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尝试
钱先诚相貌英俊又老实可靠,这样的女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文瑾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一下,二伯老实倒是老实,可靠就未必了,不能为妻子儿女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这样的男人,怎么能算可靠呢?
“二伯,刚回来不累呀,我来打扫庭院吧。”
“不不,你们早上扫的很干净,这只是落了两个桐儿。”
钱先诚抬头看到侄子晒得黑瘦的脸,心里涌出一股疼惜,他在口袋摸了摸,拿出几个铜子:“瑾儿,这个给你买吃。”
文瑾苦笑,二伯还当她三五岁的孩童呢。
不过,长者赐不敢辞,她伸手接过,低声说了句谢谢。
钱先诚却有些感慨,低声说道:“跟着二伯,你吃苦了。”
“没事二伯,瑾儿有幸,才遇到你和二伯母。”不管他们有什么缺点,文瑾都可以忍受。善良,是最难得的。
“那就先欠着,等你的鸭子生蛋,卖钱再给也行。”
“来大叔这么想就对了,等你练好手艺,销路也打开,将来才能多挣钱呢。”
其实,就是文瑾把买豆腐的分红又还了回去。
钱先诚一时无语,忽然想起池塘边一片葱绿的植物,当时也看着怪,原来不是麦子,竟然是水稻。
钱先诚忍不住怀疑起自己,以前是不是想错了,也做错了呢?
“文翰,文瑾,你俩帮我太大的忙了,我做这点事情算什么呀,我爷爷还想过来呢,是我拦住了。”
“二伯,你不在家,我们没少麻烦别人,明天,还要请人帮着安水车,做完之后,再请了以前帮过咱们的人都过来,我做上一桌菜,好好答谢答谢邻居,可好?”
这个月,来松年一下子做好了五双,还个个都很整齐,手工这一关,他是度过了,却把文瑾难住了,给他钱吧,照这样的速度,他下个月说不定能整出七八双来,这么老土的样子重复生产,卖给谁去?
“好,好!”钱先诚最怕侄子唯利是图了,见到她很懂人情往来,十分高兴。过了会儿,他疑惑地问:“什么是水车呀?”
文瑾把自己的想法全说了出来,来松年愁得直挠头。
文瑾也没有彻底亮出底牌,而是给他提要求:“来大叔,你做的鞋子,很结实,很实用,可还不够漂亮,我们若是卖到城里去,还不算好,我这里有几个样子,还得你想办法琢磨出来。你才开始做,也别太着急挣钱,不琢磨出个好样子,顾客怎么会乐意购买呢?”
“这水车,谁做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
夏日里,豆腐容易坏,史小峰每天起得更早,但夏日里人们的饭桌上样多,买豆腐的人少,他家人好几代都是靠豆腐活着,仅有的几亩地,因为给父亲瞧病,也卖掉了,他每天早早卖完豆腐,便无事可做,经常帮着喂猪喂鸭。
还有文瑾做事,虽然和他想像的不同,可妻子的话,却也对呀,既不善,也不恶,就是普通的百姓生活,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下。
两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食人之禄,忠人之事,钱先诚又要去做事,他只给自己留了一百文,其余都给了妻子。
“文翰哥说那是你买的,叫《增田广益》,我看不懂,文翰哥帮着讲解,我又照着图,讲给木匠师傅,最后就做出来了。”
“先说好吧,每天,帮着把鸭子赶进鸭棚,大的小的分开,早上起来,要把里面清扫干净,过几天洒一次石灰,就干这个,一个月二百文,管饭,我送过来。”
“咱这儿以前也没有呀,是我和文翰哥照着书上做出来的。”
“小峰,你总这么帮我做事,不要报偿,怎么行呢?”
日子一天一天,水稻长势特别好,这里从来没有这样的植物,自然没什么病虫害,文瑾的秧子又插得稀,有猪粪滋养,那苗儿别提多茁壮了,村里人,总有过来看热闹的,文瑾猜想,若是今年她大丰收,明年这一片,可能就是稻田了。
“行!”史小峰很高兴,爷爷病好了,就吃不上钱家的饭了,老头有时候一个人在家,就胡乱凑合,有时候开水泡馍,洒点盐,甚至吃凉馍,配大葱,这让他很担忧,不管文瑾给多少钱,有热饭吃,这才最好。
几百平方的水面,不过几十条鱼,水面一直没有见漂浮,文瑾知道它们不缺氧,好好活着,一直就没管过。只是在取水浇灌的地方,拦了竹篱笆,防止不小心把鱼弄进稻田里,给晒死了。
韦氏闻言,露出欢欣的笑容,这么说,男人是不反对儿子和侄子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