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7章 工农业发展蓝图(一)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省联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中国薄弱的工农业基础导致各省在工农业上都没有更多的选择,以前察省可以不管其他,想做什么做什么,一体化经济下,赵子赟必须考虑察省和绥远、山西可能存在的摩擦,这如同早期张恒一样,若不是通过商会和薛儒的一些手段,强行扭转了上下堡的格局,在和口外的同质化竞争中,张恒皮毛业一定会一败涂地。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晋察绥三省,赵子赟现在担心察省的优势会打垮晋绥的基础,那样就不是一体化了,而是经济侵略。

这是一个挑战,可以说或这个年代,除了深受王颂影响的赵子赟会想到这些,就是察省其余高官都不会在意,恐怕傅作义和阎锡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不可能去逼傅作义和阎锡山做出改变,首先要变的就是察哈尔,当核心领导层会议上,赵子赟提出这方面的忧虑时,陈淑珍几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仔细解释了自己所说的,陈淑珍渐渐有些明白,其实这在察哈尔内部也是如此,比如口外口内,赵子赟所说只是放大了的情况,明白可不知道该怎么办,总不能自己不搞,让山西、绥远去弄?

“子赟,这事我们想不出主意,要不你还是和王先生商量?”

陈淑珍无奈,只得推脱。

她没辙,陈振林和楚峰更没辙,这种事杀了他们都想不出解决法子,不过二人表态,以他意见为准。

丢下手里的事,赵子赟将精力转到这个方面,二陈知道这是难题,也主动接下他放下的事情,让他静心思考。

连续好多天,赵子赟和陈娇儿都没离开后院,和王颂探讨这方面的事情,外人还以为他们是商量成亲之事,等着听好消息。

“嗯!”赵子赟一边答着,一边用笔在地图上圈了几个小圈。

“子赟,娇儿,你们看,这察哈尔以长城为界,坝上是草原,坝下是山区、盆地,据我所知,能种的只能是适宜于北方寒冷区域的一些作物,不过,在洋河、桑干河流域的涿鹿、宣化一带还是可以种植水稻的,包括阳高的南部,虽然能种的地方不多,但这也是一种调整和选择,毕竟水稻的产量要高于旱地粮食。”

“子赟,你已经想好了,还叫我们来做什么?”陈淑珍不解道。

他和陈娇儿好奇心顿起,凑到王颂身边,细细望去,只见纸上写着种植业、养殖业,在这之下,王颂开始列出各种品种。

望着地图,赵子赟兴趣大增,嚷着弄工商业,王颂制止了他,“子赟,别急,你去请许先生他们一起和淑珍商量,看看可不可行,有何偏差,一样一样来。”

“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不过是纸上谈兵,因此,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第一,请许先生看看可不可行,第二,各厅也从自己的角度看看民众会不会支持。”

工商业头绪纷杂,三人决定先从农业布局入手,本以为不难,在将一些信息汇总后,赵子赟有些傻眼,从数据上看,畜牧业察哈尔和绥远有极大冲突,而两省对肉和皮毛的需求量远低于生产量,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是卖到省外、国外的,这种结构根本经受不住外来的冲击,粮食方面则是和山西同质化,两省都是以小麦为主,辅助杂粮,两边粮价互相冲击。

陈娇儿一愣,随即抓过纸张来仔细看,这回她将种植业、养殖业两边结合起来看,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王颂赞许的看着他,不错,有些思路了,“草原当然可以养,有些移居的汉族人就会养了自家吃。”

“如果我们为了调和与山西的关系,那么,减少小麦种植唯一的办法是加大玉米和马铃薯,哦,还有豆类,这口内玉米是没问题的,口外…….”

知道目的,有图,大家很快知道了他的全盘设想,千百年来,农业向来是能种什么种什么,民众想种什么种什么,这全省的整体布局,当真闻所未闻,马君武心中暗挑大拇指,看得如此长远,果然不同凡响。

进入会议室,来的人都吃了一惊,只见墙上有一张更大的地图,是用好多张纸拼凑而成,上面画着地图,也写着不少字,赵子赟一看就知道和自己送过来的那张一样。

“娇儿,可以种玉米!”

说干就干,当天,赵子赟便让赵振通知陈淑珍及各厅厅长明日去北方大学开会,并让赵振先将写满字的地图给许璇送过去,让他先有个了解。

“分也不是分得那么清楚,只是主次有别罢了,蒙区……,老师,草原可以养鸡么?”

“我估计你用得着,让几个学生连夜画的,你别废话了,赶快说说你的想法。”许璇毫不客气的打断他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