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成了帝王巩固权力的手段,这真的是儒家的要义吗?这是真正的儒家精髓所在?在我看来就是一种非常卑劣手段,”
“而你们的那些风骨,对我来说不过是一群老家伙拿着守旧的知识,自诩清高罢了,在我看来这非常的愚蠢,你们不敢接受颠覆你们认知的东西。”
李正:“学着老旧的知识,从此天下再难寸进一步,这不是进步,这是落后。”
“老先生,你到底想要怎么样?”李正无奈说道。
李纲说完拿起一块石头说道:“李正,老夫觉得你就像一块顽石。”
“你觉得什么样的学识应该才不算是落后。”
李正接着说道:“历史过去之后,这天下的读书人一定会讲究实事求是,讲究唯物唯心,而不是那些莫名的精神支柱,在我看来读书学习从来都是为了让自己让人们过得更好,而不是成为你们传颂儒家典籍的喉舌。”
想起年轻的时候大家都为了学识会争辩,会比个高低。
李正冷笑道:“不好意思,我这人比较讲究实在,实在就是金钱,实在就是过日子,实在就是让人活得好好的,我觉得你们儒家只要保持精神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你们儒家管不了。”
“狂妄。”
但如此大包大揽,砍去一切旁枝末节,几乎遏制了知识的发展。
“在大义面前何谈生死?”
李纲摇头感叹,“冥顽不化。”
李纲目光看着李正还显稚嫩的脸庞。
想起如今那些儒家子弟,口诵儒家典籍,可是四体不勤。
和一个价值观不同的人谈话,非常废脑子。
李纲接着说道:“难道就靠着你秉承的科学吗?那东西除了可以让你敛财还有什么用?”
“我不是聪明人。”李正说道。
天色已经黑了,今夜月光倒是明亮。
“人生苦短啊。”李正叹息道。
李纲依旧站在原地,“有教无类,老夫可以教导你,让你走回正道。”
莫非不怼不爽?
李正打了一个激灵。
有时候想想如今的儒家已经成了什么样子。
“历代帝王都在崇尚儒学,尊崇儒家之礼。”
“所以老先生你还是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请回吧。”
长此以往,天下再无百家只有儒家。
李正冷冷一笑。
“李正,你想与全天下儒家学子为敌吗?”
李正冷笑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他也不过如此,他造就了儒家毁了诸子百家,什么狗屁天人三问,装得伟大不过是为了巩固帝王的一种手段而已,把儒家的学识当作一种思想,汉武帝不过是借儒家人平定人心而已,你真以为天下帝王有多看得起儒家?”
“确实,活下去也很必要。”
帝王永远会选择最有利自己统治的思想。
“我劝老先生,不要再考虑我了,我实在是没有慧根做你们儒家的人。”
“就算你早点来长安也没用。”
“大唐能人这么多,少我一个不少,再说了拯救万民?这是那些天降猛男做的事情,我没兴趣,而且陛下来做这些比较好,我来做容易没了小命。”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恕我直言,即便是你们高举儒家大一统的旗帜,你们也做不到让全天下人成为君子,你们的目标本就是错误的,本就是注定失败的,你们的远大理想我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李正强调道。
李正懒洋洋说道:“拯救万民于水火,匡扶江山社稷?”
“我是个傻子。”
迂腐守旧,在李纲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纲越加愤怒。
“谁险恶了?”
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正回头看去就是李纲这个老人家。
“算了吧,我更喜欢在有限的人生里挣够足够多的钱,然后在三十岁之前就退休,我觉得这才人生真谛。”
可盲目崇尚儒家,只会让学识凋零。
李纲也是稍稍点头,“人生苦短,更要珍惜现在,进士及第,修国史。”
规劝帝王成了一种荣誉。
从汉武帝年间,董仲舒就提出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别!”李正连忙拒绝道:“我已经是李靖大将军的弟子了,要教导也是李靖大将军来教导我,你就不要费这份心思了。”
儒家的一切有益处也有弊处,它不过是一个时代的选择。
李纲点头,“当初你被长孙家赶出家门,你还在介怀那件事?”
“没有。”李正摇头。
“确实若是换成别人心里也会不舒服。”
李正站起身说道:“我真的没有介怀这件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