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霞问道:“刘太守,敢问灵犀派的仙师,何时能够赶来胭脂郡?大概会有几人赶来?”
老神仙再次运用神通,眯眼竭力望向城隍阁那边,由于隔着太远,具体景象,看得模糊不清。若是米老魔在场就好了,他会一点掌观山河的皮毛,这么一段距离而已,应该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书生本就细若蚊蝇的嗓音,到最后几乎连他自己都悄不可闻,他的眼眸逐渐变得浑浊不堪,再然后又瞬间变得炯炯有神,如神灵附体,整个人从内而外,气势迥异,再不是那个满身穷酸气得寒士,更像是一位微服私访的……帝王。
之后赵鎏在古宅住下,传讯给小镇上的神诰宗弟子,然后一行人又多住了一天。
刘太守有些尴尬,轻声道:“不用感恩,若是能够体谅一二,本官就很欣慰了。”
郡守大人笑了笑,“万幸灵犀派山门之中,有一头千年高龄的彩鸾,它曾是灵犀派开山老祖的坐骑,老祖仙逝后,彩鸾未曾离开山头,历代掌门都可以请它做些事情,彩鸾背上能够承载五六位仙师乘风而来,若是飞剑传讯没有意外,相信灵犀派大概在明日正午时分,驾临郡城上空。”
马将军拱手抱拳,感激道:“若非黄老最早发现蛛丝马迹,赶紧告知我们,这次郡城百姓定要遭了大难。黄老还愿意以身涉险,仗义出手,我马某人是个糙人,说不来漂亮话,但绝对铭记在心!”
除了不合世俗规矩的华美道袍,包袱中还有一支金色簪子,缓缓飘向书生头顶,自己别在发髻上。
书生瞪眼道:“啥?金丹境是个屁?你信不信老子喝完了茶汤,憋出一个屁,就把你放了?以后咱俩各走各的?”
老神仙双手负后,淡然笑道:“天底下哪条江河不是泥沙俱下?马将军不用太过怨怼,既然世事皆如此,先做好自己就行了。”
然后包袱一闪而逝,显然是没入方寸物了。
“狗屁的仙人!藏头藏尾,丧家之犬,连我给人一拳撂倒在地上,都不敢冒头,就你还是啥玉璞之上的仙人,老子还是那啥金丹仙人呢!听说人家金丹神仙,那才是真正的神仙好不好,每天没事情就在天上飞来飞去,偶尔落地喝个酒儿,帝王将相见着了,都要恭恭敬敬。”
胭脂郡东门有城楼高耸,两层,三重檐歇山式,有龙盘虎踞之势。
徐远霞问道:“那座垂铜塔,作用可是如同边关烽燧,能够向附近的山上仙家传递讯号?”
说到这里,刘太守轻轻咳嗽一声,老幕僚便不再继续说下去。
赵鎏心情复杂地带队北归,只是刚走出几十里山路,赵鎏就发现胭脂郡那边不对劲,但是这位神诰宗的老仙师沉默不语,只是赶路。
当天晚上,众人露宿山巅,那位三境剑修的年轻弟子找到站在崖畔的老道人,轻声问道:“师父,胭脂郡城那边明显有妖气弥漫,声势不小,敢在郡城内如此明目张胆,肯定不是寻常妖魔,咱们要不要赶过去看看?”
之后老道人回到小镇,犹豫了半天,决定独自去往古宅,与沦为伥鬼的杨晃修缮关系。
到时候他赵鎏怎么办?
老人转过头,轻声道:“熙平啊,需知世间好事,切忌过犹不及啊。一旦你我师徒选择飞剑传讯,事后宗门派人来到彩衣国,仔细查验此事,时间一对比,我们畏缩不前,很容易就会暴露。这些话呢,只因为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为师才愿意跟你掏心掏肺,记得不传六耳。”
不过这种美事,老神仙也就只是想一想,图个乐呵而已。
在郡守府出谋划策多年的幕僚老人,便代替刘太守,站在桌旁,一处一处指点过去,“东北城隍阁,城正北的绣巷,南边的马头桥,西边的垂铜塔,中间地带的赵府,目前发现的这六处地方,都有古怪,城隍阁已经紧急关闭,潜入其中的两位仙师,至今尚未出来。绣巷暴毙六人,当地百姓三十二户人家,全部都已经迁出。马头桥下边出现食人的水妖,不知现在是否沿着河水流窜到城内别处,相当棘手。原本用来跟山上仙家示警的垂铜塔,如今已经倒塌,看守宝塔的老人也暴毙,至于赵府上下疯了十数人,莫名其妙就发作,好似瘟疫一般,就连进去查看情况的衙役,都疯了两个,以至于我们……”
赵鎏呵呵笑道:“连你都看出了那边的妖气冲天,师父又不是眼瞎。”
一次最普通的飞剑传讯,竟然开口要价十万两白银,真当自己不知道山上驿站的行情?
大势已成,大局已定!
年轻剑修点了点头。
老道人独自一人坐在崖畔,吐纳炼气,沉默许久,突然小声自嘲道:“大道无望,就只能抖搂这些小机灵。哈哈,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可是神诰宗和观湖书院,还有几大仙家山门的动向,他们早已摸得一清二楚,绝无可能有什么十境练气士横空出世,更何况跻身元婴境的大佬,从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说句难听的,便是真见着了这边的光景,只要不是出身名门正派、而且一身正气的祖师爷,愿不愿意掺和都还两说。
赵鎏回头看了眼远处篝火旁,三名神诰宗弟子都在盘腿而睡,其中年纪最小的那个,昏睡之时,呼吸吐纳之间,隐约有丝丝缕缕的雾气垂挂于耳鼻,反观更早进入宗门的姐弟二人,气象就远远不如了。老人皱眉低声道:“这个事情,还得跟那小屁孩通通气,这孩子感应敏锐,别看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咱们骗得过那对姐弟,唯独骗不过他。如果不说清楚,给他回到宗门说漏了嘴,还是一桩祸事。”
然后老道人摊开手掌,伸向年轻剑修,“拿出来吧。”
赵鎏离开的时候,知道杨晃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做样子罢了,心中对自己只会愈发瞧不起,杨晃更多还是宁骂君子、不惹小人的聪明人想法。不过赵鎏也算不枉此行,两人关系能够这样就很知足,朋友远远算不得,这辈子都别奢望,但是已经不会成为敌人,以后经营得好,多些心思,来这座胭脂郡跑动跑动,甚至有机会成为面子上过得去的点头之交。
道号崇妙的老道人放下茶杯,笑道:“事关重大,刘大人所作所为,极有魄力,是为了郡城十数万黎民百姓考虑,相信赵府事后,只要稍微有点良知,都会感恩刘大人今日的决定。”
马将军以拳重锤胸口铠甲,然后伸出大拇指,由衷佩服道:“黄老,就凭这句话,你就真是在修道!”
一旦杨晃夫妇借此机会,既有傅师叔帮他们一锤定音,不用担心被神诰宗秋后算账,如今还保住了古宅阵法不说,更有望境界攀升,说不定以杨晃的卓越资质,树魅女鬼不再是他的累赘之后,哪天就一跃成为中五境的散修,他完全可以预见将来的一步步景象,比如杨晃的性情并不迂腐,早年在神诰宗就人缘极好,且是彩衣国本土人氏,稍加运作,说不得杨晃或者他妻子,就能够顺势成为朝廷敕封的正统山神,如果是后者,那可就吓人了,夫妻二人,都是洞府境的存在,谁不巴结,极有可能神诰宗都会顺水推舟,给予善意!
老道人嗯了一声,拍了拍年轻剑修的肩膀,“有心了。”
除非是一位十境的陆地神仙从天而降,突然扬言要保下这座胭脂郡城,他们才有可能收手。
劝了半天,杨晃就是不听,赵鎏在酒桌上什么话都不说,都受着。
年轻人仔细咀嚼了师父的言语滋味,试探性问道:“那咱们飞剑传讯给宗门?就说需要增援。”
所以说城隍阁的些许波澜,影响不到一条大江大河的最终流向。
到时候给人磕头认错都没用,还不如现在就放低姿态,主动示好。
年轻剑修一瞬间脸色铁青,只是迅速挤出笑容,没有藏藏掖掖,更没有半点不情不愿的神色,很快就将一枚最大的金色碎片递给老道人。
和和气气,融融恰恰。
“骂人不揭短啊,私生子咋了……再有爹生没娘养,也好过你一个老变态,一大把岁数了,还死活要带上那件粉色道袍,啧啧啧,真是没羞没臊,你咋不求我帮你买几盒胭脂水粉……你大爷……又来……”
书生摊开双手,仰起头望向天空,笑容陶醉,粉色道袍竟然给人一种活物的雀跃之感,哗啦一下骤然铺开,来到书生身后,如有婢女服侍,根本无需书生动手,道袍就那么穿在了他身上。
本就相貌英俊的书生柳赤诚,穿上这件道袍之后,确实玉树临风。
风流倜傥的书生大步前行,脚步凌空,逍遥御风,步步登天,直入云霄,大声吟唱道:“冢中一千年,世上也千年。”
脚下的大地之上,开满了异乡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