档案由兵部直接调出,绝无差错。”

蒋瓛解释道,“按记录来看,这位朱雄年纪虽小,却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凭战功升至上守备一职,难怪燕王会在捷报中特意提到此人。”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若有所思,低声自语:“这天下竟会有如此惊人的巧合?”

……

朱元璋喃喃重复了一遍:“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吗……我的雄英如果还在,如今也正是十六岁。”

片刻沉思后,他重新振作精神,开口吩咐道:“要好好留意这位朱雄。

年纪轻轻便立下这样的功勋,足以成为大明的榜样。”

虽然眼前的朱雄无论年龄还是名字,都与他故去的孙子有些相似,但他並未被这种偶然干扰太久。“同名同姓之人世间数不胜数,况且年龄相近的更多,”

他心里清楚,並不会过分在意这些细节。

其实朱元璋最初要求查阅档案,只因赵王府提及了这个名字勾起他一点好奇罢了。

毕竟他亲眼见证了孙子朱雄英去世,再多思念也改变不了逝者永別这一事实。“臣遵旨!”

蒋瓛答道。

接著,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结束:“你退下吧,无事了。”

然而,在即將转身之际,蒋瓛似乎还有別的事情想说,“皇上……刚才有锦衣卫传来的一条密讯,与徐国公府有关。”

朱元璋听罢立刻警觉:“徐国公府何事?”

蒋瓛略显犹豫,隨后匯报说:“据可靠消息,中山王的小女儿徐妙锦已经怀有数月身孕。

若我没记错,她似乎还未出嫁吧?”

听到这里,朱元璋微微皱眉,语气转而严厉,“两年多以前她曾前往北平探亲访姐途中突然失联,直到这两年才回到家里。

这件事或许是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

“国公府怎么处置?”

朱元璋追问。“目前府內正下令严控知情者的口风,试图遮掩整件事情。

毕竟是家门隱痛啊。”

蒋瓛回答。

朱元璋轻嘆了一口气,感慨道:“还好徐辉祖还算精明干练,要是换了旁人,这样的事情真会让人丟尽顏面。

你暗中帮忙查查是否有泄露可能,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徐家的名声。

另外,这事归根结底属於人家私事,我们不必多插手。”

“是,臣知道了。”

蒋瓛领命而去。

待他走远后,朱元璋默默思索著:看样子,他们的感情恐怕被迫结束了,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吧……不过这些都是別人家里的事,和咱无关,就莫管閒事啦!

正如他所说,別人的家务事,即使身为帝王也无须过问。

然而,经歷过漫长岁月的朱元璋,看到徐府的情况后,一切便瞭然於胸。“妹妹啊,当年你总是提起凤阳那位王財主家的千金,说那王財主拆散鸳鸯。

可是啊,要不是那位王財主,又怎么会有今天的你我之缘呢?”

……

徐府之中——

“大哥,这是何等丟脸之事!若此事传扬出去,我们徐家可真是顏面尽失了。”

徐增寿怒气冲冲地指著徐妙锦的房门说道,“我怎也没想到,小妹竟然会怀上那个商人的孩子!”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把那个商人除掉!”

徐膺绪亦是咬牙切齿地说著。

看著两个弟弟这般愤怒的模样,徐辉祖眉头紧锁,冷声道:“够了!都给本座闭嘴!”

“大哥,现在该如何处理?”

徐增寿隨即问道,“小妹这腹中已怀有五六个月的身孕,不可能再墮胎,总不能就这么让她生下那商贾之子吧?”

徐辉祖冷冷地瞪了过去:“你们胡说什么?什么孽种?小妹是我徐家之人,她腹中的骨血自然也有我徐家血脉,倘若她是错,那我们又算什么?”

这一番话落下,徐增寿和徐膺绪顿时哑口无言,不敢再多嘴一句。“来人!”

徐辉祖大声呼唤。“老爷。”

管家立刻上前回应。“从今以后,要在**小姐身边多添些守卫,不许任何人靠近她的住处。

同时,为**多备一些补养身体的药物,每日必须让她吃得最好。

另外,绝不可让外面知道**怀孕的消息。

若是发现有人在背后閒话蜚语,杀无赦!”

徐辉祖字字冰冷,透著不容置疑的威严。“是,老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