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商人的想法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土地就算子赟出面,也是一个价。”俞鸿钧在边上解释道。

“以行,这规矩谁定的?”石芝坤问道。

“盐!”侯德榜嘴里蹦出一个字。

“这样啊….”冯少山意动了。

“祖晋,就冲着赵主席要自己掏钱招待我们,这就够了,放眼全国,有谁能做到?我相信在这里建厂,根本不用担心那些不合理的摊派!”

不过问问题最多的侯德榜却没有下文,杨受成受赵子赟委托,私下问他,他有些苦笑,他只是总工程师,对察哈尔倒是兴趣颇浓,不过公司董事长不是很感兴趣。

这边说着,那边赵子赟制止了冯少山找人拿钱来的举动:“冯主席,没有让客人掏钱的道理,我作为一省主席,招待上海来的客人是应该的,诸位也是冲着我来,于公于私都该我出钱,这事就不用争了,冯主席不如真的在察哈尔建一两个厂,那我就感激不尽了!”

“这话没错,天镇县长王永福说只要来天镇投资建厂,他亲自跑腿办理一切手续。”杨受成笑道。

“厂肯定要建!”冯少山说得很坚决,“我考虑的是建几个的事。”

林康侯赞同归赞同,他还是决定按照计划看看再说,做戏的领导人太多了,他不会轻易上当。

这有些奢侈,赵子赟蹙眉,他是不知道面前这人可是大名鼎鼎的联合制碱工艺的发明人,杨受成多少知道纯碱的重要性,插嘴道:“这纯碱用处极广,咱们钢铁厂每年用量就很大!我想侯兄是看到这个才打算建制碱厂的?”

“你若真建厂,可放在兴和或张北,我让驻军提供保护。”

在与财政厅、实业厅连续会谈后,多数人决定要在察哈尔投资,冯少山决定在张家口建益民化工工业公司总部,在天镇建益民油漆厂,在宣化建益民肥皂厂,林康侯仅在宣化建了油脂化学制造厂,并没有设立总部,他的重心还是想放在上海,陆凤竹在张家口投资新建大华彩印公司,从事印刷业,石芝坤则创建察哈尔书局,从事出版业,穆藕初步冯少山后尘,在看到察哈尔纺织工业有巨大的真空,决定在张家口建立大德纺织公司总部,在天镇和阳高建两个大型纺织厂。

俞鸿钧看穿了他的心思:“培喜兄,在察哈尔,任何一个县和省城没有太大差异,税是一样的,天镇以往农业较好,工业不行,真要在那,说不定县府给的帮助比省城还要多。”

粗略一算,这次上海商团在察哈尔的投资就达到两千多万元,涉及多个行业二十多个工厂,杨受成相信天镇县长王永福恐怕嘴都何不拢了,最大的几个厂几乎都落脚在天镇。

一听到炼钢必须用,赵子赟顿时重视起来,这是他兵器工业的基础,未来战争的支撑,大意不得!

“口外呢?我若建制碱厂,安全有没有问题?”一同前来的永利碱业公司总工程师侯德榜问道。

这次挖人并不成功,从道义上说不通,不过侯德榜回去没多久,便重返察哈尔,永利公司董事会听到了察哈尔的风声,质疑他的忠诚,最重要的,是终止了他开发新制碱工艺的资金,这要了他的命,想了很久,联想到北方大学已经显示出的化学实力,他一狠心,举家搬迁至察哈尔,出任永兴集团下属永兴制碱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赵子赟如他所言,投入两百万元,并追加五十万元研发经费,怎么用不管,只要结果,这让侯德榜如鱼得水,还有北方大学化学院做支撑,他比历史上提前四年弄出来举世震惊的联合制碱法,为感谢赵子赟在这事上的支持,他毫不犹豫将这种新制碱法成为赵氏制碱工艺。

在经历了交易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后,上海再遭重创,工商界将一部分重心向察哈尔转移,随后是教育界的动荡。

以前北方大学成立时,就造成一批大学精英流失,这次教育界动荡完全是初等教育的人才,这来自于赵子赟一个感恩的举动。

唐乃康来到察哈尔前几日完全是无所事事,他也知道赵子赟怎么也要先处理好冯少山等人的事情,他倒是带了些积蓄,也和几位教师商量建一个私立学校,不过凭几人实力,估计能弄个小学也就到头了,梦是不做大的,能接着搞教育,他已经心满意足。

在上海商人一些投资基本敲定,剩下的是实业厅商谈细节,赵子赟便约着李良一起宴请了以前教师,席间,唐乃康吞吞吐吐提了他还是想从事教育的想法,张家口地价贵,教育也相对发达,他想去张北,看看是不是能弄个小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