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第43章 大雨  农家贵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大雨

钱先贵只觉得两耳嗡嗡响,这人说些什么,一句也听不清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上当了,上当了,王申海这个骗子,拿了我的宝贝巴结上了贵人,回头就把我甩一边了。他木头一般地在王家门口矗立了半晌,才蔫蔫地往回走,脚疼了,这才想起雇的驴车,回头找到,坐着回到家,手里的礼物交给妻子,一头就栽倒在床上。

钱先贵病了,焦氏惊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急急忙忙往外跑。

“站住!有什么事儿把你惶急成这样?大夫也是看人的,你这么去,没病也让他诊出病来。”

“哦!”被婆婆一声呵斥,焦氏才定下心神,勉强稳住,去请了大夫过来。

大夫只说是郁结难舒,肝气不旺,开了个方子,让抓几副药吃吃看,便走了。

焦氏熬了药,给钱先贵喝了,才小心翼翼地问:“王主簿不肯帮你吗?”

“你别管!”钱先贵很不高兴,“都是你个乌鸦嘴,整天讲讲讲,事情不坏,你都难受。”

焦氏不明所以,委屈地退出去了。

老焦氏猜出因由,气得在屋里捶胸跺足,感叹自己命运多舛,这辈子做不上官太太,连官儿他娘也没有戏。

“孩子,就该这样,不去找他,王申海能记起你是谁?再说,他拿了咱的东西,肯定害怕声张,不管拿什么安抚你,咱也不会更吃亏。”老焦氏拿出几两银子,想了想,又添了一块,“去王家买一件鼠皮氅衣,来家拿一双靴子,再买点核桃大枣,去省城看望他。若是他翻脸,咱也要他好看。”

两人商量好了,钱先贵第二天便买好了礼物,自己也收拾一番,让经常在家打短工的张痴子挑着担子,出了门。

文瑾也有同感,她穿来那个世界,有的地区养殖水面数万亩,每天运输的汽车来回穿梭,她这才多大点水面,竟然没销路。

“啊?唉,应该是这样,不光咱这里捕鼠,现在整个山阳,都有人做这个生意,王家还好,立春之后就停手了,我去县里,他们还有人做呢,也不怕那皮子不好,卖不出去。”

当然有来有往,钱家会送王家豆腐或者鸭蛋,等于变相增提高了餐饮水平。

王主簿升官,又不是去了什么天南海北的地方,就在省城,坐船也要不了几天,自己何不去找一找?说不定他手上权力大了,还更好帮自己达成心愿呢。他越想越觉得是这样,跑去和老焦氏商量。

“唉!”王继善叹气,“皮靴子也不如以前好卖了,本想送到京城去,没想到那里也有人做,一点也不比咱的差,今年就看鼠皮衣服了,这个说不定价钱还行。”

“舅舅,咱们的鱼也没养起来,等多了,我自会想办法卖的。”

“是的,这个价钱肯定还行。山鼠少了啦,捕不到山鼠,就是有价钱,也没货呀。”

钱先贵没有食欲,这种清淡又鲜香的鱼汤,倒合了胃口,一口气喝了一大碗,心情反而好起来。

“哈哈,你有什么办法?”

“文瑾你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去年养猪,天气晴好,一点绊子都没有,今年修好了猪圈,还弄了排水沟,这雨就没完没了的。尽累我了。”原来他见文瑾养猪有粪肥田,他也匆匆砌了个猪圈,汪家地多,今年全种了水稻,本想肥地能好好收一茬庄稼,却没想到现在猪圈里都可以游泳了,半大的小猪没地方去,他只能打算把猪弄回家去。

这天又是大雨瓢泼,文瑾穿着蓑衣,头戴斗笠,跟在韦成岚身后查看溪水上涨的情况。幸好去冬修了堤坝,不然上一回大雨,都有可能倒灌进农田了。

大雨下下停停,地里都是人影,稻田里的水太多也不行,好多人打开地垄排水。汪晗见人就夸文瑾有先见,去年冬天大家不光修渠,还修了排洪沟,现在旱涝都不怕,听见的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钱先贵拿回家的两条鱼,焦氏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坏掉,只好自家做做,端上餐桌。她也只会清炖,放几片菠菜和豆腐。

“好,娘,我知道了。咱县里的教谕孙先生,也在抚台大人手下,我假意和孙先生相熟,料他姓王的,也不敢做过分的事儿。”

本来,他王继善不是个贪财的人,可谁又会嫌银子多了咬手呢?轻轻松松赚大钱的日子过了一年,再让他回到辛辛苦苦不赚钱的日子,他有些不习惯了。

荷叶已经长大,文瑾也把水面提到了二尺多高,然后放入鱼苗,小鸭子也嘎嘎地在蒲扇大的叶子下钻来钻去,水面大,荷叶少,鸭子更少,韦成岚站在堤坝上看着,感慨地给文瑾道:“你这一片水,养它个上万只鸭子都不成问题。

两人巡视一圈,往回走去,前面似乎有人说话,大雨阻隔视线,看不清楚,似乎又人影在前面。

汪晗和韦成岚每人提着两条猪腿,把猪抬到空猪圈里,这才告别,各自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