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1.第241章 泥菩萨有火气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泥菩萨有火气

观瀑有所感悟的陈平安,最终还是没有拔出槐木剑,劈出齐先生在古寺对峙粉袍大妖的那一剑。

陈平安自言自语道:“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觉得出了剑,就肯定是错的?难道说练拳跟练剑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个能够勤能补拙,一个就只讲天赋资质?”

陈平安当下还不知道,这不是他悟性太差,更不是没有练剑的天赋,而是他所看到的剑,无论是持剑之人,还是他们的剑术神通,对于武夫三境的陈平安来说,实在太高太远。

但问题在于陈平安的眼力很不错,看得清楚许多寻常武夫看不到的地方,这就更给陈平安带来一种无形的负担,每当他想要递出一剑的时候,习惯了追求尽善尽美的陈平安,就会觉得鞘中长剑,重达千钧万斤。

陈平安这一路所见所闻,无论是跻身陆地剑仙的风雪庙魏晋,人未至剑来到,一剑劈开嫁衣女鬼的地界天幕,还是之后墨家豪侠许弱的长剑出鞘些许,借助观想而得的一条山脉,来抵御魏晋的出剑,或是最后齐静春那随手一剑,轻松写意,便斩开白帝城道统传承的混元金光阵。

这跟宁姚在泥瓶巷祖宅,她走几次撼山拳谱的基础走桩,陈平安勉强就能跟上宁姚的动作,甚至琢磨出几分拳道真意,大不相同。因为崔姓老人在翻阅过拳谱后,早已盖棺定论,撼山拳的拳架其实很粗劣,不值一提,所以谁都可以模仿,就像胭脂郡的赵树下,偷看陈平安走桩后,也可以淬炼体魄,强身健体。

但是撼山拳最可贵的地方,是“我辈武夫”的那一口气,所以撼山拳属于入门易,把拳法练高练透,难。

有多难?

就说那撼山拳的宗旨,是“习我拳者,迎敌道祖,可败不可退”,崔瀺的爷爷,重返十境巅峰的顶尖武夫,遇上陆沉,可曾出拳?没有,不管老人有什么顾虑和理由,若是只看结果,老人到底还是没有递出那一拳,以此可见,撼山谱推崇的拳法精髓,后辈习拳之人,想要完全掌握,形容为难如登天都不夸张。

奇了怪哉!

名动梳水国的刀法宗师王毅然沉声道:“小兄弟,切磋可以,无论胜负,我都不会插手,但是我希望不要打生打死,点到为止就好了,如何?”

陈平安皱了皱眉,拱手抱拳,转身就走,不打算理会这个出身梳水国江湖豪门的年轻女子。

相传这对爷孙之间,关系并不太好,尤其是老剑圣对那位绵里藏针的孙媳妇,更是不喜欢。

剑水山庄的观瀑道路,是一条断头路,终点就在这座水榭,对方那些人拥簇在小路上,几乎没有空隙,陈平安就只好暂时待在水榭,想着等他们进了水榭,再找机会离开。为首三人和女子们先后拾阶而上,那些扈从则各自占据一方,守在水榭外,对于水榭内背负剑匣的陈平安,大多只是瞥过一眼就不再上心。

陈平安愣了愣,因为妇人所说的梳水国官话,他完全听不懂。

陈平安此刻看着那条飞泻而下的巨大瀑布,想知道如果竹楼老人递出一拳,是否能够打得瀑布激荡上扬,大水退转?

一位约莫十七八岁的女子,身高不输男子,脸色冷若冰霜,腰间悬挂有一柄刀鞘精美、裹缠金丝的长刀,只是挎刀的姿势很稀奇少见,属于反向悬挂,这一点跟那位中年汉子,如出一辙。

女子手中那把名刀的出鞘瞬间。

挎刀女子望向水榭外小路上的少年,扯了扯嘴角,“爹,我心里有数。”

女子勃然大怒,冷若冰霜的神色愈发寒意森森,但是眼前之人,终究是她爹,更是亲手传授她武道刀法的师父,亦父亦师,何况在这么多外人面前,从小耳濡目染江湖人事的挎刀女子,哪怕再不甘心情愿,仍是冷哼一声,不再继续出口伤人,转身走向水榭长椅,一屁股坐下,扭头望向那条瀑布,心烦意燥。

“阿良,练剑好难啊。”

梳水国最近十年最锋芒毕露的年轻高手,可不就是坐在自己身边的这位少庄主?年纪轻轻就跻身武道四境,早早为自己赢得了小剑仙的美誉。宋凤山每次出剑之前,不管是被人挑战还是主动找人试剑,必然会焚香沐浴更衣,换上一袭从未穿过的崭新衣衫,而且出剑之后,剑下绝不留活口。

佩刀汉子大大方方道:“小兄弟,只管坐着便是,该喝酒喝酒,该赏景赏景,不用拘束,若说先来后到,是我们叨扰了小兄弟的闲情雅致才是。当然,如果等会儿嫌弃咱们说话吵闹,小兄弟再走不迟。”

气质更像是一位豪阀世族子弟的为首公子,见到陈平安后,视线微微停留,似乎在等待陈平安的主动开口,只是陈平安与其视线交汇后,显得有些木讷,公子哥微微一笑,点头致意,实则内心有些奇怪,进入山庄的江湖各路豪杰,竟然还有不认得自己的人物?

陈平安这才点头还礼。

少女心中偷着乐,心想这个一身穷酸气的少年,该不会是个初出茅庐的江湖雏鸟吧?难不成是胆大包天偷溜进剑水山庄的小蟊贼,所以根本不敢逗留?哈哈,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好玩了。

一位年纪最小的少女瞪大眼睛,觉得这个陌生少年真是好差的眼光,好大的架子。难道他当真不知道水榭内的那位东道主,正是剑水山庄的少庄主宋凤山?梳水国江湖上第一流的小剑仙唉,传言梳水国一位公主都仰慕得差点私奔了,哪怕客人不认得主人,可梳水国胆敢如此反向挎刀的大人物,也认不得吗?抱拳相送的那位汉子,别看如此平易近人,半点不像江湖大佬,其实是与剑水山庄齐名的横刀山庄现任庄主,是梳水国首屈一指的刀法大宗师,大名鼎鼎,曾经闯荡过十数国江湖,何等的威名赫赫,就连老剑圣宋雨烧都亲口称赞过此人的刀法,只差丝毫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武道之境。

只是陈平安很快就跳下了栏杆,坐在水榭长椅上,喝起了酒,就像是一个慕名观景的山庄游客。

但是埋怨归埋怨,汉子对于自己独女的武道天赋,向来引以为傲,毫不遮掩自己的期许,直接扬言以后女儿绝不会外嫁,横刀山庄只会入赘,因为他女儿注定是要继任庄主。挎刀汉子不愿意仗势欺人,站起身,就要劝说女儿不要再挑衅那个外乡少年,练武之人,应当以武德为首,武功高低是其次。但是汉子也知道,这些江湖老话,不单是自己女儿不太听得进去,其实如今江湖上的年轻一辈天才们,谁不是左耳进右耳出,满脸不耐烦,在老辈背后嗤之以鼻?

再往后,是一群扈从随侍,多是双目精光、气势凌人的青壮男子,其中一人背负一张牛角硬弓,最为瞩目。

那位俊逸公子哥微微一笑。

陈平安面无表情地转过身,系紧了绑缚背后剑匣的细绳,“你要切磋,那就切磋。”

但是陈平安接下来一句话,让水榭内外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心起悚然,“口头的生死状,算不算数?”

这也是梳水国江湖愿意对一个晚辈俯首称臣的关键所在。

陈平安有些意动。

陈平安点了点头,转身前行。心中对于这位年轻女子的观感差到了极点,因为她让陈平安想起了朱河朱鹿父女,也是这般场景,父辈分明都是通情达理、豪爽待人的好人,教出来的女儿,为何偏偏如此蛮横自我?

一般人也就只好坐在原地了,可陈平安抱拳告辞道:“我到这里已经半天了,看过了瀑布,这就要原路返回。”

陈平安望向道路那边,片刻之后,很快就有衣着鲜亮的一行人缓缓走来,有人高声笑语,气概豪迈,有人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也有女子仪态雍容,笑颜如。为首三人,居中是一位面如冠玉的俊逸公子,腰间一侧悬挂玉佩,一侧悬挂了一把不常见的短剑,器宇轩昂。他左手边是一位佩刀汉子,龙骧虎步,顾盼自雄。右边是一位头戴方巾、手持折扇的年轻书生。

切磋双方。

陈平安怔怔出神,挠挠头,喝了口闷酒,有些无奈。他站在水榭栏杆上,环顾四周,最后视线依旧凝聚在瀑布上,虽然出剑的念头已经没有,但是记起那位帮助自己打熬三境体魄的光脚老人,提及云蒸大泽式的拳架,就坦言此拳第一次现世,就打得天地间的雨幕倒退天上。

汉子向陈平安歉意道:“小兄弟,我王毅然替女儿跟你道个歉。”

挎刀汉子有些无可奈何,自家闺女这打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臭脾气,真是害人不浅。

显而易见,王毅然还是更看好自己女儿。只不过作为父辈,大道理还是要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