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抗日同盟军的瓦解(一)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指挥部里气氛很是压抑,冯玉祥一阵恼火,他都没说什么,赵子赟居然在上海提出没有国府的批准,他不可能给同盟军任何支持,物资?赵子赟居然提出要拿钱买!

“总司令,这厮太可恶了!”第六军军长张凌云拍着桌子吼道。

商震虽然没有宋哲元那么直接,但也隐晦的表明了态度,他四处游荡,成了无根的浮萍,若是冯玉祥能东山再起,他能在北方占据一省,他不介意听从冯玉祥的调遣。

可惜,他们没给赵子赟和方振武这个时间,冯玉祥直接做出了占领龙关,在平绥铁路设卡的决定,他要先发制人!

不清楚也没关系,察哈尔也会派人来私下沟通,人员他们都没想到,就是方振武!

张家口三十一军军部,方振武黑着脸一言不发的站在地图前,他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失落,当察哈尔内部定下来以商业的名义暗地里给同盟军一些支援时,方振武还是很开心的,抗日毕竟是他的梦想,鉴于察哈尔现在尴尬的位置,赵子赟不明确介入他还是认可的。

佟麟阁的第一军只有一万五千人上下,不过他有信心守住滦平,张海鹏的军队他还没放在眼里,他唯一担心的是战事拖久了,日军第七师团完成集结,那就不好办了。

方振武倒是真等来了同盟军的人,不过不是找他的,而是找王仲孚、宋铁林、崔国庆几人,目的只有一个,让几人做内应,联络当初被收编散在各师的人,一旦同盟军和察哈尔翻脸,就协助同盟军占领察哈尔。

赵子赟在上海发表声明后,陈振林就告诉方振武可以开始动了,同盟军若是不派人来,让方振武找可靠之人前去探探路,然后再进行高层接触。

经过一番分析,总参谋长邱山宁认为还是需要将战线拉开,尽可能的调动热河的日军,争取在冬季占领热河以东的地区,这样才有战略迂回的空间。总参赞刘治洲很赞同这个观点,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话语里的意思同盟军高层都清楚,就是把察哈尔拖下水,如果三十一军被逼参战,同盟军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如果三十一军不参战,那他们也就有了借口,不说占领察哈尔,也可以逼迫察哈尔给予他们需要的支援。

偏偏在座之人没一个待见赵子赟的,也难怪,赵子赟几句话就忽悠走了方振武,这让同盟军里大小将领对赵子赟充满了深深的敌意,根本不会去想他话里的意思。

二十九的态度至关重要,不但可以为同盟军提供物资支援,还能阻挡住来自北平的威胁。

宋铁林不知该怎么办,只有私下向方振武汇报,方振武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不已,他不明白同盟军为何总打察哈尔的主意。

邱山宁依势作势确实是好手笔,宋哲元不用说,老领导出马,他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明确表示不但可以给同盟军支援,也绝不同意北平借道的想法,他对邱山宁拖察哈尔下水的想法大加赞赏,并说不管赵子赟如何应对,都要争取把察哈尔拿下来,作为西北军东山再起的资本。

借道之事再次被提出,先礼后兵嘛!

这一来一去耽搁了一些时间,滦平城下已经打得火星四溅,第一军忍受着日军飞机带来的巨大伤亡,让张海鹏在城下丢下无数尸体,以为可以建功的崔兴武欲哭无泪,七八日的光景,他快成团长了。

听完分析,众将傻眼,邱山宁见状微微一笑:“要想解决此事,关键在于……”他在空中神秘的画了个符号。

此时赵子赟已经在南京接受老蒋的召见,对于同盟军的借道请求陈淑珍依然秉承他的意见,不同意,按照几员战将的意见,那就是可以对外宣布,然后出兵察哈尔,邱山宁此时显示出他的稳重,三十一军并不是软柿子,一旦开战,先不说是否打得赢,光物资这一块就是大问题,还有更要命的,打日本人老蒋是没借口的,但打察哈尔就不同了,他不能不考虑北平何应钦的反应。

若有聪明人在这,必然能够听出赵子赟话里的含义,出钱买,察哈尔不干涉,表面看好像不给同盟军面子和支持,细细一想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出钱可以是成千上万,也可以是象征性的一两块钱,赵子赟不说,谁知道?

方振武不语,他心里认可陈振林的说法,这一点他都不得不佩服老蒋,人家就没有老盯着察哈尔。

“振林,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看该怎么办?”

“老军长,我已经和察哈尔融在一起,分不开了,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同盟军,打察哈尔的主意都是做梦,除非三十一军全部战死!”

知道是这个结果,方振武叹了口气,“为什么就不能联合在一起啊!”

“除非有一天,我们这些军人不再争权夺利,唯一想做的,就是把一腔热血洒在中华的大地上,这种事情才不会出现,子赟别看年轻,论为国为民,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