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陈卫东盘算著屋子里缺了掛衣裳的掛鉤,这个简单,回头去检修车间,看看有没有什么废料,他简单做一个。

毕竟,这个年代,都是厂子里有啥,家里就有啥。

倒不是拿大件偷了去卖,顶多就是家里缺个柜子掛鉤的,用角铁焊一个拿回家。

这个年代,厂矿企业职工家里一针一线,基本都是薅羊毛来的。

只是墙面上空荡荡的,还缺点什么。

只是缺什么呢?

陈卫东一边思索,一边將书本,资料,笔记收拾在书桌上摆放整齐,看著屋子中间空荡荡的墙面发呆。

“哎,老六,想什么呢?”

李荣兆进来,就看著发呆的陈卫东。

陈卫东:“刚才隔壁梁军,就咱刚认识那位去平壤修铁路的大学生,他送我一本书,在半岛买也得两块钱,我在想怎么还他人情。”

要是两毛钱算是人情往来,但这是两块钱。

李荣兆:“老六,稳健是你的优势,但你也不能太稳健了,有些人际关係,你得学会处理。

人情债不要著急去还,而是在需要的时候去还,他今天给你一本书,你马上还回去,这给他造成压力,以后交往就难了。

再说,你著急还的,未必是人家需要的。

再说,你现在还上了,下次遇到什么事情,你需要找人家,需要契机,你怎么办?

你要擅长將人情往来处理好,將来这些人情往来才能变成你的人际关係,成为你的资源人脉。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情不著急还,像是节日祝福,一些平时往来,该走动你得走动,不能平时不走动,有事抱佛脚。

你啊,就是《白毛女》看多了。”

陈卫东听了李荣兆的话,微微一愣,好像还真是,从小他的家中就比较穷,陈卫东父母陈老根和田秀兰一直要求陈卫东,要知恩图报,不要欠著別人的,当天欠,当天还。

但是这样真的对吗?

这观念大方向是对的,知恩图报,不要欠別人,但还人情的方式是错误的,不应该马上还。

因为陈卫东父母本身能力和掌握的资源有限,他们总担心欠了別人会还不起很麻烦,再加上他们在最需要阅读成长到的年代,就遇到了《白毛女》,在他们的认知中,欠债还不上会家破人亡。

所以,不让陈卫东欠人情,陈卫东前生今世都是普通家庭,没人教他这些,他一直觉得別人今天给他什么,他一定要当场还回去。

其实朋友交往,不是每次人情都需要当场还的,像是这次书本,梁军有意识结交,他就接下顺水人情。

日后看看他需要什么,顺其自然,你来我往,互相记得彼此的情分,太急切还人情反而会给对方带来压力。

“老大,谢谢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陈卫东心中將这话又重复了一遍,心中决定,以后为人处世,一定多思考几分钟,还需要多看书。

这个年代,光会做事不行,还得会做人,像是刘海中,会做事,年年都是先进工人,教徒弟也好,甚至还能资助徒弟脱產考大学。

但是就是当不上领导干部,真的因为他学歷不行吗?

要知道,新国家刚建立,很多干部学歷低,在岗位上提升学歷,上夜校的不在少数。

单单刘海中卡住了?

说白了就是刘海中不会做人,脑子粗,没头脑。

“谢我干什么?这些道理,你未必不懂,不过一时没想到,刚巧我提点一番,满足我当老大的威风,是不是啊?”

“老大,你快別上课了,学校五年还没有上够吗?

老六,我们打算去附近逛逛,听说,咱这边,从供销社到理髮店,新华书店一应俱全。”

陈卫东一拍脑门:“对,新华书店,我也去一趟,我说家里缺点什么,我去新华书店请用一副画像。”

“我也去请个!

张五福:“你们都要画像吗?石膏像会不会好一点?摆著更立体。”

“就要画像,我要全身的,用相框裱起来,掛在墙上,日日瞻仰!”

陈卫东环顾四周,確定没人,这才压低声音说:“石膏的,陶瓷的,都易碎,要是稍微破一点,不是开玩笑的。

画像最好,用相框裱起来,掛在墙上,安全。”

张五福:“那我也请用画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