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唐冠在此,必然也会心中惊叹:“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高力士对玄宗李隆基忠心耿耿,此番对待宦官风格真是一脉相传。”
“进来。”
“奴家告退。”那老太监见状,躬身屏退,留李旦一人处在寝宫。
直到那孩子出门,李旦才微笑望着眼前歪歪扭扭的自己,一边低头提笔修改两下一边向老太监询问道:“陈公公,你有何事?”
唐冠心情并未平复,甚至说一点欣喜之情都没有,他的心中此时充满了疑惑与不解。并没有因为获得这个职位而有一丝改变。
他见孩子想要解释,将其从怀中放开道:“去找你母后,父皇还有事要和你公公爷爷说。”
有两种,一种是皇亲国戚,而且并非支脉, 另一种便是贵族子弟,而且都是往年想要谋取名额中官职靠前的。
“昨日。”那老太监见皇帝模样,摇头出声。
良久后才开口道:“来丞相,这事还未定夺,你我府上也没有适龄郎君,且由他折腾去。”
......
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入馆呢?
此时御史台来俊臣府上。
可他却对此节像是毫不在意,那老太监告退后,李旦再次提笔,缓缓写了几个字。
只是他的机会无意间被唐冠抹去,唐冠身兼数职,弄臣是他,宠臣也是他,如今裴炎诛心,酷吏也成了他。
李旦见状问道:“还有何事?”
入馆者,皆是士人子弟。出馆者,皆成士人。是此馆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是中国版的“骷髅会”。(注:美国骷髅会,总统俱乐部)
两边侍卫见状让开道路。只听他在门外恭声道:“陛下,老奴有事要禀。”
幸好这番话没有被外人听到,皇帝将那老太监称呼为自己皇子的长辈,要知太监可是无后之人,谁都不想与这不祥之物扯上关系,李旦却反其道而行之。
也就是之前暗中起意状告裴炎,后来因唐冠不了了之的那位御史。
一名老太监行色匆匆,向太子寝宫跑去。
李旦眼皮一沉,随即低声道:“朕知道了。”
那老太监闻言点点头,转身欲走,又突然想起什么,再次止步回头。
“真是儿戏啊!九岁黄口郎,竟然官拜弘文馆!”
此处乃是一些官员长居之所,未退休时,拖家带口常驻的大有人在,随着这种习惯,也就慢慢演变成了府邸一般的存在。
东宫,深苑。
老太监进门看到这幅场面,刚要出声马上止住,静静候在一旁,直到孩童将几字完成,那大人才笑道:“成器啊,这字不是这么写的。”
“朕知道了,有劳公公了。”
一名老者低声骂出,对面之人也脸色阴沉。
两人难免心有戚戚,一下朝便偷偷聚首。
“太儿戏了,太儿戏了!”
说不震惊那是假的,若不是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两人早就要玩弄手段了,不得不说唐冠每一步都让人气急,却又无可奈何。
同样的景象发生在城中处处府邸,可谓是有人惊奇有人忧,若说心中杂感万千的还要属家中有适龄郎君,而且已经争取到名额,自家孩子马上便要入学的官员们。
他们心中无不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教孩子,儿戏天下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