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梵谷之死》,杀青!  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他导演的竞选创意方案,大部分都是只有一个想法,很少有人能论述得如此详细,甚至將各种小细节都考虑到了……”

老刘越是翻看这本厚重的竞选標书,心里的惊嘆就越发浓烈。

《击缶而歌》,2008名演员组成巨型缶阵,通过灯光变化完成倒计时。

《歷史足跡》,施放29个巨型脚印焰火,象徵第29届奥运会“走进”燕京,最后化作梦幻五环,充满浪漫气息。

另外还有《画卷》、《文字》、《礼乐》、《丝路》……

这些充满创新、技术、文化底蕴的精彩节目策划方案,普通团队能想出一个,就十分了不得。

而他手里这本竞选標书中,类似《击缶而歌》的节目,却是足足有不下十个!

每一个节目都是如此充满想像力。

既有宏大的场景,又有创新的技术,更是充分展现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与现代的繁荣。

“虽然我不知道,这份创意方案,是哪位大师带领团队做出来的成果。”

“但要是这还无法入选,那我也可以退休了。”

老刘不再犹豫,果断写下自己的审阅建议,提交给奥组委参考。

初轮筛选,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便是奥组委对创意方案的审阅,最终只有部分团队能走下去。

第二个阶段,將在9月份进行,导演团队竞標进入陈述环节。

而在老刘看来,这份標號13的创意方案,必然可以进到第二阶段的陈述环节。

他现在已经开始期待,想看看那位大师以及其组建的优秀团队,究竟都有谁参与到这些创意节目的策划之中。

不过,老刘註定会失望。

因为整个竞选创意方案,从头到尾都只有方元一个人。

或者说,他是站在前世眾多巨人的肩膀上。

或许他自己已经觉得,这些节目很是稀鬆平常。

但在当下其他人看来。

他写进竞选標书里的这些创意节目,对大家来说简直是惊为天人!

方案中的每一个节目,都闪烁著独特的魅力,值得细细品味。

……

米国,好莱坞。

方元忙得脚不沾地。

《梵谷之死》的拍摄难度,要比他想像中高出许多。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各种意识流的镜头,即便已经提前做好详细的分镜稿,依旧会出现很多问题。

“佳辉哥,这场戏你第一次见到梵谷,眼神要失焦一些,后期我会再加上其他回忆的串联……”

《梵谷之死》虽然拍摄难度很高,但方元现在已然得心应手。

他的过目不忘在工作中十分好用。

可以隨时在脑海中回顾整个片场,以及每一位演员的表演。

甚至还能有条不紊指挥著整个剧组。

所以拍到现在,他基本掌握了这种意识流的拍摄方式。

接下来这段时间,还有十几场戏,拍完就能杀青了。

他也终於能稍微休息一下……

“导演,我感觉自己第三次的表演好像有点问题。”休息时间,梁佳辉找到方元,想要看看监视器的回放。

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员,一场戏自然会展现出不同的表演方式,让导演后期可以根据相应剪辑需求,进行选择。

所谓的“一条过”,很多时候都是製片方和发行方的宣传策略。

演技真正优秀的演员,都能对角色进行不同层面的詮释。

毕竟对於电影来说,片场拍摄只是一个中期环节。

后期製作,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而演员的表演素材越多,后期製作自然就更加方便。

“第三次?是上午九点那场表演吗?”方元转头看向梁佳辉问道。

“是的。”梁佳辉点点头,心中闪过惊嘆。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

自从加入到《梵谷之死》的拍摄中,他经常能见到方元对整个项目还有拍摄的掌控力。

別说是自己的表演了,就算是布景里有哪个道具放错位置,导演也能一眼看出来。

所以梁佳辉跟方元交流起来,一直都有很轻鬆的感觉。

对於演员和导演来说,这种感觉十分重要。

一个优秀的导演,可以充分激发演员的潜能,並指出他的不足之处,方便以后改进。

以往梁佳辉合作过的导演,没有一百,至少也有几十个。

但这些导演,都没人能像方元这样,观察入微的同时,还能隨时发觉演员在这场戏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梵谷之死》的拍摄,除了刚开始艰难些外,后续越来越顺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