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发财大计
“你放心,老夫倒是还可以在长安说上几句话,长孙家把你赶出书院确实有些偏颇了。”
“您老随意,我回家吃饭了。”
李正说完便离开。
“且慢!”李纲叫住他问道:“昨日你和太子到底都说了一些什么?”
李正越走越远没有搭理李纲,和李纲这种人离得越远越好,这种人会把你洗脑。
可不想下辈子像根木头一样杵着,不停读着儒家典籍。
回想起后世那些洗脑的家伙,李正就是一身冷汗。
李纲看着月光下泾阳的河低语道:“这泾阳确实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啊。”
在回长安的路上,李纲对身边的仆人说道:“今日我与李正说的话,你们一句都不要传出去。”
李正的话语很有针对性,若是这些话语被有心人知道,李正早晚会成为全天下儒家学子的仇人。
以前的官道要从泾阳和泾阳河绕行,现如今直接横跨泾阳河,少了弯弯绕绕直通后方的官道。
“老奴也不知晓。”
“可惜呀,有这么多的钱财不入朝为官何用,你若是没有足够大的官爵加身将来怕是……”
李正又圈起来一片地,说道:“在这里打造一个驿馆,路人居住,把路铺开来修建一个宽阔的广场。”
“修一条路,你有把握把钱挣钱回来?”
“明年开春就可以,再有一个月。”
更是向当今陛下上了奏章,当不起太子少师。
李世民拿着这份奏章问道:“最近户部奏章说长安东西两市萧条不少,今年第一个月的收来的商税减少近五成,泾阳这个月收上来的商税怎么能够有三万贯。”
或许也就旁人可以看明白,现在的儒家子弟已经变味了。
出锅之后倒上一些老干妈,趁热吃味道非常不错。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豆腐的吃法很多吧。”
见李正要出门,李泰几步追上,“你要做什么?”
“挣钱。”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听着最近的奏报。
“哪里哪里。”李正关上库房的门,挂上大锁。
“李正?这里面有李正什么事情?”
李泰吃着炸豆腐,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再次问道:“李正,你说李纲怎么突然就不做太子少师了。”
李正在地图上圈一块地方,指着自己圈出来的地方问道:“我记得这一片地也是我们泾阳的吧。”
“你都这么有钱缺我这么几个钱吗?”
一个光明正大的小人?
臭豆腐暂时还吃不了,还需要存放一段时间,发霉发酵需要慢慢来。
“想把太子踢了让你做太子?。”
看到户部的奏章,李世民说道:“去把房玄龄和杜如晦叫来。”
“有什么关系?李正修路还关系到朝中税收了?”
“怎么样?”
两人半个时辰之后来到甘露殿。
回想着昨日李正说过的话,李纲心里大致有了方向,诸子百家年间学识都是自由的。
“比如说用来增派兵力。”
或者说儒家的典籍礼教在世家手里,就已经开始变味了。
李正一边说着细细看着账本,又交给了李义府三万贯钱。
看着这一幕,李泰摇头叹息,“都说你李正敛财一流,这钱的速度全长安没人比得过你。”
看着天上的明月,李纲心中莫名失落。
“你的手艺确实好。”李泰几口就把一碗豆腐脑吃了个干净,接着要说话,“咦?我刚刚说到哪儿了?”
朝中有了存粮办什么事都充满了底气。
李泰对正在炸着豆腐的李正说道:“李纲怎么突然不做太子少师了。”
减少了从长安到官道的距离,拉近了长安与洛水河之间的距离。
如今的儒家确实有弊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只是看到户部的奏报没想到会是这么的反常,长安的商税一下子下降了一半,已经是三十税一了,莫非商人都不干了?
“若是魏王殿下吃东西能够付钱,那就更好了。”
“什么叫做投资?”李泰好奇问道。
把钱堆在牛车上,拉着出去要给民夫们发工钱。
王鼎低着头站在一旁。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儒家子弟变了。
李义府来到家中就拿出了账本。
李正或许是个小人,可他这个小人做得非常的光明正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