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了确保安全,俄罗斯临时政府驻地最终被放在了上海,不过不是俄租界,而是华界,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俄租界从高尔察克进入中国开始就不复存在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临时政府所在地范围五百米内没有俄国人居住点,王振宇对于后世克格勃的厉害是很清楚的,据说张作霖就是他们炸死的,而日本人很可能只是个背黑锅的角色。扯远了,所以把临时政府放在华界其实是再安全不过的了,起码克格勃要想接近这里都要大费一番周折。
第三个部分是外交问题,按照王振宇的意思,临时政府必须承认废除1860年以后中俄之间所有有关领土的条约,中俄边界线恢复到《尼布楚条约》规定的边界线。其实按照王振宇的意思,最理想是恢复到乌拉尔山地区为妙,但这显然不现实。他要搞这么个东西无法是让仇视红俄的英法支持自己,不然这些已经落到红俄和日本手里的土地,光靠临时政府一张废纸怎么可能拿的回来?
其次就是俄军的改编,四十万高尔察克的军队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编,其中未满30岁的士兵和未满40岁的军官将在筛选后被留下来组建一支规模不超过十万人的俄军,这些军队将被留在新疆地区接受整编和训练。而另外三十万人根据意愿,可以结束军人身份,而希望保留军人身份的则组成农垦兵团,在新疆安家落户搞建设了。
第二个部分则是关于移民安置问题的,除开40万军队,还有差不多八十万移民,这些人中大约有二十万技术人员会被中国各色工矿企业录用,他们和家属大约六十万人去向没有太多问题。而真正有问题的是贵族,资本家,牧师等,他们这些人只适合生活在大城市,而二十万人的规模,估计除了上海还真的没地方安置了。。。
宇恒一成大将之所以知道支那军队的战略意图却不撤退原因无非两点:第一,没办法向东京交代;第二点他自己不相信支那军队有能力击败自己。
不过很快他们就顾不上这五百吨黄金了,因为一个新闻很快就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12月1日,在北方地区开始要飘舞白雪的时候,日军本庄繁师团攻入了山东的省会济南。虽然日军入城后发现城中空无一人,而且在城市的外围有大量的支那军队没有撤走,但他们还是出于习惯大肆宣扬皇军的武功。。。
“青年军节节败退,雨帅意欲调停,避免中日邦交受损。鉴于此次战事系南方国民政府违背中央政府之决议,私开战端,战后将对寻衅滋事破坏邦交者予以追责”这是北京《顺天时报》的报道。
但是无论那一个报道都没有接近真相,对真相感受最深的不是别人,正是位于临淄的宇恒一成。这位日军大将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所谓攻克济南根本就是一个大笑话,首先济南是个空城暂且不提,支那军队现在明显是以济南为中心开始秘密组织包围了。
进入济南的是本庄繁师团,而另外两个师团的主力则跟随在自己身边驻防在临淄和济南之间的地方,简而言之,要想在这么长的的地段对日军实施围歼战几乎不存在可能。所以宇恒一成根本就无需为此担心,真正让他烦恼的是后方运输线上不断发生的袭扰作战以及临淄城里依然清晰可闻的血腥味。
孙美瑶那五千被青年军强化训练和武装改造过的土匪军现在有了些规模,在和许多潜入敌后的第一师官兵会合后,他们不断出击青岛到临淄之间的日军交通线,战果虽然不大,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至少日军一天的饭团供应量已经减少到二个了。
不过日军不愧是正规化的军队,和北洋军不同,他们很重视自己的后勤保障,负责运输物资的二三线部队都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孙美瑶曾试图硬取,结果不但没能得手,还折损了百来号兄弟。所以很快孙美瑶就改变了打法,从强攻变成了断路,具体来说就是不跟你打了,这么长的交通线,日军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放置军队吧,所以孙美瑶就把自己麾下的弟兄分成几十股人马,挖路的挖路,埋雷的埋雷,扒铁轨的扒铁轨,目地也明确,你想顺顺利利把东西送到前线那就是不行。虱子咬不死人,但绝对可以烦死人。
宇恒一成的后勤保障是由三个师团的辎重部队和三个军的中国伪军共同负责的,为此他狠狠的斥责了三个伪军头目,不过他也意识到,自己现在陷入到一个困局中。越来越多的南支那军队在向济南地区集结,但是他们计划靠什么来击败自己麾下精锐的日军呢?难道是打算靠人数往上堆?
虽然早就计划用自身做诱饵,以此和南支那军队形成一次决战,但是宇恒一成看着手里不断汇总来有关南支那军队调动的消息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命令下去,构筑坚固工事,防止支那军队偷袭”虽然不觉得支那军队有勇气袭击二个师团组成的皇军,但科班出身的宇恒一成还是下达了坚守的命令,哪怕因此引来下面的嘲笑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