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春节过后,赵子赟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冯少山的上海商界代表团抵达了察哈尔,随同前来的还有他的小学校长唐乃康及几名教师。原以为冯少山和唐乃康去年底在上海是说说而已,如今当真如他们所说,来到察哈尔,赵子赟无论如何都要出面接待的。
冯少山的号召力也确实不小,除他之外,林康侯、陆凤竹、石芝坤几人都来了,察哈尔方面,赵子赟让杨受成、俞鸿钧和吴醒亚作为陪同,算是老熟人,少些拘束。
“冯主席,张家口没有像样的饭店,只能委屈冯主席和诸位了。”
在张家口饭店,杨受成表示着歉意。
“无妨,我们不是来玩的,这里的条件也不错的。”冯少山笑着答道。
“听说招待我们的费用是赵主席自己出的?”林康侯问道。
“不错!”吴醒亚抢过话头,“按照察哈尔的规定,外省来人招待是有标准的,不瞒祖晋兄,你们不是政府公职人员,察哈尔省府不好安排这笔费用,赵主席只有自己掏钱。”
“那怎么行?”冯少山急了,“我们的费用我们自己承担,怎么能让赵主席破费呢?”
那边陆凤竹有些不满,低声和俞鸿钧道:“以行,这不驳面子么?这钱还不如你出!”
“我倒是想出,可我一来没那么多,二来赵主席也不可能答应。”俞鸿钧苦笑道。
“我觉得天镇较为理想,交通和宣化差不多,但地价就差很多了。”杨受成建议道。
这倒是,商人首要考虑的是环境,至于政治原因,只能想想,上海再吵吵,那些租界不还是照样在?做生意的不还是往租界里挤?那些买办不也是狐假虎威?
“这不在张家口…..”冯少山有些犹豫,省城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一门心思在钢铁上的赵子赟做出了一个举动,挖人!他让俞鸿钧去做工作,侯德榜自然拒绝,这种事他做不出来,不过当俞鸿钧把价码提高到两百万元时,侯德榜真的吃不住了,两百万能建什么样的制碱厂他心里清楚,而且这里的工作环境让他心动,何况北方大学化学院实力有多强他一清二楚,相信要不了多久,大规模生产的技术一定会超过他,假以时日,他认为他这个目前制碱行业的专家给化学院提鞋都不配!侯德榜也是从美国回来的,对于他这种留学生,只要真有本事,察哈尔就是天堂。若不是东家看重,早几年他就想来了,这次也是他极力鼓动,才有了察哈尔之行。
“没问题,只是这制碱用什么做原料?”赵子赟问道。
仅仅在张家口看看,冯少山等人就大呼好地方,以往来察哈尔参加交易会,只关注自己买卖东西,道听途说了些,这回就不同了,赵子赟带着他们算是系统的走了一遍,上下堡各商号店面,桥东新的商业区,大境门外的各式工厂,真真让冯少山有些后悔来晚了。
“何止炼钢,纺织、化工、造纸….,那个行业都缺不了!”侯德榜嗡声道。
“赵主席,我若建厂,这地怎么办?”冯少山有些苦恼。
“培喜,你…..”林康侯大为惊讶,这建不建厂来的时候都还没定论,众人说好看看再定,怎么冯少山一见面就变卦了?
“张家口是有些问题,地价高,建厂不太合算,我建议冯主席将总部放在张家口,工厂可以考虑在天镇、宣化这些地方。”
“多谢赵主席,那到不用,这不是什么武器工厂。”
有些汗颜,俞鸿钧脸一红:“我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