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武郎三好  调教武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三思见武承嗣一副全然不知不觉的模样,面上愁容更添几分。

“老爷,有人要见你。”

“哎。”武承嗣轻叹一声,放下书信,他倒是不像武三思一般可惜,因为他有一件不亚于此事的功劳在身,而且立即就要着手去做。

武三思有些不耐,这些都无关紧要了,两人如今身份皆是宰相,三省之内文书一出,六部之中无人可违。

“他是心头肉,婆婆哪舍得割哟!”武三思摇头出声,将武承嗣身前酒杯拿过,自斟自饮起来。

武三思微微摇头,一场造神运动两人挖空心思,没想到唐冠竟然横插进来,看起来还要拨得头筹。

但随即又想起了什么,武三思此番模样如果全为了唐冠抢先一步而扼腕的话,应该不尽然,他深知这位堂兄性格,当即皱眉问道:“你刚才说宫里出事了?”

“这明堂不是放下有一段时间了吗?那小子入朝没多久,从哪里打听来的?”

他自己有三好,好酒,好肉,好宝,前面两个无用不提,后面那个却是他此番行动的起因,若没有这个爱好,他也很难想出妙计。

可转念一想又言道:“这事工部知道了吗?”

是的,他很自豪,为自己能想到这么完美的主意而自豪。

听到这话,武三思更是大摇其头说道:“又让那小子捷足先登了啊!”

两个字天下,三个字做皇帝。

这人行色匆匆,见到武承嗣开口便道:“你这几日干什么去了?”

武三思见状只好轻叹一声,说道:“你附耳过来。”

“休要胡言!”武承嗣尴尬出声,还是不忘追问。

但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大吃一惊。慌忙问道:“怎么了?”

而这位堂兄也有三好,好酒,好肉,好色,前面两个一般无用,后面那个比起武承嗣更甚一筹,武三思是平康里的常客,自从来了长安那锁心楼也去了不止一次两次。

武三思闻言一愣,这个堂弟倒是转性了,明堂新修在即,第一个接触唐冠的,自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可两人倒是命运相仿,算是有些意气相投的味道。

想到兴奋处,武承嗣将座上好酒一饮而尽,可是随即又皱起眉头。有些不安的望着手中石头。

武承嗣见状也心中一叹,唐冠的崛起本就诡异,三天两头不见就有新样,甚至旧事重提,都能起到这种效果,一时间心中也有些紧迫,知道自己的事也不能再拖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武三思闻言更没好气,他与武承嗣一般都是对继承一事心存觊觎之人,要知武曌两个儿子可不姓武,这武家的江山,在他们想来就应该给武家的人。

可这不代表他不上心,两人对此道最为精擅,明堂这种天大的马屁拍成了,那就是大功一件,不仅唐冠知道武曌目前最需要什么,两人也心知肚明。

“户部何人主事?”

都是流放在外的武家儿郎被召回长安任职,这些年来倒确实携手扳倒过不少人来,想到这,也不疑有他,拱手道:“告辞。”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武承嗣的远虑便是自己这个直系亲属怎么样才能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宝位,也感受一把别人的马屁。

“哎,但愿能成。”武承嗣面色复杂的望着小石头,像是在看一块无上宝石,充满了欣赏与自豪。

武承嗣见他自斟自饮一直默默不语,听到这话,下意识的便想自己去,唐冠在宫中当着武曌的面为一个罪臣之女被砍一刀,这要是计较起来少说也是个抗旨罪名,武曌却不罚反赏,本来唐冠这“小姑父”的地位已经坐实,这一下更加不得了。

武承嗣当即附耳,武三思对其嘀咕两声,便让他面色一变,过的片刻,武三思才将话说完。

“你自己看。”边说他边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于武承嗣,武承嗣见状立即接过,启开阅读。

“兄长慢走。”武承嗣起身将他送出门外,直到武三思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才笑容一收。

他虽然对这堂兄暂时没什么加害的意思,毕竟武三思与他不一样,论血缘关系,其实武承嗣更胜一筹,再说如今八字没有一撇,成与不成都是难说。

只见他将手放入怀中,感受着那颗冰冷石子,开口道:“来人。”

一名仆役跑来,武承嗣对其小声吩咐两句。

那仆役点点头,一路小跑离开。(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