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杯子,曾厚载也进入正题:“赵主席,是这样的,我们绥远地大物博,可底子也差,傅主席学您将放垦之地收回后,农事上有声有色,可这工业就……”
“那你们有何打算?”
“我们也知道一下子弄出十几个工厂不现实,因此傅主席还是想从开矿入手。”
“这个可行,怎么,有难度?”赵子赟不解,开矿几乎就是卖资源,本钱也要得不大。
曾厚载有些尴尬,“还是有些难度,赵主席也知道,开矿这首要的是开出来的卖给谁?”
“卖给商行啊……?哦,我有些明白了,你们开铁矿?”
“赵主席真是人中龙凤,我都还没说,赵主席您就猜到了!”赵子赟哈哈大笑,这和人中龙凤一点关系都没有,曾厚载看来在官场也混得久了,很会不着痕迹的拍马屁。他说道:“曾秘书长,闲话就不要多说了,你先说说,绥远除了铁矿还有什么?”
“盐,伊克昭盟内有大量盐池。”
赵子赟点点头,两个选择都不错,他略作思索道:“铁矿我可以答应,你们采出来我就要,至于盐……,很多地方都要,你们可以考虑先卖到平津,此外,如果有铜矿,我也一并收。”
曾厚载闻言大喜,他这次任务最大的就是铁矿,包头和乌海有不少铁矿,开采不麻烦,麻烦的是谁要?卖给日本人,傅作义不干!
傅作义当时就火了,这谈完谈尽才来商量钱的事,那不是有病么?如今赵子赟答应得爽快,要傅作义不认账,他可抹不下这个脸。
“这开矿也是要机器的,不知察哈尔能不能提供?”
好在张恒和归绥已经通了电话,曾厚载让前台帮忙要通绥远省府,将电话打到傅作义办公室,这才小心翼翼和傅作义说了他的疏忽。
“宜生兄啊,有何见教?”话筒那头传来赵子赟懒洋洋的声音。
犹豫了下,赵子赟决定还是要支持一下,借此与绥远建立牢固的战略同盟关系。
相关细节谈妥,这次经济上的合作算是告一段落,按照傅作义的要求,两边都没有对外公开,至于有人愿意去想,那是人家的事,至少察绥两省官方是没有任何声明的。
“主席,这个不能答应,否则绥远就要看赵子赟的脸色了,我建议用银元,大家都没话说。”苏体仁低声道。
“宜生兄?宜生兄!”电话那边传来赵子赟有些着急的声音。
傅作义依然没做声,他知道发行纸币是可以赚钱的,在山西,老阎就干过,不过只要从这发行纸币上赚钱,吃亏的永远是民众,他没有轻易放弃本省纸币,心里还是害怕察元造成风波,影响了他的声誉,至于赚钱,倒是次要的。
“那就多谢宜生兄了,有空我去归绥拜访宜生兄。”
“行,采矿的,甚至全部精制盐的机器都有,我还可以提供一部分皮革粗加工的机器,这样你们的牛羊业有去处了,对了,如果能行,我想让永兴在归绥建一两个厂子,就近用牛羊、粮食这些原料,不知怎秘书长能否答应?”
“年底…..如何?”
杨受成因公事繁忙,会议结束后便独自返回张恒,巩天民、燕鹤鸣和张瑞则稍作停留,选一选傅作义提供给他们的几块土地。
年底?赵子赟顿时晕了,这什么意思?他急忙道:“宜生兄,北方冬天很冷,不适宜施工,我有经验,你听我的,就现在。”
“那察省如何保障察元不对绥远形成冲击呢?”绥远财政厅长苏体仁问道。
等又敲定了一个水泥厂,赵子赟等人请他简单吃了便饭,曾厚载喜滋滋回到旅馆后才发现最要命的一件事还没谈!买这些设备要多少钱?
傅作义其实很想三人在归绥选地方,张景涛带着他们先去旧城再到新城,就是让几人能够重视傅作义在归绥城提供的大得多得多的土地。现在三人都已经选定归化南门外大召街,看来是没戏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放下军事政治上的瓜葛,傅作义对察哈尔回访非常重视,永兴和光华两大集团建立分厂没有任何障碍,傅作义甚至答应无偿提供土地,并在收购季节派兵对运输队伍加以保护。
“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我看这归化到归绥之间像是商埠区,还有不少空地,可否在哪里划一块?”
“那好,我就在此等老弟了!”
“傅主席,地我们也看好了,多谢傅主席照顾。”
“傅主席,我和巩兄、张兄不同,这收购粮食带加工,需要的场地很大,我把公司放在归化没问题,这工厂……”
“今日多谢老弟支持。”
“钱?这个我还没考虑,等宜生兄的铁矿出来,钢铁厂试用一下,看看品位,你我二人再商量用多少矿石抵扣如何?”
再找赵子赟不是不可以,但会不会让他觉得绥远没诚意?万一早上说的都不算数,那就麻烦了。
放下电话,傅作义感觉说不出的轻松,一个电话,他对赵子赟的印象又有了不小的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