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滴水之恩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别人的要求可以不考虑,小学校长的请求赵子赟是相当重视的,自从王颂做了他的老师,别的不说,这尊师在他脑海中绝对是第一位的。

“老师,我直接问了,您们打算出多少钱建私立小学?”

唐乃康尴尬,犹豫半天还是实话实说:“子赟啊,你也知道我们这些搞教育的没几个钱,这次我卖了上海的家产,我们几个大概凑了三万元。”

三万元在有些省不算少,在现在的察哈尔,顶多是建两百人左右的小学校,分到年级,也就一两个班。

“老师来察哈尔,怎么也要待在张家口,私立教育察哈尔也非常重视,老师有丰富的经验,到张北太委屈了,我想支持老师。”

“子赟,我不是来…..”唐乃康有些愠怒。

“老师,作为学生,感恩之心要有,我不是要作秀,只是想告诉世人,做人要有原则,我个人投资教育,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拿出钱来,公立私立两齐放,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唐乃康有些楞了,自己果然没看错,面前的赵子赟绝对是自己一生的骄傲。

“做教育,就是要放得下面子,争取更多的钱,老师,我觉得子赟说得很有道理。”李良也劝道。

“那好,子赟你打算出多少?”

要说这件事引起的轰动比冯少山等人投资察哈尔还大,察哈尔对私立学校的支持力度之大,远超外人想象,唐乃康最终没有采纳赵子赟所说,将学校建在张家口,他认为这里已经有足够资源,他将学校建在了涿鹿,并起了一个仿古的名字,涿鹿书院,占地两百亩,涉及从初等小学到高等小学,并附属一个中学,如果全招满,学生人数可达到两千人!这比有些省立学校都庞大。

“安全不是绝对的,我不能保证什么事情都不出,我只能告诉诸位,在察省,学校可以算是禁地,任何到学校闹事的行为都会受到严惩,现在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警察负责定期巡访,学校也随时可以打电话到各地教育局或者省教育厅反映情况,甚至可以直接打给赵主席或陈秘书长。可以说,在蒙区办学安全能够保障。”

“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在察省办学就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察省教育厅和民政厅有联署办公机制,每年民政厅都会把适龄入学的人口统计数字通报教育厅,那些地方缺学校,教育厅一般可以提前一年掌握,根据这些数字,教育厅会与建设厅会商,提出建设计划,如果有私立学校进入,也会一并考虑。”马麟首先解释了学校设置的方法。

“说到蒙区,我还可以通报一件事,在来沪之前,赵主席特意和我交代,如果上海教育界同仁愿意到蒙区办学,察省可负责学校建设的一切费用,免费提供给诸位使用。”马麟抛出了今天最大的一个诱饵。

有的家里是两口子都从事教育,稍微一商量,便做出决定,去!

“亏吗?老师,我不这样认为。”赵子赟笑了笑,“用一元撬动两元,值了,何况还可以解决多少教师的工作,这样在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时,我们省府负担的教师费用不会成倍增长,这还是表面上的,老师您想想,几年之后,这些学生成长起来,能给察哈尔带来多少收益?”

教育对于地方政权来说,本就是个不赚钱还赔钱的行当,上海和北平教育相对发达,和外国人有一定的关系,很多时候,欧美列强是把教育当做亲善和建立与地方实力派合作的基石,国民政府的有限投入也不过是为了粉饰太平而已,察省为了形象,搞搞教育还是说得过去的,比如弄个北方大学什么的,如今马麟的介绍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教育界传言察省多年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各省,甚至比南京国府还要重视,这个传言以往让人半信半疑,现在看来,察省的想法和做法当真匪夷所思。

教育是种圣神的职业,唐乃康坚信有志同道合之人,果然,得知他返回上海,很多人都来打听情况,知道他在察哈尔将建立一所让人拙舌的私立学校,很多人夜不成寐,想去,可家人是问题。

“子赟,你这样会亏不少钱的!”唐乃康惊叫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