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 抗日同盟军的瓦解(三)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龙关城内,孙良诚一脸呆滞,寄予厚望的骑兵惨败,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结局是这样,面对察哈尔的不对称作战,他第一次有种无力感,一种小孩和大人打架的笑话。

“总指挥,方振武又发来电报。”

“念。”

“良臣吾弟,今日之战实属无奈,为兄不知冯帅为何要做出侵占龙关之举动,龙关三十一军必定要收复,若再战,三十一军将不再留情,还望良臣体恤将士,退出龙关为妥,秉承抗日之信念,保存抗日之火种。”

“是啊,你留情了!方振武,今日你举起屠刀,还谈什么兄弟情!”孙良诚低着头,压抑着心中的愤怒。

“总指挥,这仗咱们赢不了…..”

宋敬诚边说边看他的脸色。

“怕死了吗?”孙良诚脸上划过一丝嗤笑。

“怕死?是的,我怕了,这种死法毫无意义!”宋敬诚也豁出去了,在怎么孙良诚也不是他的直接上级,只是临时划归他而已。

“罢了,给冯帅发报,请他定夺。”

“为何?”俞鸿钧不解。

“子赟,没事?”陈淑珍盯着他受伤的右臂。

“赵主席找了个好地方!”俞鸿钧四处望着。

说实话,两人没太多交集,老何找他更主要的是对同盟军的收编做一些交流,这种事赵子赟向来不感兴趣,表态察哈尔三十一军在上次收编方振武部后就基本满员,他不打算扩军,还请何应钦谅解,这收编之事只有何部长一力承当了。

“老祖宗留下的,还是还给民众,省府霸占这里不是事。”

薛儒过来提醒他别忘了还有俞、吴二人,赵子赟慌忙给众人介绍,陈淑珍早已收到行政院电报,知道这二人来察哈尔任职,一番客套后,陈淑珍抱着薛儒的胳膊朝外走,俞、吴好奇不已,简短解释,二人才知道他们是夫妻。同为省府高官这种情况在民国怕是独一份,察哈尔真是太不一样了。

在议事厅坐定,陈淑珍几乎没有话引子,直接就说起同盟军的事情来,她和山西做了沟通,阎锡山也许是想着和察哈尔缓解,没有任何条件就同意了,眼下省府正组织火车,将张人杰等人送往大同。

陈淑珍脸一红:“你找死,什么场合,胡说八道!”

“确实如此,告诉刘宝章,不要得意,这场战斗说明不了问题,装甲旅还有很多要学的,以后的战斗,恐怕没有谁会傻到他摆开阵型这么打,要是对方有炮兵,他怕是回都回不来!”赵子赟同意陈振林的分析。

陈振林随后说了龙关战役的情况,装甲旅第一次出动,赵子赟也很关心战斗过程,这可是他了大价钱才从德国弄回来的,还成了很长时间的笑话。

“有消息说冯玉祥准备下野,他底下几员大将意见不统一,有主张继续攻打察哈尔的,也有主张南下北平的,还有的主张回归到抗日的道路上,继续进攻热河,不过投靠宋哲元应该是多数人的想法。”陈振林接着说道延庆方面的动态。

“日军不是同盟军,他们不但战力强、装备好,最主要的还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察哈尔一省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要说几人还是有头脑的,从龙关一战,就明白赵子赟不是不讲理之人,借道逃离延庆,他们相信赵子赟不会太为难他们,宁愿赌赵子赟这头,也不去试二十九军那里。

“等缓过来,省府还是要搬出去的。”

“赵主席,我不明白,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实力,为何不设法收复热河?我想蒋委员长也会支持的。”俞鸿钧忍不住问道。

本想将俞、吴二人暂时安顿到旅馆,二人听到赵子赟还要和陈淑珍等人商议,提出既然已经是察哈尔一员,就直接参与工作,反正家眷还在路上,他们孜然一身,闲着也是闲着。

“他就这德行!还是等娇儿回来管着他。”陈振林笑道。

“既然十七师没有血战到底的意思,还是让良臣撤出来,铁路上的关卡也先撤了,看看情况再说。”

俞鸿钧想反驳,却发现陈淑珍说的虽无法证实,但却是合乎中央的一些政策的。

“……这次战斗有很多偶然性,而且同盟军也没有对付坦克和装甲车的武器。”陈振林解释道。

娇儿?赵子赟没由来心跳得厉害,陈淑珍一眼就看出他的异样:“心跳了不是?你大姐从美国拍来电报,说娇儿和王卓然他们这几日启程回来,随船还有大批机器,要我们和美国领事馆沟通,尽量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已经电告他了,让他回到宝昌,务必接受德国教官的严格训练。”

二人算是有些醒悟,心里虽认为赵子赟不太稳重,但也有些喜欢这种轻松的关系。

“何况蒋委员长并不见得支持,和日本人的咄咄逼人相比,蒋委员长更怕国内出现一个强大的集团。”既然上了一条船,陈淑珍有必要暗示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