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分道
返回的路上,陈平安的情绪已经恢复如常,那条白骨裸露的胳膊,血肉正在缓慢生长,其中一条条经脉如草藤缓缓蔓延,十分玄妙,陈平安看得仔细,好似一位夫子在做学问,却把陆台结结实实给恶心到了,心想陆氏家族也豢养有一些秘不示人的武道宗师,但四五境的时候,肯定没陈平安这份定力。
陈平安一边走一边看,忍着痛,津津有味,随着亲眼见证那些经脉的生长,对于运气一事,大受裨益,一些原本想不明白的症结,茅塞顿开。临近飞鹰堡,陈平安只好收起胳膊,免得被飞鹰堡老百姓当做魔道中人,有法袍金醴傍身,可以将这幅凄惨场景藏在袖中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陈平安手臂白骨生肉的进程。
飞剑麦芒之前已经捎回了那顶五岳冠,陆台掂量了一番,说这是件年头久远的法宝,品相极高,上边五岳真形图的绘制,无论是技法还是形制,都显示这顶五岳冠来自中土神洲,极有可能是后世流落到桐叶洲,明珠蒙尘,说不定最早会是中土某位著名山岳正神的本命物。
陈平安对这些还算感兴趣,当是丰富自己的见识,至于陆台是否会独吞五岳冠,或是故意贬低了五岳冠的价值,陈平安则是想也没想,因为打心底觉得陆台不是那种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世道复杂,人心难测,故而可以有,但不可以过。
两人并未径直去往飞鹰堡主楼,先悄悄回到了校武场,收起了那把窦紫芝从扶乩宗重金购买的法剑“痴心”,汲取了一位龙门境巅峰修士的心血、灵气后,长剑的剑身愈发清亮如雪,纹路如一泓秋水幽幽流转,愈发灵动活络,光彩湛然,便是眼高于顶的陆台,都忍不住再次取剑打量一遍,啧啧称奇,说那老魔头言语之间,真真假假,但是关于境界一事,应该属实,跌境之前的生前巅峰,多半果真摸着了元婴境的门槛,这种层次的金丹修士,在中土神洲也算不错了,可以挺直腰杆登山。
因此这把痴心,或者“吃心”更为准确的法剑,算是获得了一桩天大机缘。
以至于陆台奉劝陈平安,别将痴心售卖出去,以后遇见了邪道修士或是妖魔阴物,大可以一剑穿心过,既能为自己积攒阴德,又可以提高佩剑的品相,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眼见着陈平安有些犹豫,陆台破天荒训斥起了陈平安,道:“修道之人可以不讲善恶,那是屁话混账话,可是世间器物法宝,哪来的正邪之分,以邪器行正事,有何不妥?”
陆台越说越气,恨不得伸出手指,指着陈平安的鼻子骂,“你都能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白骨生肉,为何这点心坎都过不去?陈平安!你要还是这种死脑筋的性子,长生桥不修也罢,劝你一门心思当纯粹武夫好了,别奢望什么大剑仙,就你这种心性,就算以后有了长生桥,成了练气士,那么你在破开上五境瓶颈前的心魔,说不定就要比天还要大了!你知不知道,世上每一个跻身元婴境的练气士,与天地争胜的雄心壮志,术法神通和毅力韧性,都已经很了不起,但是为何上五境如此艰辛,就在于关键在这一道关隘,凶险之处,不在世人误以为的天劫之流,那些只是表面的,真正的死敌,是自身的本心,你道心有多高,心性有多坚,你心魔法相之高,就可以高达百丈千丈,并且如上古神灵金身,坚不可摧,你还怎么破开……”
陈平安笑着点头,摊上陆台这种狗大户,他陈平安才不会心软。
之后一旬时间,陈平安每天日常就是走桩、练剑和睡觉,已经不再去看那堵墙壁,毕竟相逢离别都短暂,哪怕是生死大事,终究还是会慢慢释怀,就像市井酒肆的一杯酒,滋味再好,难道还能让人醉上数日不成?
于是就那么干干脆脆地分别了,一个留在异乡的飞鹰堡,一个背剑往北而行。
山居道人的怀疑和庆幸,以及大战之后的心神憔悴。
离别在即。
当陆台最后一次带来那条缚妖索,陈平安也已经修养得差不多。
陈平安得了好处,才开始得了便宜还卖乖,笑道:“会不会太珍贵了一点?”
“桓淑谢过陆公子,谢过陈仙师,大小女子实在不知如何言语,才能表达心中感激之情……”
抹了抹嘴,将“姜壶”还给陈平安,“该添酒了,回头我让飞鹰堡给你加满。”
桓常桓淑并未发现,爹娘不在厅堂不说,当他们问起此事,所有人的眼神都有些游移不定。
他越发好奇传授陈平安拳法之人。
因而民间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被大多数人认为多为讹传。其实不得其法,只需要找到躲藏在榆钱里的金黄精魅,先将其浸泡于酒瓮中,醺醉后取出生吃,每年可额外增加铜钱收入。殷实之家,开春时分,为了讨个彩头,都会开设“榆钱宴”,以求新年财源广进。
离开飞鹰堡的途中,在街上与一位中年男子擦肩而过,明明记不得以前见过他,可是却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陆台突然无奈道:“为什么都喜欢喝酒呢?酒有什么好的。”
陈平安虽然接过手了榆钱袋子,可还是说道:“先说清楚,不然就还你。”
一时间,厅堂所有活下来的人,倍感恍若隔世。
如果陈平安真做了,陆台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笑话他一句傻了吧唧。
以及年轻道士的心念。
陈平安突然说道:“外边来人了。”
阴阳家子弟,剖人心看人心,本就是最拿手的本事。
桓常经此大难,试图改弦易辙,想要奋发图强,由武道转入修行,
这种有望细水长流的钱财收入,最让陈平安喜欢。
陈平安呵呵笑着,还是一巴掌。
堡主桓阳早已不在这座名称奇异的“上阳台”。
陆台离去之前,说他可能真的要在这里长久住下了,短时间内不会返回中土神洲。
偶尔陈平安就会坐在院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巷弄尽头的那堵墙壁,想着那些身世可怜的鬼孩子,想着它们在这一世最后露出的笑脸。
陆台嘴角微翘,早已将一切尽收眼底。
陆台笑容灿烂,“所以你可能还需要在飞鹰堡待上一段时间,不会太久就是了,刚好在这边养好了伤,再去寻找那座道观。”
他之前怂恿陈平安悬挂长剑痴心和狭刀停雪,一定会很有江湖气概,可惜陈平安没上当,说我又不是开兵器铺子的。
这一次陆台忙里偷闲,没有着急离去,在院中给自己煮了一壶茶水,顺便给陈平安提了一下这把狭刀的渊源,当年太平山那位元婴地仙,为了镇压此地过于阴森的风水,馈赠了飞鹰堡的樵夫老祖一把佩刀,名为停雪。后世飞鹰堡子孙,就没有谁有修道资质,代代相传,一直只能当做摆设,暴殄天物。
陈平安清楚这把狭刀的珍贵,多半是那位太平山陆地神仙的心爱之物,陆台略作思量,便也不当那散财童子,将这把狭刀折价算为二十颗谷雨钱,然后他丢给陈平安一袋子谷雨钱,正好是剩余的二十枚。
陈平安震惊道:“这么多谷雨钱?!”
陆台甚至没有送行,只是站在那座上阳台,远远目送一袭白袍的陈平安缓缓离去。
人生的点点滴滴,到底不是书本上的文字。
一行四人小心翼翼步入校武场,正是老道人和徒弟黄尚,以及桓常桓淑兄妹,他们之所以没有去往主楼,还是邋遢老人的主意,在北方山林高处,无意间见到了陈平安和陆台重返飞鹰堡的身影,老人就决定来此汇合,先问清楚那位魔头的动向,两拨人再一起去往主楼,显然更加稳妥。
走出大门,走在大道上,陈平安忍不住回望了一眼飞鹰堡,却不是看那陆台,而是想起一事,觉得有些奇怪,最终摇摇头,不再多想。
陆台懒得计较这些别人家里的一地鸡毛,只是带着陈平安走向顶楼露台。
这种好事,陈平安当然不会拒绝。
陈平安想了想,“我是宝瓶洲大骊人氏。”
“先前跟马万法和窦紫芝一战,加上今天这场死战,咱俩运气真不错,赚了不少,搁在以前,我一个人都未必有这样的收获,要知道我在家族里头,可是有个‘捡宝大仙’的称号。”
只是心中这个念头,已经生根发芽,挥之不去,反而愈演愈烈,如熊熊大火,灼烧得他心头发烫,眼眶通红。
陆台始终眺望远方,微笑道:“山上的神仙钱嘛,我还是有一些的,中土神洲的寻常元婴地仙,都不敢跟我比家底。”
黄尚看了眼师父的背影,这个修道坎坷的年轻道士默默低下头,有些愧疚,觉得自己忘恩负义,比那些妖魔外道还不如。
喝了酒,就敢想不敢想的,敢说不敢说的,敢做不敢做的。
陈平安笑了笑,没来由想起那位被誉为“福缘深厚,冠绝一洲”的神诰宗女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