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烧地
农闲庄庄丁全都撒出去,为王府属官仆从带路,深入两县各个乡村,宣传王府新的赋税政策。
并借此机会摸清楚各个乡村的具体情况,土地几何,人口几何,收成几何?
可有大族盘踞当地,雄霸一方?
若有豪强大族称霸地方,先摸清楚情况,待将来王府站稳脚跟后,便要采取措施,强行将豪强大族分家,迁移。以防势大难制。
农闲庄这边,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集合起来,开了个大会。
“……如今咱们这地已经是定王府封地,不再归朝廷管辖。以后赋税,也都交给王府。王府发了布告,大家都听说了吧。缴纳赋税,不仅可以是稻麦,也可以是大豆,银钱。去年种大豆的人,能否举起手来让乡亲们都看一眼。”
夏老汉带头举手。
他如今是农闲庄的脑残粉,别看他一脸老实巴交的样子,心里头别提多激动。
农闲庄的东家,今儿是要搞大动作啊!
他举了手,其他种植大豆的农户也都跟着纷纷举起手。
吴庄头一手拿着铁皮喇叭,嘴巴里喊着,“你们告诉乡亲们,去年种大豆赚不赚钱?亩产是不是要比麦子更高?”
“是是要比麦子产量高一些,关键是省水。”
被骟过的猪,容易长膘,且膻味没那么重。此法早有,只是很多地方都没推广开。
“竟然有人怀疑我们东家的诚信,真是岂有此理。”吴庄头撸起袖子,“大家伙说说,这些年我们庄子可曾拖欠更过一文钱货款?可曾拖欠过谁的工钱?一个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们要是真不乐意,我们不勉强。都散了都散了。”
吴庄头今儿充当培训师,首席传销老师,非得将这帮乡亲忽悠得一愣一愣。
就算是在后世,八九十年代的广大农村,十户人家也有六七户都是茅草房。
“都愿意种,是不是?”
“对!”
夏老汉再次主动承担起托的责任。
后续,小猪仔们满地疯跑。都知道马上要做太监,猪生没了追求,要来一场最后的疯狂。
但是如果家里养了猪,一头猪一天拉多少猪粪,顶多少个人?养过猪的都知道。猪粪在茅坑里面发酵半年一年,用来浇地,就是上等的肥料,肥地。比什么牛粪狗粪都好使。
刀匠没理会大家的起哄,骟猪就得眼明手快,小猪仔少受罪。哪能慢一点,这又不是凌迟还要三天三夜一片片切割。
富农家的房子,无非就是墙壁更结实整齐,房顶一年翻修一次或是两年一翻新。
几十头猪,也不了多少时间。
只见刀匠手起刀落,咦,还没看清楚就完事了。
“过来排好队,一个个登记领取种子。先说好了,种子赊给你们,待到秋收如数奉还。要是谁领了种子却不种豆,而是自个吃了,那不好意思,连本带利,两倍利息。谁要是存了不还的心思,我劝他趁早打消,我们庄子的庄丁可不是吃素的。庄丁收拾不了你们,王府亲兵总能收拾你们。”
当吴庄头将骟猪的好处一说,乡人们全都一副震惊的模样。
“没柴烧诶!”
就是……
拿了种子,都得签字画押。
吴庄头不忘提醒众人,“都别急着走,一会让你们看看稀奇。”
众乡亲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小猪仔被控制了行动,一边用力挣扎,一边嗷嗷叫唤。那动静,等闲人都压不住。
自从开始骟猪后,就彻底改了行,这行挺好的,收入也不错。
夏老汉摇头,“庄头这么一说,好像真没有。反正味道很淡,比我们自家养的猪好吃。”
“大家不妨试一试,带两头骟过的猪仔回去养着,待到年底就知道了。若是担心猪仔养大了不好卖,大可以卖给我们农闲庄。你们都知道,我们农闲庄一年四季都在出货腊味卤味,需要大量的肥猪。”
夏老汉点头,的确有股很浓郁的腥臊味,这也是很多人嫌弃猪肉的原因之一。
“真的吗?”
吴庄头先将丑话说在前头,以防将来翻脸被乡亲们指责为富不仁。
人群吵闹起来,大家自顾自说话。
“什么稀奇?”
“别骗人就成。”
“东家一心一意替你们着想,希望大家伙能多几个收入。你们呢,一个个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早知道如此,我就该劝着东家别搭理你们,有钱了买田买地,雇人自个种。至于你们,让你们穷死去。“
任何年代,任何一个村落,都有偷奸耍滑之辈,整日里想着捡便宜钻空子,一说到劳作就这不舒服哪不舒服。俗称懒驴屎尿多。
“种子好!”
嘿!
吴庄头不乐意了,这话忒难听。
“又没让你们全烧。只要能将田地烧一遍,杀死虫卵就行了。”
反正,只要刘珩没有当面亮明身份,乡亲们就不认为他是王爷。
青砖小瓦房,那是地主家才有的。
吴庄头得意一笑,“之所以我们庄子养的猪没有腥臊味,就是因为小猪仔的时候就骟了。”
“稻草麦秆好烧,还要用来翻新房顶。都烧了,房顶不翻新,一到下雨天就漏雨。”
“我记得过年得时候,你家大柱带了几块猪肉回去,那是我们庄子上养的猪,可有腥臊味?”
“见过骟猪吗?一会有刀匠骟猪,大家都长长见识。”
看完一场热闹,人群并没有散去。
嗡嗡嗡……
“吴庄头可别骗人。”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是!”
“自然有讲究。农闲庄的猪圈,王爷若是有兴趣不妨去看看,别的不敢说,干净卫生是做到的。王爷有空也可以到农户家看看农家猪圈是什么样子,两边一对比,自有结论。”
“王爷怎么可能住在乡下地方。要住也是住在城里面。”
“说的是,先去看看骟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