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0章 镇守使(一)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杨金生,洪江富商。出生寒门,经历坎坷,勤于打拼。做陶瓷生意起家,后经营黄豆、牛皮、水银、木材,创名牌“怡昌厚”、“慎昌森”。虽为富商,生活却极为俭朴,但待人厚道,慷慨大方。

王振宇看到这四个字,对材料大感兴趣,当场翻阅起来。

何键见司令这么问,立刻感觉有戏,他恭敬的答道:“此子是个骑士,崇尚武勇,而且性格还算平和,到和一般富商子弟大有不同。”

6.陈昆山,江西新干县人。洪江富商。拔贡出生,曾为“高灿顺”油号店员,因才干超群,升为汉口分庄管事。后独自经营,与其子陈秋壁开设“益丰仕”布店、“陈敦仁”药店,并兼加工、自制批发、零售业务,且在常德、汉口、上海、杭州等地设有布绸专庄。何健对此父子也做了特别标注:陈氏父子忠厚仁义、为人谦和、任人唯贤,见才不遗。为洪江商界培养了不少经营才俊。

1.朱志大,祖籍安徽泾县人。洪江巨商。咸丰年间(1854)随母亲来洪江安家创业,历经苦难,先后开办丝线铺、布匹绸缎店、钱庄。因经营得当,管理有方,业绩辉煌。1880年至1900年间,创立名牌“朱致大”油号,在汉口、镇江、南京均设有庄号,店职员达数百人之众,同时拥有七十余家店铺,除理发业、洗浴业以外,几乎垄断了洪江各个行业,财力之大,规模之广,为别家望尘莫及。

按照叶祖文的说法,洪商的财富是惊人的,如果能为王振宇所用,莫说是湘西,就是把湖南建设一遍也未必不可。但是前提是你能让这些对社会疑虑重重的商人们能把钱拿出来,就必须有个章程。

3.刘岐山,江西新干县人。洪江巨商。(1860-1865)在太平军当兵五年,离伍后回乡务农,因家道贫困,只身来洪江谋生创业。起先在“高灿顺”油号当学徒。因精明强干、胆识过人、业绩显著而升任为业务总管。1911年脱离高府,独立门户,从摆布摊做起,费尽心血,创建“庆元丰”油号。他善于捕捉商机,转变经营模式,周转资金投入再生产,节省成本,自办作坊。在上海、镇江、汉口等地设立分庄并兼营汇兑业务,拥有百万银两。何健对此人的标注用的是隶书:湘西一带最大的鸦片贩子。

王振宇这才哈哈大笑起来:“有意思,有意思,那你对此有什么设想啊?”

何键低头道:“卑职查过了,朱志大的长孙朱次韩甚得祖父疼爱,不过其父早逝,此子年方二十,却天生不喜经商,整日舞枪弄棒的,朱志大也就绝了让其继承祖业的念头。卑职想,若是司令能将此子招入我军,无异于给了其一个官身,可保其未来无忧,以朱志大对这个孙子的疼爱程度,定会感激不尽的。”

想通了这个关节,王振宇侧身问何键:“朱次韩这个人如何?”

王振宇一听就乐了,连连点头道:“记得,记得,这人看世情到是明白的很啊!”

王振宇在靖州的时候曾和叶祖文密谈了三次,其主题核心思想就是,如何整合湘西的资源,兴办实业,建设湘西。

何健虽然对于老板会问询自己早有准备,但是也不敢随意回答,以免给老板留下一个信口开河的印象就不好了。

想法永远是好的,怎么落实才是关键,起码你得让这些洪商相信你吧。当初为了获得靖州商人的支持,自己在靖州府的改革,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但是洪江商帮这些人更厉害,更精,不是一个地方民政就能打发的。所以王振宇想了许久,还是觉得可以借鉴李鸿章这个裱糊匠的办法,搞一个大型开发公司,整合湘西的资源,然后大家一起发财。只是万事开头难,还必须找个有威望的人挑头,现在看来,朱志大是个不错的选择。

8.周质云,洪江义商。13岁来洪江学徒,后独自经营纱布、生漆、桐油。苦心磨砺,俭而忘其苦,勤而忘其劳,广交游、重承诺、见诚信,富而不忘本,济困扶危,资助乡里,热心公益,人称义商。

这时,刚刚晋升少校处长的何健躬身递上来一份材料,封面上写着《洪商实录》四个大字。

何键点了一下头,接着说道:“看得明白,不代表此人就真的放得下,恰恰相反,根据卑职的观察,朱志大请人算命算得就是子孙的富贵,结果却是富不过三代。这位老爷子就是害怕自己百年后,家业凋零,子孙穷困,去年曾在这洪江建了三百多间大铺子,分文不取给了有需要的商家。要求则只有一个。。。”

何键大喜:“司令,卑职可以招其来见您。”

王振宇摆摆手:“就这么定了。”

何键这才道:“卑职依令就是,那卑职等就推下了?”

王振宇看了一眼何键后:“他们都可以下去了,何键你再留一下。”

何键一下子摸不到底,坎坷不安的坐在椅子上不敢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