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南京方面会关注,至于日本人……,有风险,日本人最缺这个,我想想……,找到石油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么大的中国,有个把油田很正常,关键在量,子赟,这石油不比钢铁,多多益善,你把握一点,够你三十一军用就行。”
话到这份上,在座之人心里已经可以接受,他们只是见赵子赟干涉他们的研究,一时有些恼火,马君武几句话已经让人没了脾气。
想了想,他先招呼众人坐下,“那我们议议此事。”
望着张子高、高崇熙、萨本铁、黄子卿、赵承嘏、刘为涛等人不满的神情,马君武不知该如何解释,他能理解赵子赟的做法,但不清楚真正的原因。
“我以为,我们忽略了一件事,察省不是中国,子赟也不是最高领导人,当今的局势我们可以不关心,但不能不了解,因此,我认为,子赟任何时候都会想着怎么保住察省。”
“二哥,你想多了,一开始和傅作义谈合作,自然有问题,但我们可以先从其他方面入手,现在永兴在集宁等地加工厂也已经建好,归属绥远的镶蓝、镶红两旗总管也和集团签署了合同,收购他们的牛羊等原料,我想以永兴为一个桥,先与绥远一些县签合同,收购粮食,依靠平绥铁路,反而还节约成本,有了开始,我们自然可以将绥远过境货物的赋税取消,也就可以逐步向傅作义释放合作的信号。”陈娇儿插嘴道。
从政治角度看,这件事非常微妙,不管当初那些人如何祸害地方百姓,遭到如此惩罚,给察铁修铁路就很容易让人做文章,陈淑珍等人一开始是极力反对,好在二月底,汪、蒋联合发布严禁排日运动命令,察省也执行中央决定,要求各界封口,才缓解了外界对此事的关注程度。
“不过毒气那玩意弄了干嘛?这个要有个说法!”张子高道,他也不是硬要抬杠,作为院长,他不得不站在教授一边,说说不合理之处。
轻咬嘴唇,陈娇儿看着爷爷有些尴尬的脸色,眨眨眼,从烟盒里拿出一支香烟,递了过去:“真不知道这烟有什么好的!二哥,我警告你,可不许学会抽烟!”
这个主意让赵子赟眼睛一亮,只要能走出这一步,有些事就水到渠成,傅作义肯定知道永兴是他名下公司,以永兴作为试探的桥,可行度很大。
“娇儿,就给老师抽一支嘛,好不好?”赵子赟无奈请求。
“不会,不会!”赵子赟嘴上答着,心里犯嘀咕,平时在军部他也偶尔会抽几支,只是瘾不大,回家基本可以控制不抽,只是不知道赵振他们会不会说漏了,看来需要提醒一下。
“从学术上说,带有强制性的要求确实会让我们这些学者恼火,但我们也要换个角度去想,子赟这么做的为什么?”
“从我个人来讲,我并不认为子赟的要求有什么问题,子高,先别忙,听我说完。”马君武制止住已经站起来的张子高。
“子赟,别人是不懂的,而我却知道,你这一个察省,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格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蒙区,在我所知道的历史中,蒙区紧跟着东北沦陷,也就此造成整个北方失衡,东北的抗日武装和中原失去联系,最终让日本人很稳当的控制了东北,为他们的侵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察铁公司对察哈尔省府的配合相当满意,渡边二郎原以为赵子赟会磨磨蹭蹭,拖延铁路建设,他没想到不但民工众多,当年枯源作乱,被判刑的义勇军也参与其中,承担艰苦的采石、筑路基的工作。
在王颂的指点下,由军政两方指令性的攻关计划开始实施,涉及药品、武器、机器、食品等,赵子赟旗下集团无条件执行,在北方大学,他则以经费为调整杠杆,试图引导攻关方向。
赵子赟做出这个冒险的决定是他既想在大战之前修好张多铁路,建立察东大动脉,又不愿意过多投入紧缺的劳动力。在重新审视察省之后,他开始调整重心,不在全面投资发展,而是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工程。
是啊,为什么呢?张子高其实也心存疑惑,他问道:“那厚山兄以为呢?”
闻言马君武笑了,暗道这张子高有些迂腐,需要点这么明么?
“子高啊,是不是天下太平,这枪炮都不用研究了?我们不用不代表别人不用,想当初奉军攻打涿州,毒气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我们有,别人就不敢乱用。”
“你怎么知道赵子赟不乱用?”
“这本就是他和我商量的,他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美列强大肆使用毒气,这种武器在那些列强国家早已装备,我们不能不防着点,我对此很有同感,你没有,别人自然欺负你,因此我支持研制毒气。”
不好接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张子高最终勉强同意,化工院按要求进行一些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