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清洁、谨守秩序这些推行起来也是有些难度,要想保持卫生的习惯,一时间很多人也是难改过来,秩序就更不用说了,牵着马、骆驼进城到处溜达的人大有人在,只图方便,哪管秩序?
公用事业局的第二个大投入就是污水的,薛儒在上一年度已经开始建设张家口的地下污水管,这基本是参照国外的,建得比较高大,其真实目的是作为战时的防空洞,而吴醒亚要做的是配合着主管道,让各家各户出一点,他出一点,将院子里的排水渠接到这下水道中,然后排入大清河。
也有喜欢开玩笑的大人,每每孩子拦住问,便大声笑着说擦得干净着呢!这时候,便有孩子给他胸前别上朵小红,让人更是得意洋洋。
新生活运动给省府的人带来的更多的是不习惯,在省府高官中,年纪最长的马麟不过三十六岁,最小的赵子赟和李良不过二十四岁,说穿了,很多普通工作人员的岁数都比他们年纪大,作为礼义廉耻的第一字,尊张爱幼是省府提出的,按照这个说法,每日到了省府,应该是赵子赟主动和老大哥们打招呼,这在官场上是很难想象的。
吴醒亚万万没想到都不用行政命令,一群孩子打败了大人,张恒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变得干净起来,这环境一好,连不少不屑一顾的人都不自觉的爱护起来,毕竟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心情好啊!
和南昌,以及核心的南京不同,察哈尔的新生活运动是有专项经费的,作为实际负责人的副主任干事吴醒亚对此就颇多感概,来察省快一年,他是忙并快乐着,赵子赟说重视社会公众事业一点都不是随便说说,他的公用事务局可谓大小事纷杂,涉及到各厅,比如这小学生上学放学的集体护送涉及教育厅,张恒各水井的卫生涉及他自己的民政厅,道路的清洁保护涉及到建设厅,还有那个新奇的门前三包涉及到实业厅等等,如今的新生活运动不但他要负责全面宣传,还有具体的工程和建设厅联合实施。
新生活第一战取得巨大效果,只是吴醒亚现在发愁的是垃圾都在他手里,怎么办?解决的法子还是陈娇儿提出的,这年头的垃圾几乎都是有机肥料,找个地方密封堆上一年半载,那就是发酵后的肥料,这一手连北方大学都自叹不如,于是,在国内创纪录的出现了一个专门搞垃圾处理的学科,陈娇儿足足把中国环境方面的学科的诞生提前了几十年。
当上下堡和桥东上百个垃圾集中收理点建成,吴醒亚也在本局成立了主管环境卫生的第五科,并开始招募工作人员。同期建成的还有近百个公共厕所、全市近一万个水泥做的垃圾桶,看着墙上特殊的地图,吴醒亚很有成就感,他幻想着一座干净美丽的城市出现在眼前。
好在教育界给了极大的支持,北方大学倡议下,不少学子利用休息时间到街头宣传和帮助劝解,中小学是最给力的,孩子们在老师的诱导下带头遵守各项新生活运动的细节,并对家里的长辈进行劝解,连小孩都知道那些事不能做,当父母的自然不好意思违反,让子女丢脸,慢慢的,这运动算是看得见些东西了。
不少人为此每日宁可早到,也不肯和赵子赟等这些年轻高官差不多到,否则被在门口礼让,他们的心都会怦怦跳,也有不少人认为省府是在作秀,很长一段时间嗤之以鼻,等省府确实形成了这种风气后,大家才相信这一切,也才逐渐变得自然起来。
“消除特权思想,必须从一些小事做起!”陈淑珍很赞同赵子赟这句话,他们这批省府高级官员都是从普通老百姓成长而来,骨子里还没有官场上的那些种种忌讳和习惯,她很佩服赵子赟敢于打破常规。
俞鸿钧和吴醒亚算是久经官场,他们虽然不反对,但也不赞同,官场上的上下尊卑还是要有的,不过时间一长,二人也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赵子赟这么做带来两个好处,工作的氛围更加融洽,另外的好处就是他们这些年轻高官的地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吴醒亚就知道手下的工作人员对赵子赟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私下的言谈也是毫不做作的称呼他子赟,吴醒亚见了太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慢慢体会到一个官员受人尊敬绝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些。
有些事情一旦放下,变化会很大,吴醒亚慢慢变得不再小心翼翼,不再老想着自己是个外来人,逼急了,他也会和赵子赟拍桌子,大呼小叫,但事情归事情,哪怕被赵子赟气得半死,只要下班遇到,他依旧笑容满面,时不时的叫上几句贤侄去家里坐坐等等。
如今省府官员除了有事,上下班更多的是学薛儒步行,他们对这座城市百看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