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7章 工农业发展蓝图(一)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赵子赟也是摇头,忘了这茬,不过,当他看见王颂纸张上养殖业列出的鸡这个名称后面写着玉米二字,顿时眼睛一亮!

赵子赟尴尬,急忙道歉,许璇摆摆手,“不碍事,还是赶快进去说。”

按理说从未来来到这个时代,这事对于王颂不是什么难事,其实不然,如果是和平年代,王颂绝对可以帮赵子赟描述一个庞大的布局,但这是战争年代,变数太多,就是晋察绥经济一体化,也经受不住动荡,如此一来,布局就不能随意,否则不管是山西、绥远和察哈尔翻脸,还是以后的战争年代,都会造成察哈尔失去一些支撑。

赵子赟也想尽快有个结果,接过许璇递过来的教鞭,等大家都坐定,他开始说着晋察绥一体化后他的担心,这时,几人才明白他地图上写着农作物名称的意思。

“可养一点点没问题,多了鸡吃什么?鸡又不吃草!”陈娇儿提出疑问。

“子赟,把地图拿来。”

“种植业,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谷子、大麦、高粱……”赵子赟低声重复着。

在列完清单,王颂想了想,提笔在这些名称后标注:“小麦亩产一百五十斤,水稻五百斤以上,玉米四百斤以上…….”

仔细看着地图想了好一会,王颂从赵子赟手里拿过笔,开始在地图上写着,不一会,地图上有了不少字,放下笔,王颂用手指着地图道:“子赟,娇儿,我这么考虑的…..”

第二天,当一众人抵达北方大学,许璇满眼血丝在北方大学综合楼门口等着他们,赵子赟一见吃了一惊,“许先生,没休息好?”

半个小时后,王颂才住笔,抬头问道:“子赟,娇儿,有什么想法?”

提起笔,在两者之间交叉画了几条线,用询问的眼光看着王颂,见他点点头,心中一喜,继续画着。

马君武在边上瞪了他一眼:“都是你弄得好事!没头没尾的送个图过来算怎么回事?害的叔玑一夜总想着这事。”

“许先生……”

“可二哥,有些东西是没法分的,比如这蒙区,不养牛羊怎么办?”陈娇儿觉得没那么简单。

察哈尔不可能不养牛羊,不种小麦,赵子赟苦恼不已,王颂眉头紧锁良久,拿过纸张,开始写写画画。

当地图铺在桌子上,在对照看纸张上的写的,一些想法慢慢成形。

除了陈淑珍看了地图大概知道一点,其余几人都是摸不着头脑,望着地图发愣。

“老师的意思是不是三省种植、养殖不同品种,来避开相互的竞争?”

在地图上,王颂做了大致的一个蓝图,丰镇、集宁到张家口一线标注了玉米、马铃薯两个名字,张北、宝昌、多伦一线标注着小麦,洋河、桑干河流域赵子赟画的几个小圈上,他标注了水稻,其余的写上玉米,除了这些,口外他还标注了豆类,和各种杂粮,这些弄完了,他又开始将牛羊猪鸡等标注在地图上。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完事,三人接着商量,把没有考虑到的一些环节一一敲定。

赵子赟一边听一边想,他见王颂有些迟疑,接口道:“老师,我们不可能不种小麦,口外还是要保留一部分,以马铃薯为辅。”

很谨慎,许璇点头,马君武接口道:“那就先解决能不能种的问题,叔玑你先说说。”

农事在许璇脑子里就是书本,一行一字很清楚,他起身来到地图前,再次端详了会,拿着教鞭指着道:“据我所知,察省以前是小麦为主,谷子、莜麦、燕麦次之,豆类再次之。”

这个情况陈淑珍等人也是知道的,他们静等许璇下面的话。

“农学院这两年主要是对种植的品种进行改良,也试着种了些其他不同的,根据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马铃薯在口外这一线没有问题,如今兴和就是以这个为主的…..”

“玉米在张家口以南都试过,效果不错,至于丰镇、集宁、兴和一线…..,没有试过,但从这些地方和张家口的条件比较,我认为可行,不过最大的问题恐怕不是能不能种的事,这玉米磨成面不如白面,少量可以,多了怎么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