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四章:儿戏天下  调教武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恭喜啊,看来今年该叫贤弟唐馆主了。”

唐冠闻音望向背后,只见武承嗣与武三思一齐上前,面上皆是恭维,唐冠见状干笑一声。

随即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九寺未审,三宗未过,还当不得真。”

两人闻言顿住脚步,武三思笑容一收,没料到唐冠入朝为官没几天,对其中道道倒是了然于胸。

武曌下了圣旨,唐冠领了此职,是否就直接得此殊荣了呢,答案是不可能的,弘文馆馆主并非儿戏,群臣暂时迫于眼前更重要之事,暂时不想多事,这要放在平时,可不是武曌一句话的事情。

三人边走边说,武承嗣听他说这番话,当即笑道:“郎君雄才盖世,必然手到擒来啊。”

“呵呵。”唐冠又是一声干笑,他没什么心思与两人闲扯淡,他屡得职位皆是奇葩,称为“打工奇人”也不为过,诸般事迹若真能被后世之人得知的话,那肯定也要拍案惊奇。

九岁状元郎,同年授文苑,那这弘文馆馆主一职到底是什么职位呢?

说一下何人当过便能了解,弘文馆馆主一职并非常职,与翰林院撰修一般都是兼领职位,这是一个无品职位,不是说大到没品,而是像“孙猴子”的“齐天大圣”一样是个称呼。

这一职位在隋末成形,具设在太宗年间,第一批入馆之人号为十八学士,以字法闻名天下的欧阳询也在其列。

两名老者相对而坐,所谓性格决定环境,他这房中布置乍一看好像没什么特色,可再一看便能看出这偏堂有些阴暗。

先说一下出馆的都有谁,裴炎,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等。

此时二人心中皆有矛盾,唐冠竟然以九岁之龄去任那馆主之职,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良久后,轻叹一声起身,向门外走去。

唐冠一路无语,不想与人多说。

那人乍听此言,还是心中不服,两人皆属同僚,若说关系,便朝中巴结之人更进一步,因为二人都是靠一样本事起家。

......

此令一出,唐冠行走间,便有几名大吏向其投来目光,但有一些却熟视无睹,唐冠察觉到心中暗暗摇头。估计那群人家中有子弟要在今年入馆了。

“哦?”李旦闻音顿时手中笔停,这一停一个大墨点浸透了纸张,只见他面色变了几下,随即才淡淡出声道:“何时?”

此话一出,那老太监慌忙低下头,不敢承认,那孩子倒是天真活泼,见自己父皇不做责怪,一溜小跑出门。

一声温和男声传来。老太监这才推门而入,而后合上房门。

那大人却微微摇头,自己这孩子取名为成器,是他目前唯一的儿子,可见对其报以厚望,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唐睿宗李旦。

那就是小报告专业户,一人正是来俊臣,而另一人便是久未出来蹦跶的崔查。

“教书匠换了个老先生,姓唐。”

孩童闻言小脸一红,呐呐道:“父皇,孩儿...”

他这皇帝当的着实窝囊,明面上已经登基,可却还是与自己的太子一道住在东宫。

以官职而论,其中位居宰相者每届皆有,再次也是名头盖过他们。直达后世的文豪一级。

千化坊间,官署处。

那陈公公闻音上前低声道:“陛下,砍柴的老伯和担水的老伯回家了。”

小的手持毛笔,看起来斯斯文文,估摸也就五六岁左右,在大人的注视下笨拙的移动着笔迹,那人望着自己儿子歪歪扭扭的字迹,不由哑然失笑。

“什么!?”李旦淡定不再,闻言抬起头来望向老太监,那老太监慌忙补充道:“还没定。”

只见这太子寝宫书案前。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襟危坐,两人皆身着皇袍,大的面目儒雅,像是因为久居深宫,使得本就养尊处优的面目更加白皙。

而那时的他连官都不是,虽然此职后来基本交付于当朝宰相一级。里面诸般学子自称为“相公门生”。

可见当今天后将他捧在了手心上,崔查此人,比起来俊臣名声弱了不止一筹,可同样的本事不见得就弱多少,他便是在史上向武曌提杀人之计的酷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