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山水相逢也重逢
陈平安顶着贵客的头衔,却不是什么金贵娇气的人物,所以不需要两位婢女真正如何伺候,少女秋实便把心思放在了外边,每天就像是个消息灵通的耳报神,说着鲲船上近期发生的奇人趣事,至于陈平安爱不爱听,她可不管,反正来自大骊的寒酸少年是个好说话的。
少女叽叽喳喳,说赌档那边有人赌石,赌出了罕见的美玉,孕育有稀罕的玉髓,剖出之后,荧光灿灿,光彩夺目,最少值三万雪玉,发大财啦。
在刘大麻子开的兵器铺子那边,遇上了两拨一掷千金的豪客,看上了同一把灵器,因为怄气,较劲上了,价格一路攀升,最后是从大骊梧桐山渡口登船的那个家伙,出手更加阔绰,原本要价八千雪玉的一杆方天画戟,硬是了将近两万雪玉,这让少女既羡慕又心疼,哪有这么大手大脚钱的,真当钱是大风刮来的呀。
还有人在杏坊那边撒酒疯,嚎啕大哭,撕心裂肺喊着一位姑娘的名字,把附近好些客人吵得不行,最后给杏坊的管事拖走了,结结实实揍了一顿,结果第二天又去了,倒是没敢嚷嚷,就蹲在杏坊外的街边啃干饼,痴痴望向心仪姑娘的阁楼,鼻涕眼泪一大把,刚好就着干饼一起吃了。
是一位四境的年轻修士,原来是耗光盘缠家底,相中了一位白莲儿似的漂亮清倌儿,最近两个月都耗在那边风雪月,恩爱缠绵,这不算什么,传闻那修士还是个痴情种,至今还没摸过清倌儿的手,也真是够正人君子的。
秋实说起这些,滔滔不绝,添油加醋,比说书先生还精彩,只是陈平安也就是听过就算。
陈平安更多的兴趣,不在船上,还是脚下。
一天暮色中,加上鲲船遭遇强劲罡风,必须下降航道高度,使得陈平安发现一块陆地版图上,烈火熊熊燃烧,硝烟四起,一根根烟柱飘荡在空中,像是田圃里的一棵棵树苗,歪歪扭扭。春水知晓许多宝瓶洲内幕,在书房查阅过地理舆图,很快就得出答案,原来那是一场涉及双方国运的血战,世代交恶的两大王朝,经过长达数百年的绵长战事之后,终于孤注一掷,倾举国之力,并且出动了大量练气士。
经此一役,双方必然元气大伤,如此一来,整个宝瓶洲以观湖书院为界线的北方地带,除去文武并重的大隋高氏,其实能够跟大骊宋氏蛮子抗衡的王朝,愈发稀少。
陈平安望向时不时亮起璀璨光芒的地面,期间还出现了哪怕观景台这边望去,还有指甲盖大小的金银甲士,与从大地之中裂土而出的巨兽进行角斗。
春水秋实年纪不大,却是熟稔此事的,还有领事帮着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座位,位置极好。
凳子椅子,人山人海。
有一群仙鹤长鸣,缓缓攀升,从云海之中浮现而出,振翅飞入更高的云海,像一幅流动的画卷。
年轻道人张着嘴巴,傻乎乎呆着不说话。
他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模样随男人,粉雕玉琢,颇为讨喜,气度则是完全随妇人,就不那么可爱了。
闲聊多了,姐妹二人难免会提起自己的家乡,北俱芦洲。
陈平安借着欣赏那幅画卷的机会,把所有细节收入眼帘。
陈平安听说鲲船有一座专门以飞剑传讯的“信铺”,功用类似人间驿站,就写了两封信,托付秋实去寄,因为信中所写并无秘事,最要还是跟人报一声平安,说一些从秋实那边听来的奇奇怪怪,哪怕给人看去都无所谓,只是信铺的价格实在昂贵,一封寄往大骊龙泉县的信件,要收取山上神仙专用的十文雪玉钱,寄去大隋山崖书院的信件,更贵,得二十文,吓得陈平安只好放弃人手一封信的念头,大骊收信人为魏檗,大隋书院收信人则是李宝瓶,让两人帮着传话。
一位鹤发鸡皮的老妪,是家族的教习嬷嬷,身边跟着一个俏丽丫鬟,气质跟老妪如出一辙,很冷。
陈平安安静等待那场大战的到来。
剑修杀力巨大,自然就多跋扈之辈,跋扈到了什么程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婆娑洲位于南方,宝瓶洲位于南方,便俗称为南婆娑、东宝瓶,俱芦洲分明是浩然天下的东北方,却偏偏自称为北俱芦洲,这让正北方位的皑皑洲,便只能是皑皑洲了,愣是丢掉那个北字。
她身边是一位殷勤跑腿的文雅男子,相貌堂堂,面如冠玉,但是只要是跟妇人说话,就满脸笑意,弓背弯腰,不像是什么一家之主,若非屁股底下的座位骗不了人,反倒是更像浪荡贵妇私下豢养的小白脸。
陈平安将玉佩往他怀里一塞,转身小跑离去,转头笑道:“在那边坐下后,记得还我啊。”
使得貌不惊人的草鞋少年,一时间惹来颇多好奇视线。
这位据说是神诰宗鼎鼎大名的道姑仙子,还是青衣小童最最仰慕倾心的仙子,比起苏稼还要喜欢,曾经说过一句半戏谑半真心的浑话,若是有机会给他摸上一摸贺仙子的手,他便是折寿百年都毫不犹豫。
真正的“张家天师”,岂会收了银钱,答应人家去捉妖,却害得好好一户殷实门户,沦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
这让陈平安有些愧疚。
反正大家都在渡船上,这个瞧着比自己还穷酸的道士,如何都跑不掉,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真丢了一块玉佩,大不了暂时记在魏檗账上,下次他再还钱给魏檗便是,相信打醮山已经给了那么大人情,应该不介意再多给一点。
陈平安只是想起了自己五岁的时候,那个冬天的黄昏里,一遍一遍走在家家户户大门紧闭的泥瓶巷,也是一样偷着哭。
那户人家最后活下来的两个孩子,质朴懵懂,不怪他的本事不济,可是年轻道人会怪自己。
秋实看着一脸认真、仔细倾听的陈平安,心想这么个穷小子,怎么就跟大骊北岳正神攀交了关系?那得踩中多大的一坨狗屎才行啊?
那个嗓音继续轻柔响起在陈平安心扉之间,“你能不能现在回来一趟,我有事相商,平时人多眼杂,只能借这个机会跟你聊聊。”
他不过是堪堪跻身三境,远远没有达到中五境所谓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服气辟谷,鲲船从俱芦洲跨洲南下,旅程漫长,想要下船都难,只有中五境的洞府境练气士,才能开始勉强御风而行,想要从鲲船上一跃而下,逍遥御风落地,恐怕一般的观海境都力所未逮,唯有第八境龙门境的大修士,才能不被天地所拘束,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乘风而行。
年轻俊彦一辈,只分胜负,不分生死。
春水柔声道:“其实真正传承上千年的仙家门阀,一般也不会使用飞剑传信,世上有很多玄妙秘术,可以让人仿佛面对面闲聊,比如一对子母榆钱,你以术法摩挲之后,再开口说话,搁放在别处的另外一枚榆钱,就会自动颤动发声,对方就听得到。”
好在陈平安穷就是穷,见识短浅就多问问题,从不打肿脸充胖子,反而让天性单纯的秋实觉得这样很好,若是没钱还喜欢摆阔,什么都不懂反而不懂装懂,那才是让人可怜又讨厌。
女子除了悬佩长剑,发髻之间,不插珠钗,竟是一柄无锋小剑,只是小剑剑柄,悬挂下一粒黄豆大小的雪白珠子,熠熠生辉,正大光明。
秋实刚刚返回书房,靠在门槛那边,嬉笑道:“不是没有傻乎乎的野路子练气士,好不容易刚学会了凌空飞行,刚想着天高任鸟飞呢,结果一头撞进去,就给噼里啪啦撞了个鼻青脸肿,这还算运气好的,运气背的,被刺穿眼珠子、脖颈,从高空摔落下去,当场毙命,变成一滩烂泥,可怜真可怜。”
原来秋实传来一个大消息,今晚在鲲船船头那边,会拿出一幅打醮山祖传的鸟条幅,能够远看万里之外的场景。陈平安对此没有感到太多惊奇,因为当初那个风雪夜,青衣小童就端出一只水碗,水幕之中,能够清楚看到仙子苏稼的御剑身姿。
还有一位身材高大健硕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妇人左手边的椅子上,偶有转头,望向那个殷勤男子,嘴角便渗出一丝讥讽。若是与他对视,男子非但不会遮掩轻视之意,反而堂而皇之地扯开嘴角,而那位一家之主身份的男子,竟然主动点头陪着笑。
而年纪最长的两派老祖,则是只分生死!
陈平安端坐在椅上,突然想起一事,开口让春水秋实吃那苦雀舌茶叶。
正阳山和风雷园,双方将要公开一场生死战,这个消息突如其来,事先毫无征兆,让整个宝瓶洲都感到措手不及。
春水俏脸微红,怯生生道:“公子,带走是可以带走,可好像没人这么做过。”
只是就在此时,心湖之间,有半生不熟的一个嗓音柔柔响起,喊了他一声,“陈平安。”
陈平安一边竖耳聆听春水的言语,一边不露声色地观察四周,最主要还是前方三拨客人,毫无悬念,是山上神仙中的有钱人。
一想到这个,眼眶微红的年轻道人放下凳子,坐在那边,双手撑在膝盖上,背着一把桃木剑的年轻人有些茫然。突然觉得自己当初舍了科举功名,一心访仙问道,最后拜师学艺,学艺未精便兴冲冲下山,想着荡除妖魔,是不是其实一开始就错了?
但是这一次,就连秋实都使劲摇头。
而正阳山年轻一辈的出战剑修,正是仙子苏稼,拥有一枚上品养剑葫的修道天才。
然后有一天,陈平安终于准备离开这座天字号房。
除此还有各色精美糕点和灵物瓜果,价格不菲,只是比起一两难求的苦雀舌,就要逊色许多。
但是无论妇孺老幼,只要是佩剑,就绝不俏,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剑鞘没有镶嵌奇珍异宝,更无拖曳一根华美剑穗。
这不明摆着昭告天下,我身怀异宝吗?
剑道蕴含的精微意气,转瞬即逝,当然是近距离观摩才是上上选。
在陈平安正前方,是一大家子,身材极高的妇人,坐在主位上,颧骨高耸,姿色绝对称不上美人,但是气势凌人,习惯性嘴唇抿起,喜欢眯眼观人。
春水想要帮着带路,陈平安笑着说不用,这么一小段路程,哪里会走错。
于是位置就分出了三六九等,三座独门独栋的宅院,在第一排位置上,不但准备了瓜果点心,还有渡船重金请一些旁门帮派调教、栽培出来的美婢,以及杏坊的几位当红魁,至于那三拨人愿不愿意领情,两说。
杀气腾腾。
而且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传出一洲南北,就已经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陈平安不是为了长见识而去,而是不得不去,因为鸟条幅即将展现的人和事,都和陈平安有关系。
中坚一代,可以分胜负,也可以分生死,一切看交手双方的意思,但是宝瓶洲谁不知道,两派之人一旦在山门外碰头,都有可能直接打得你死我活,到了这场涉及山门荣辱的关键时刻,以正阳山和风雷园的脾气,多半是要分出生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