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没有皇帝、没有重臣的北元必定混乱丛生。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朱雄这份礼物,再加上老四送的礼,確实相当可观啊。”

“我很满意。”

朱元璋哈哈大笑,难掩喜悦之情。

隨著捷报传来,北方战事圆满结束,他的心头之石也终於落下。

“启奏圣上。”

萧汉转身从一名將士手中取下一只锦盒,高举过头。

“朱將军斩杀北元皇帝时,不仅带回了其首级,还有这北元国璽。”

“呈上来!”

朱元璋满脸期待,立刻下令。

侍立一旁的太监连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將锦盒捧到皇帝面前。

他缓缓打开盒子,一眼便看到其中摆放的一枚印璽。

拿起仔细端详,只见上面刻著八个古元文,翻译成汉语便是“受命於天,既寿永昌”。

不言而喻,这正是仿造传说中的秦始皇传国玉璽所制。

自从入主中原,忽必烈以降便深受中华文化影响,试图藉此表明自己乃是正统帝王,並且设立了类似中原的朝廷架构与制度。

因此这方仿製的国璽便成了权力象徵。

“哈哈哈哈哈!”

“果然是北元镇国之宝,帝王权柄之所系。”

“朱雄,好臣子啊!真是让人欣慰至极!”

朱元璋拿著这方国璽反覆把玩,高兴得合不拢嘴。

“恭喜父皇夺得此等重宝。”朱標立刻拜贺,“有了这方国璽,以后北元再妄称皇权岂不是个天大的笑话?”

“说得对。”

“当初仅將其驱逐至长城之外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如今朱雄带著大军一举覆灭其朝廷,还缴获了国璽。

没有皇帝、没有重臣的北元必定混乱丛生。”

“五年,不对,十年之內,我大明北部边境將不再有北元威胁!”

“他们的部落必然为了爭夺权力自相残杀,我大明尽可放心发展。”

朱元璋笑道,“恭贺圣上!从此北疆將高枕无忧!”文武百官纷纷跪下行礼庆贺。

“標儿,”朱元璋微微一笑,“你看那些人头该如何处理才好?”

指著殿中摆放的北元皇帝及其大臣的首级,他看向太子问道。

“回稟父皇。”

朱標沉思片刻答道:“既然北元朝廷已被我们剿灭,不如將其首级製作成泥塑保存千年,永不失效,並陈列於北方长城上,作为震慑北方各族的警示。

如果他们还敢侵犯边关,就让这些人成为后继者的前车之鑑。”

朱元璋听罢满面欣喜。

眾臣纷纷点头赞同,认为太子见解深远。

这位太子能够贏得眾臣敬仰,不只是因为他仁厚,更源於他在关键时候果断行事的手段。

“诸位爱卿觉得太子所言如何?”朱元璋含笑询问。

“吾等赞同。”满朝文武齐声附和。

此时朱元璋心情极佳,谁要是胆敢触逆鳞,那就等於自寻死路。

“好!”

“標儿,此事就按你说的办。”

“你亲自督办,给朕把这件事做得完美无缺。”朱元璋当即应承下来。

“臣遵旨。”朱標立刻答应。

“眼下,却有一件事情困扰著朕啊。”

“朱雄为大明建立了如此赫赫战功,我一时间真不知该给予何种嘉奖。”

“毕竟,短短一年之间,他便从一个普通士兵跃升至指挥使之位了。”

“要是再升几级,確实有些快得过分。

然而,若无封赏,这般巨大的功勋传到天下人耳中,他们又会怎么评价朕?”

“標儿,诸位爱卿,你们认为该如何褒奖朱雄?”朱元璋带著困扰的目光向群臣发问。

“这……”

闻听朱元璋的话……

大臣们互相观望,均不知如何应对。

圣上都拿不准主意,他们怎敢轻易开口?

若意见不合圣意,这可不是小事。

因此此刻並无一人愿意贸然发言。

“启奏皇上。”

这时。

武將列队中,一名中年男子出列,脸上隱约可见傲慢之色。

“蓝玉,想必你已有主张。

既出自军旅之人,朕倒要听听你对如何封赏这位有功將领朱雄有何建议。”朱元璋目光落在蓝玉身上,笑著询问。

“依臣之见,”

“儘管朱雄战功卓著,但他年纪太轻,尚需经歷更多歷练。

这次虽应有所嘉奖,不过对於年轻人,还需略加压抑。”蓝玉直言不讳。

听完这话。

朱元璋与朱標的眉间皆是一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