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太子留宿嘉荣堂(?)不拈酸,挺好  小宫女携崽重生,冷情太子被哄成翘嘴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主子,您笑什么?”

跳珠嚼著五仁月饼和瑛姑姑说完话,扭头见槛儿在笑著摇头,不禁问道。

槛儿敛起心思,顺嘴道:“见你喜欢五仁月饼,我却是自来吃不惯这一种。

不过我现下也吃不了里面的杏仁松仁,这五仁月饼就是拿给你们的,这会儿吃不完,一会儿拿回屋里做零嘴儿。”

经她一说,话题就岔开了。

转到了月饼上,大伙儿你一嘴我一嘴地说著喜欢哪个口味不喜哪个口味。

.

御园。

元隆帝与裴皇后也领著一眾儿子儿媳、公主駙马、孙儿外孙们在赏月。

今年的中秋家宴不比往年。

信王、荣王在府上禁足。

说是禁足,其实就是一种变相软禁。

一家之主都这样了,身为妻子的信王妃、荣王妃哪里好进宫参宴吃席。

所以今晚信王家便是皇长孙,即信王世子骆曄带著一眾弟弟妹妹进的宫。

荣王家也是如此。

至於前睿王,现庶人骆岷一家。

骆岷被贬为庶人时,其子女亦被族谱除名丧失了皇亲宗室的身份,现今皆於別处被限制了行动范围。

一下子少了近二十人,这就导致今年这顿中秋宴较之从前冷清了不少。

当然,该走的流程还是不少。

待赏完月,吃过月饼。

帝后再分別给皇子公主、孙子孙女们赐下礼,这顿团圆宴便到此结束。

太子一行人回东宫时,已经亥时过半。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下了轿輦,郑明芷行在太子身侧,温婉地问:“殿下今夜可要在嘉荣堂安置?”

这话问的,摆明了瞎子打灯笼。

多此一举。

没有哪条祖制硬性规定太子逢年过节或是特殊日子,必须留宿太子妃处。

但中秋为本朝大节。

每年中秋结束了帝后举办的家宴,太子、太子妃回东宫后还需在太子妃处,一起在庭院中行望月礼。

太子若不在太子妃处留宿,则有义务陪太子妃到子时,且次日一早太子要携礼向太子妃补一个晨月礼。

这无关乎喜与不喜。

也无关乎太子权轻权重。

而是祖制中有“夫妇有共承宗祧”的条例,即太子、太子妃有受祖命延续皇嗣之责。

陪太子妃到子时,便是默认由太子妃侍寢。

另外也是要给正妻体面。

此条规矩,放在除夕同样適用。

太子平日宿在哪,由东宫內起居注官记录,怎么记通常是太子一句话的事。

但逢除夕、中秋这两个大节,则是由內务府的內官来记录,之后这份起居注会由內务府备份再送往都察院。

除非公务繁忙且查证为实,否则太子如未按规矩行事便会被御史弹劾。

郑明芷是前年冬月和太子成的婚,当年的除夕和去岁的中秋太子都是留宿嘉荣堂,不存在次日补礼。

郑明芷这会儿之所以有此一问,其实是在拐弯抹角地看太子的笑话。

就好比是在说:

你不想在我这儿过夜又如何?还不是要陪我到子时,明日还要给我补礼。

不想向我补礼低头,那就只有留宿嘍。

郑明芷兀自暗中得意。

海顺却只觉得这人真是缺心眼儿。

不过就是个形式流程,太子做事一向周到,从来就没在这种小事上计较过。

留不留宿的。

大靖开国之初,內廷对太子夫妇行房之事存在一套极为严苛的监管制度。

晚上帐外有女官记录,有计时器。

丝毫做不得假。

但在经歷了有太子因此制度终生不举,有太子妃为此跳井自尽的事后。

制度就变了。

改为臥房內不再设人看守。

而是由內官等太子夫妻进了內室確定不会再出来,便移步至耳房里候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