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阁。
朱棣靖难之后首创,至明朝中期发展到巔峰,保证集权的同时还有內阁分担诸多政务。
譬如嘉靖、万历两朝,一个忙著休閒二十年不上朝,一个忙著躺平睡觉二十八年不上朝,大明都没崩盘。
后来清朝的军机处也算是基於这个制度进行的一个完善。
不过朱允熥也知道。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在他真正稳定朝堂掌权之前,该自己辛苦的还得自己来——求稳永远要优於求进。
“陛下,您白天忙著种种草、冶炼陶瓷,晚上批阅奏摺又熬这么晚,著实辛苦,奴婢著人伺候您休息吧。”
候在一旁的马三宝道,同时捡起桌上的硃批狼毫笔在水缸中洗净,掛起,又清理了龙书案。
朱允熥捏了捏眉心,点了点头。
同时兼顾诸多事情,辛苦是辛苦,但在自身天崩开局的情况下,能幸运地碰到了老朱提前嘎了,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他的最优解了。
种种草、冶炼陶瓷……
不仅仅是为了炼製玻璃和栽种红薯掩人耳目,同时也是让一些人对自己放心些。
否则自己刚上位就大肆从军中、武举举子之中选人,又把锦衣卫收入麾下,淮西勛贵不可能没什么想法。
这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另外一边的中殿。
朱元璋百无聊赖地从自己牌位面前拿了个糕点丟进嘴里,一边吃著一边透过窗户看向灯火通明的前殿,满意地点了点头,前殿的窗户上,隱隱约约映照出龙书案后站起来的身影。
“还行。”
“种种草、冶炼陶瓷,虽然说是有些玩物丧志了些,好在这孩子並没有荒废政务。”
“批摺子批到了深夜,算是勤政。”
“听任亨泰给咱讲,他平日里在朝堂上和大臣討论国事,也是应对得宜,甚至偶尔还能有一些咱都没想到的巧思。”
朱元璋笑嘿嘿地喃喃自语道。
正当他伸了伸懒腰,也准备去休息的时候。
却听到乾清宫前殿的方向,隱隱约约传来守门小太监通传稟报的声音:“启稟陛下,凉国公求见。”
这次藉助淮西勛贵登基。
朱允熥並没有给出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所以给了虚名和特权,譬如封蓝玉为太子太师,特赐他可以隨时进宫面圣……等等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如果是白天人多杂乱的时候,声音自然传不到中殿来。
不过现在夜深人静,万籟俱寂,这声音传到中殿朱元璋耳朵里虽然极小,却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朱元璋蹙了蹙眉:“蓝玉?”
“有什么事情不能白天说?这大晚上的还要跑到乾清宫来?想来不会是什么小事。”
“蓝玉……淮西武將……”
朱元璋又往自己嘴里丟了块糕点,趴在窗户缝上往前殿的方向看著,面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態。
顿了顿他才似是想通了什么。
目光一凛,深吸了一口气暗道:“这群淮西武將坐不住了!根据任亨泰的说法,允熥这孩子明面上给这群淮西武將封了些太子太师之类的加官头衔……”
“距离那天晚上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现在他们大概已经冷静了下来,这是来找他討好处来了!”
“他们贪,咱屡屡斥责打板子都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