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6.第206章 月儿圆月儿弯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 月儿圆月儿弯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马无夜草不肥。

理事这个理,话是这么说,可怜起早摸黑的年轻道人,哪怕算命摊子开得比隔壁同行早,撤得晚,仍是既没有的吃,更不肥。

因为如今小镇百姓更相信头顶鱼尾冠的老道人,才是真正的神仙,算命准,还不会一有机会就登门蹭吃蹭喝,而且无论前来求签之人,对象无论是妙龄少女还是貌美妇人,老真人从来目不斜视,满身正气,更不会像某位,成天变着法子坑骗稚童的糕点吃食。

做生意,可不就是最怕货比货。

所以年轻道人最近这段日子,可谓饱尝人情冷暖,别说发财,估计都快揭不开锅了,就连以前聊得很投机的小姑娘们,不但不看手相,每次经过摊子的时候,还会假装不认识。

年轻道人只好安慰自己,这些沾着乡野草木香气的可爱小姑娘们,哪怕表面上对自己很生分,可无非是羞赧的缘故,不好意思跟自己打招呼而已,实则情窦满满呢,要不然每次路过,每次身上的漂亮新衣裳都不带重样的?年轻道人次次都不愿意辜负了这些少女情怀,眼尖的他,总会连名带姓地夸上几句今儿发钗真好看呀,衣裳可合身啦……姑娘们大多脚步慌张几分,快步走开。至于一些个胆大的妇人,要么回抛一个媚眼,要么骂一句死样,只可惜就是没谁照顾算命摊子的生意。

这让年轻道人有些忧伤,每天枯坐在摊子后边,不是用袖子擦拭签筒,就是对着竹签哈一口热气,要不就是抱着后脑勺前后晃荡,或者干脆趴在桌上,侧头望向隔壁摊子的热热闹闹,人比人气死个人。

好在年轻道人一天到晚坐冷板凳,倒是没恼羞成怒,时不时就主动跟老道士聊几句有的没的,这让琢磨着是不是要换个风水宝地的老道人,稍稍放宽心,最后就连老道士都觉得有些于心不忍,有点心疼这么个缺心眼的晚辈后生,想着这趟小镇之行,收获颇丰,差不多足够半年开销,就想着提点几句,在没有生意上门的间隙,招手让莲冠道士过去坐,年轻人屁颠屁颠跑过去坐在长凳上,满脸热枕和期待,“老仙长何以教我?可是有锦囊妙计相授?”

老道人提起手边的小茶壶,喝了口凉茶,叹了口气,开门见山问道:“你是不是刚入行没多久?”

他应该大大方方告诉陈平安,除了烧瓷一事,你不如我,其余我刘羡阳教给你陈平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钓鱼,木弓,上山下套子,翻山越岭,哪一件事情,你陈平安最后都比我刘羡阳做的更好?

想起那个泥瓶巷少年,心底既有愧疚又有暖意的妇人,掩嘴娇笑,妩媚动人,“好好好,你高兴就好。”

原本在市井巷弄最不起眼的一家三口,如今身处山上神仙扎堆的渡海大鱼之上,哪怕只是住着最简陋的末等旅舍,仍是相当扎眼,加上母女二人,一个体态丰腴,是熟透了的世俗妇人,少女婀娜多姿,眼眸灵气,哪怕做不得明媒正娶、需要山盟海誓的神仙道侣,在一般宗门当个丫鬟仆人肯定绰绰有余。

以少年皮囊示人的书院崔瀺,先前找过他谈了一次,再去找大骊皇帝谈了一次,最后找那名说书先生的十一境练气士谈了一次,找茅小冬的时候,老人劝他不要痴心妄想,这么早就抖搂身份,小心死在大隋京城,到时候连累书院被殃及池鱼,茅小冬说得很直接,如果大隋误以为山崖书院参与其中,然后双方没能谈拢,那么他茅小冬第一个出手杀人,将大骊国师绞杀于大隋国境之内。

说到这里,到底还是孩子的顾粲,一下子红了眼睛,低着头,狠狠抹着眼睛哽咽道:“就是觉得陈平安在的话,才不会让人欺负我们……我就是想陈平安了,他什么都会帮着我的,天底下就只有陈平安是好人……”

两人安安静静站在那边摊子,像是在耐心等待年轻道人。

京城之内,人人自危。

在少女单独房间的隔壁。

陆沉一脸头疼地掏出一粒碎银子,实打实的银子而已,放在桌上,“老仙长,你这也太不神仙中人了,怎么还有铜臭气呢?”

有人心思微动,故意胡说瞎诌了一个名字帮派,汉子武道修为近乎通神,对于练气士的心湖涟漪,观若洞火,一清二楚,当场就一拳打碎那名练气士长生证道的根本,汉子没好气道:“我既然能一拳打死你,还愿意好好跟你说话,那你们就好好听。”

陆沉惊讶出声,“能不能先欠着?”

那就是李柳生而知之。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刘羡阳想了想,“很好。”

书院副山主茅小冬,正在自己的屋子里默默打谱,其实这么多年颠沛流离,老人最恨自己的几件事之一,就是舍不得丢了这份爱好。好几次戒了下棋的瘾头,可每次无意间看到旁人下棋,就挪不开步子,在旁观战,往往会越看越不得劲,偷偷腹诽这一手下得真臭,瞧见了妙手,更是心痒痒,一回去就忍不住复盘全局,然后就继续一边骂自己没定力,一边乐哉乐哉下了棋,一些个多年棋友总喜欢拿这个开玩笑,将茅小冬的戒棋调侃为“闭关”,复出为“出关”。

大骊皇帝笑道:“当然都不是,一个不愿意,一个没胆子。我本就需要为敕封大骊北岳一事,亲自露面,其实来的半路上,墨家许弱就不惜以本命飞剑传讯,劝我最好不要在掌教真人面前出现,国师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两人话说得都很直接,半点不客气,尤其是咱们那位大骊国师,最清楚我的脾气,怕我一个破罐子破摔,就冒犯了掌教真人。”

七境武夫轻声提醒道:“洪老,此人最少八境武夫。”

男人望着这位年轻道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了生平首次的抱拳礼,坦然道:“我是人间君王,按照浩然天下的礼法,可以不跪任何仙人。掌教真人大驾光临我们大骊龙泉,我既不用下跪磕头,又不能用儒家揖礼相迎,就当做是山下江湖的一场萍水相逢,我斗胆以江湖人的方式,恭迎陆掌教,还望陆掌教不要见怪。”

宋长镜当晚唯一一次出手,是截杀试图潜逃的一抹虹光,大骊藩王一拳砸散了那道白虹。

笑脸灿烂的孩子,高高扬起脑袋,直直跟老人对视,笑问道:“师父,你说呢?”

极慰人心。

偏偏老人转头笑问道:“你觉得如何?”

妇人不知如何安慰儿子,因为她自己也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同样是长春宫,在另外一座山头的高楼内,一位船家女出身的卑贱少女,正在听着师父讲述大骊京城内刚刚发生的惨烈战况。

一位胖子少年剑修,圆嘟嘟的脸庞,笑起来双眼就会眯成一丝缝,看似人畜无害,但是杀气之重,属他最浓,喝着烈酒,随手递给身旁的独臂少女后,抹嘴笑道:“如果不是阿良丢过来的六把剑,咱们这次未必活得下来,嘿嘿,下次便是阿良要我暖被窝,小爷我也洗干净屁股答应下来!”

但是刘羡阳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当他踏足陈氏家族后,一位气度儒雅的老人,据说是颍阴陈氏的掌宝老祖,就一口气送给他一把由青神山神霄竹打造而成的折扇,这种神霄竹珍稀至极,是最好的打鬼鞭材料之一。只要是世间生长于底下的精怪鬼魅,全部畏惧神霄竹制成的法器。

然后一天借着酒劲,此人大步闯入妇人所在的宅院,一脚踹开大门,入了屋子,扛起妇人就要回家云雨快活一番,肆意大笑,无人胆敢阻拦。

藩王宋长镜那一夜,从夜幕降临到天亮时分,亲自坐镇于外城走马道之上,放了张椅子,大马金刀坐在那里闭目养神。

老人微笑道:“善。”

老人自顾自吟诵着那篇不曾传世的诗词,满脸惆怅,充满了缅怀意味,“‘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其实这篇诗词,在那位诗仙的众多诗篇当中,算不得最上乘,可是我当时就站在你那里,诗仙就站在我这里,我那会儿年纪小嘛,听过之后,就觉得真是好,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觉得好。”

汉子淡然道:“将这名剑修的根脚来历,还有你们各自姓名帮派一起报上来,吃过我一拳之后,我以后自会找你们老祖宗的麻烦。”

李希圣笑道:“看来爷爷其实还不算心疼宝瓶。”

顾粲笑了,“师父,你要么打死我,然后由着小泥鳅在这里胡闹,要么就少个徒弟而已,师父你老人家弟子几十个,差一个不算什么嘛,以后我有帮着师父扬名立万,莫说是死了个大师兄,便是二师姐一起没了,也不重要嘛。”

一座座牌坊楼,随着一代代颍阴陈氏子弟的出类拔萃,建功立业,著书立言,得以连绵不绝地矗立起来。

汉子随便丢了奄奄一息的手中练气士,对那名剑修问道:“你家老祖宗姓甚名甚,宗门名字是什么?”

剑修冷笑道:“我们可是什么都没做,擅自启衅私斗,按照这艘渡船的规矩,你是会被丢下海的。”

有些心里话,当时刘羡阳故意走得很匆忙,刻意避开了陈平安,因为害怕自己在分别的时候,会不争气地流眼泪,给陈对这些外人笑话,会瞧不起他刘羡阳,而且那些心里话,是一些服输的言语,刘羡阳当时还是有些别扭的,所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说。

大骊皇帝收回手掌,手心早已满是汗水,脸色愈发惨白,“陆掌教,能否放过大骊一马?”

老人站起身,绕过桌子,帮着这个嫡长孙正了正衣襟,“不管是不是去了俱芦洲,不管你以后是不是会弃儒从道,你都是爷爷的好孙子,天底下做人的道理讲不尽,可我相信我的孙子,做人会很正,一直会!”

汉子只是笑着,安安静静凝视着自己的媳妇。

若是没有这个提醒,金丹境老修士还不好下定决心,结果这么一说,赶紧打量了一下地上剑修的惨淡气象,老修士咽了咽口水,这下子终于可以确定,那个出手狠辣的汉子,不但是最少八境远游境的武道宗师,而且还最少是八境大成之境,极有可能摸着了山巅境的门槛,否则无法将一名中五境剑修的本命飞剑轻松毁掉。

大隋的这个元宵节,君臣共欢,普天同乐。

在宝瓶洲和俱芦洲之间的广袤大海上,有大鱼泛水北上。

孩子突然有些委屈,撅起嘴巴,自言自语道:“陈平安,我就说嘛,小镇里和小镇外,除了你,都是坏人,你还不信!”

刘羡阳有些无奈,敷衍道:“什么都好。”

一位负责今夜巡视书院的老夫子站在窗口,看到这一幕后,哭笑不得,即无奈又心疼,老夫子刚好是小姑娘的授业恩师之一,悄悄转身离去,没有打搅小姑娘的抄书大业,只是老人想着以后是不是让小宝瓶少抄些书?

一头浑身龙气的蛟龙之属,从书简湖青峡岛附近缓缓抬起一颗巨大头颅,死死凝视着某座宅院。

老道人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好好训斥几句这个冒失鬼,突然咦了一声,神色满是讶异,原来隔壁摊子那边站着一大一少两人,中年男子虽然脸色病容,但是气势挺足,一看就像是个当官的,有官威!少年白衣玉带,面如冠玉,一看就是富贵门庭里熏陶出来的公子哥。

富贵且内敛的李家大宅内,仆役丫鬟众多,各种姓氏的家生子都有,祖祖辈辈都是李氏的体己人,而且李氏历代当家人,对于下人从来都体恤有加,先前朱河朱鹿这对父女,就是一个例子,以至于有府上老人打趣朱鹿是丫鬟身子,小姐的命。

刘羡阳清楚记得,当时哪怕是眼高于顶的家族嫡女陈对,在看到那缕清风后,也大为意外,甚至还有些淡淡的嫉妒。

大骊皇帝子嗣数量并不出奇,子女十余人,既不算多,也不用担心香火。自从大骊皇后病逝后,皇帝陛下就一直空悬着皇后位置,对此朝野上下不是没有异议,尤其是礼部官员,私底下有过数次谏言,但全部被皇帝随手搁置在案头,加上这些年大骊边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很大程度上转移了庙堂文武的注意力,所以除了星星点点的言论,关于大骊皇后以及太子的人选,朝堂上始终没有大规模议论。

刘羡阳刚站起身,就发现一位身材消瘦的白发儒士缓缓走上石崖,刘羡阳作揖行礼,看不出是否君子、贤人身份的老儒生,站定后笑着还礼。若是在婆娑洲别的地方,君子贤人那是相当稀罕的存在,可在这人才辈出的颍阴陈氏,若是没有一个贤人之身,简直就要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然后有不长眼的家伙觉得有了底子,悲愤大喊道:“洪老神仙,地上剑修是青苗尖的唐休风,他的本命飞剑都给那疯子,从唐休风的体内硬生生拔出来,给彻底捏爆了!这是生死大仇,青苗尖不会放过他的!”

妇人这才微微放下心,使劲拍着胸脯,颤颤巍巍的,“幸好幸好。”

结果当那名老客卿刚扛着美妇人返回豪宅大院,正要将肉感十足的美人丢到床上生吞活剥了。

十丈之内,跟一位最少八境的纯粹武夫厮杀搏命,一点都不有趣。

少女愕然,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难道暗藏玄机?要不然天底下谁会没有爷爷?

汉子望向老修士和同道武夫,皱眉道;“你们可别杀人灭口,这桩事情,我自有计较。”

年轻道人摆手道:“都不是,都不是。”

于禄和高煊一左一右护在李槐身边,倒不是害怕如今还有人欺负李槐,不过是李槐这个小兔崽子,好像天生就有一种奇怪的独有气质,土鳖归土鳖,可就是运气好,比如像现在,能够让一位昔年卢氏王朝的太子殿下,一个如今的大隋洪氏皇子,为他保驾护航。

陆沉伸出弯曲的拇指食指,只留出一条缝隙,讥讽道:“齐静春送给你的几本书,真正的一脉文运所在,你竟然一本都不愿意带走,你要知道,天地有正气,可虚无缥缈的正气,那是自有其灵性的,别人给你的东西,你自己双手接不住,怨不得谁啊。”

距离大骊京城并不远的长春宫,陆陆续续有祖师辈分的大练气士,从京城返回门内,虽然一身血腥味和凶煞气,但是人人神色自若,所以长春宫大体上依旧安详如旧。一座高山半山腰处的茅屋内,某位脱去一袭华贵宫装的妇人,望着一道道飞掠身影落入长春宫各处,她有些哀怨和愤懑,是哀怨自己从下棋人沦为了旁观者,而且还是那种远离棋盘的那种可怜人,更愤懑自己竟然错过了这桩注定会名垂青史的盛事。

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之后,皇帝陛下已经去往披云山的大骊京城,变得气氛微妙至极,恐怕就算当天藩王突然派人昭告全城,即日起我宋长镜就是大骊新帝,都不会有太多中枢重臣感到震撼。

不知不觉,老道人原本已经改变的掌心纹路,重新恢复原貌,一丝不差。

对于这些,刘羡阳当然很喜欢,但是远远谈不上欣喜若狂。

道家道统又分三教,道祖座下三位弟子,各为一教掌教,同源而不同流,不但在某座天下开枝散叶,势力之大,宛如浩然天下的儒家独尊,哪怕是大骊王朝所在的这座浩然天下,道家三教衍生出来各大宗门,也是根深蒂固,天下道观林立,香火旺盛,各洲皆有道主、天君和真人占据着洞天福地,

人面桃相映红。

大骊皇帝毫不意外,虽然仙人下来,一样需要恪守当初礼圣订立的复杂规矩,但是眼前这位年轻英俊的道人,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仙人。

陆沉随意打量了一下病入膏肓的大骊皇帝,啧啧道:“贫道很好奇一件事情,阿良那一拳打断了你的长生桥,既帮你摆脱了傀儡命运,却也让你命不久矣,你是感激,还是怨恨?”

夜幕降临,月牙挂枝头。

一时间湖水翻腾,大浪拍天,气机絮乱,骇人至极。

谢谢有些无言以对。

他一开始不是没有担心,担心这个什么醇儒陈氏,是跟清风城许氏、正阳山搬山猿一样,暗中垂涎他的那部剑经,那部能够让他醒也练剑、梦也练剑的奇怪剑经。

丑陋少年抬起胳膊,挡住拳头,可是被一拳砸中后,身体摇晃,洒了满脸酒水,一下子就凶性爆发,转头怒目相视,俊美少年亦是针锋相对,“怎么,想要干架?!要他娘的不是你废物,小蛐蛐会为了你死在南边?”

刘志茂修的是旁门道法,他的真君头衔,虽然不是王朝的正统敕封而来,仅是山上朋友的吹捧,但是刘志茂的道法高深,早已在一次次生死大战中得到证明,由于刘志茂的口碑实在不堪,所谓的道上朋友有很多,却只能算是泛泛之交,而门内弟子,良莠不齐,并无冒出可以扛起大梁的年轻俊彦,可刘志茂仍然能够占据书简湖的青峡岛,完全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在虎狼环视当中,屹立不倒。

老修士迅速观察了一下自己与那汉子的间距,反正绝不会超过十丈,这让他有些为难。

胖子少年重重拍了一下腰间佩剑,剑身篆刻有二字剑名,紫电,出剑之时,紫电萦绕,锐利无匹,极为不凡。

中秋明月,豪门有,贫家也有。

少女托着腮帮,趴在桌子上,听得聚精会神,桌上搁着一只瓷瓶,装有少女刚从树上剪下的两三枝桃。

魁梧老人还不忘加重语气,重复了两个字,“最少!”

这让姓刘的高大少年心安了几分。

俊美少年伤感之后,很快就驱散心头愁绪。

自从李宝箴离家远游京城后,妇人就经常寄信去往京城,询问何时回家,家书往来频繁,每当李宝箴说起了京城趣事,妇人拿着书信就会笑出声,只是每当放下书信后,又会惆怅忧心,总担心小儿子会在大骊京城那么个大地方受委屈。一封封次子寄回家中的书信,都会整整齐齐叠放在红漆小匣内,李虹为此还调侃过妻子,就宝箴那么聪明的孩子,哪怕出门在外,也是万万吃不了亏的,你担心别人才对。

但是陛下这些年虽说不算如何事必躬亲,勤勉执政,诸多重要政务和军机大事,愿意分权下去,可绝对不是什么懈怠朝政的惫懒昏君,谁要敢这么想,不是疯子就是傻子。而群星荟萃的大骊朝堂之上,还真没有一个疯癫傻子。

李槐为此专程别上了那根刻有“槐荫”的墨玉簪子,走路的时候高高挺起胸膛,趾高气昂。

少女英气勃勃,眉如狭刀,锋芒毕露。

妇人嘴唇微颤,似乎在悲苦欲哭,长眉挑起,又像是憧憬喜悦。

茅小冬喟叹道:“读书人,怎么就成了生意人了呢?”

家主李虹是万事不上心的人,喜欢收藏瓷片和读书注疏,除了跟长子李希圣偶尔聊天,不太露面,操持家族大小事务的当家妇人,她没有读过多少书,识得字,因为需要查账。李家有个传承已久的习俗,就是每当逢年过节,蒙童岁数的孩子,就要死记硬背带某个字的成语俗语,若是李家长辈见到的时候问起,孩子们能够顺畅地回答出来,就可以拿到一封喜钱,去年除夕是嘉字,今年元宵则是桃字。

名为陆沉的他,当然不会是。

妇人一下子就哭出来,说了句让少女心酸的言语,“我是怕你爹给人打啊。”

唯独那个二师姐,毛骨悚然。

然后在新年味道还很浓郁的正月十五,就在元宵节的晚上,在万人空巷、家家户户出去赶灯会的嘉庆时节,大骊京城迎来了一场毫无征兆的变故,宫城,皇城,内城,外城,整个大骊京城,在一些个富贵华丽的豪阀宅门外,一些个不起眼的市井百姓人家,还有诸多老字号的酒楼、店铺和道观,几乎同时涌现出一拨拨大骊精锐将士,擅长近身搏杀的高品武秘书郎,礼部衙门秘密豢养的死士,以及钦天监在内众多练气士,每一处都是联袂出现,强行闯入,若有人胆敢阻挡,杀无赦,斩立决,若是无人露面,就在钦天监官员的指点下,开始拆去各种物件,高高矗立的牌坊,悬挂门外的桃符,门口的石狮子,祠堂的匾额、牌位,等等,五八门,什么都有。

到最后,就只有最好说话又最没事情做的于禄,跟着李槐一起下山。

可是最后,少女不知为何,又想起了在家乡遇见的那位青衫读书郎,他的模样干干净净,像是夜夜笙歌、灯红酒绿的红烛镇大泥塘水面上,飘过的一片春叶。

丑陋少年还犟上了,就要打算喝第三口,身边那俊美少年气得就要打赏一记老拳,他是唯一一个拥有两把佩剑的家伙,一把经书,一把云纹,一同叠放在大腿上,只是云纹剑好像失去了剑鞘。

刘羡阳只得停下脚步,摇头道:“不知。”

男人坐在凳子上,摇头笑道:“既不抽签也不看相,反正事已至此,用不着。”

老人笑着点头。

大骊皇帝轻声喝道:“宋睦!”

到了布置素洁的“结庐”小书斋,老人示意李希圣一同坐下说话,笑道:“宝箴性子太跳脱,离开家乡那么远,又是小儿子,你娘亲担心他是人之常情,你别觉得她偏心,为此伤感。”

金丹境大修士各自的“丹室”之间,大小有着巨大差异,优劣也有云泥之别。但也存在着“大而空”、“小却妙”等特殊情况,天意难测,莫过于此。

至于附近几座岛屿的岛主,也是一拨正邪不定的狠辣货色,全是硬生生杀出血路的野修散修,名叫顾粲的孩子身边,还跟着他的娘亲,是个资质平平、无法修行的寻常妇人,但是生得委实诱人,于是刘志茂的客卿当中,就有人起了心思,想要收取妇人做通房女子,那名尖嘴猴腮的年老客卿,战力极强,百余年经营拉拢,隐约之间自成山头,便是刘志茂都要忍让三分。

在这条“道路”上,燃起一堆熊熊篝火,围着六位年轻人,最大的不过是及冠之年,更多只能算是少年少女。

刘羡阳告辞离去。

它那一双比灯笼还要大的冰冷眼眸之中,散发出近似人类的促狭笑意。

英俊少年愈发英俊。

老人下棋,是某个姓崔的王八蛋教的,更气人的是不管他如何努力,寻找最顶尖的棋谱,跟国手切磋棋艺,潜心钻研各个流派的棋理,能做的都做了,可是棋涨得还是慢悠悠,怎么都下不过崔瀺。

对于长子李希圣和次子李宝箴,下人们看不出明显的私心,李虹也跟李希圣一起看书,也跟李宝箴没大没小一起喝酒。不过李虹妻子可能因为李宝箴是小儿子的缘故,加上李宝箴又是天生讨喜的性子,对谁都知冷知暖,反观李希圣则沉默古板许多,从小就不太爱说话,所以妇人跟李宝箴就要亲近许多。

大骊皇帝突然流露出一丝侥幸和忐忑,“掌教真人在此,我能否逃过一劫?”

何谓天资?

刘志茂在那趟北上远游之后,可谓春风得意。

世间得与失,不知也不觉。

此人生平最喜欢以美妇双峰作为取暖火炉,所以他的婢女,所穿衣衫与其她女子都不一样,衣襟领口处开得极大,以便他伸手入内,那些妩媚女子,被笑称为“开襟小娘”。

年纪最长的那位,不像剑修更像是读书人的家伙,则是选择了一见钟情的“浩然气”。

而且在这座仁义道德没半点用的蛮荒天下,空中悬挂着三个月亮,有圆月,有半月,还有月牙,所以说在这里,道理是讲不通的。

一座学宫,一座书院,全部建造在颍阴陈氏的家族土地之上。

大骊皇帝一只手重重按住少年的肩膀,沉声道:“不要多想什么!”

下一步,他就想要靠自己的本事,去御剑越过大山之巅,去御剑走到大水尽头!

她走到“道路”边缘,下边就是悬崖万丈,罡风猛烈,充斥于天地之间的絮乱剑气、凶悍剑意,更是无处不在。

所以占地广阔如一座小镇的大鱼背脊之上,哪怕一家三口几乎从不出门欣赏海景,仍是让一些不入流的野修散修,起了觊觎之心,跨越两洲的旅程相当漫长,若是能够找点趣事,何乐不为?

那会儿,刘志茂的大弟子,刚好找了个由头将妇人的独子顾粲支开,骗到了青峡岛后山,说是要在瀑布处代师授艺,要传授给他一门密不外传的道家高深口诀。

只是当妇人听到投桃报李的时候,笑容似乎有些牵强,听到李代桃僵之后,分明是一个略带褒义的说辞,虽然寓意算不得如何美满,但比起凡桃俗李,其实还是要强上一些的,可妇人满脸怒气,吓得那个孩子不知所措,语气生硬地问过了孩子姓氏后,姓陈,妇人虽然最后还是让丫鬟给了孩子喜钱,可是离去的时候,她脸色冷若冰霜,并不常见。

七境纯粹武夫则是一位身高八尺的魁梧老人,悬佩一柄大腰刀。

其余人等一个个如丧考妣。

一想到某些美好的场景,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林守一,整张脸庞都漾起了温暖笑意。

天下牌坊集大成者,颍阴陈氏是也,以至于天下儒家将“醇儒”二字,单单给了颍阴陈氏。

面容狰狞丑陋的少年接过酒壶,仰头灌了一口,又喝了一大口,马上被一个面容俊美的少年骂道:“姓董的,干你娘咧,给你祖宗留点行不行?”

一位家乡远在宝瓶洲的高大少年,就在此求学,是家族嫡系女子陈对亲自带来的,家族上下,没有人因为少年的贫寒出身而嘲笑,甚至没有知晓少年原来天赋异禀后,而刻意热情,从头到尾,心平气和,以礼相待。

汉子点点头,然后想了想,对那些呆若木鸡的家伙说道:“那一拳先欠着,我回头找你们老祖宗收账好了。”

妇人咬牙切齿,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笑着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娘,外边风这么大,屋子里才暖和,等到风小了,再看看也不迟。”

一切只靠手中剑!

青峡岛山顶,有个满脸戾气的孩子,与他应该尊称一声二师姐的女子并肩而立,孩子眼神充满了恨意,望向那条头一次浮水出面的恐怖蛟龙,发号施令道:“小泥鳅!吃吃吃,把他们全部吃了!一个都不要留,一个都不要逃了!我娘亲要是受了丁点儿委屈,我就打死你!”

李二躺在她身边,听着听着妇人的鼾声如雷,轻轻握住她的手。

少女脚步轻盈地打开房门,汉子进屋后就带上了门,妇人快步上前,脸上还有泪痕,“李二,怎么样,没被人欺负吧?有没有哪里被打了?需不需要擦点药膏?”

老道人眼见着四周无人,便顾不得仙风道骨了,瞪眼道:“滚蛋!”

截江真君刘志茂突然出现在山巅,和颜悦色道:“你的大师兄虽然有错,但是师父会好好责罚他的,你就放他一条生路吧?”

妇人打趣道:“呦,我家粲粲还有怕的人啊?”

陆沉打趣道:“贫道还以为大骊的宋氏皇帝,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好汉,当初阿良一路杀到你们皇宫白玉楼前,你胆子不就很大嘛,就是不下跪。贫道当时在南涧国那边远远看戏,都忍不住要替你捏一把冷汗。”

老修士无奈笑道:“我们不会如此行事。”

一只品相极高的吃墨鱼,此物被世族仙家饲养在笔洗之中,吃墨为生。百年后背脊生出一条金丝脊线,五百年后有望成为墨龙,成为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墨宝”,几乎所有书香门第都会豢养此物,但是吃墨鱼对墨汁的要求极高,否则宁肯饿死自己也不愿迁就。

如果真的能够走到跟前,亲眼看上一眼,亦是人生一桩天大幸事。

老人气笑道:“你倒是留一半给自己啊!你信不信,那小子根本就不知道那些纸笔的金贵?”

所以那位曾经大权在握的大骊娘娘,选择在此结茅修行,深居简出,皇子宋和陪伴左右。

茅小冬今夜拒绝了皇帝陛下的邀请,没有赶赴皇宫观看那场火树银灯会,默默打谱。

以灵气充沛著称于世的书简湖,碧波万里,风景宜人,湖内有千余岛屿,星罗棋布,约莫半数都有品秩高低不一的练气士占据或是租借,而最大的一座青峡岛,是截江真君刘志茂的府邸所在。

李希圣会心一笑。

顾粲红着脸,哼哼道:“我可不怕陈平安,我是……”

但是如今大骊宋氏的家务事,实在是有点扑朔迷离,以至于最精明干练的庙堂老狐狸,都不敢轻易出手。

年轻道人打了个响指,天地清明,转头望向西边大山方向,“走吧走吧,之后一切都跟你无关了。”

汉子不再说话,走回自己房门前,敲了敲女儿故意栓上、用来安慰娘亲的屋门,说道:“柳儿,是爹。”

藩王宋长镜本就在军中威望极高,如今竟然都堂而皇之“监国”了,还是陛下自己的意思,这简直就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山崖书院的书楼内,林守一挑灯夜读书,突然有些心神不宁,叹息一声,放下书本,走到窗口,想起了一位杨柳依依的动人少女。

结果山脚遇到了大隋皇子高煊,三人结伴而行,高煊之前就经常来山崖书院逛荡,聊来聊去,高煊实在跟不上红袄小姑娘的思路,林守一又是冷冷清清的性子,而谢谢经常被那位“蔡家老祖宗”呼来喝去,端茶送水,洗衣扫地,哪里像是一个修行天才该有的待遇,简直比丫鬟婢女还不如,于是高煊就跟于禄最熟悉了,时不时会陪着于禄一起在湖边钓鱼。

剑修七窍流血地倒地不起。

老人突然问道:“你怎么把那支‘风雪小锥’和那些符纸,一并送给陈平安了?”

李希圣有些无奈。爷爷这喜欢跟人较劲的脾气,是改不掉了。为了成为骊珠洞天四大姓十族当中,第一位十境修士,这次破境过程其实相当凶险,可是谁劝都没用,李希圣同样劝不动,若非偷偷算卦,算出了一个上中卦,李希圣还真不敢就由着爷爷一头撞进去,闭生死关。

这让少年大开眼界,比起看到高山大水,还要来得震撼人心。

老人又问,“你是在这里求学吧?觉得氛围如何?”

大骊皇帝说到这里,神采焕发,如回光返照的老朽病人,“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相信一定会比天上的春雷声还要响!”

少年有一张仿佛天生稚气纯真的容颜,看似天真无邪道:“可是娘亲,陛下不是告诉过我们,东西不管大小,只有他想不想给,没有我们想不想拿的份吗?”

老道人打了个激灵,抹了抹嘴角口水,一脸茫然地四处张望,并没发现异样,便唏嘘岁数到底大了,不服老不行,受不住这倒春寒的冷风冻骨喽。然后老道人发现那个年轻人又笑嘻嘻坐在摊子前的长凳上,一副洗耳恭听的欠揍模样,老道人想着先前好大一桩生意给狗叼走了,哪里再愿意给这后生传授金玉良言,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以后给抢了生意找谁哭去,便很不耐烦地挥动袖子,“滚滚滚,你小子没啥慧根悟性,贫道教不了你,赶紧让开,别耽误贫道做生意!”

哪怕是给顾粲通风报信的女子,站在孩子身边,也感到了一阵寒意,被小师弟顾粲的杀性之大,给结结实实吓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