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吓死人(二更)
三天后,塌方的矿洞终于打通了一部分。
人死了!
许得功的尸体就埋在矿坑里,身上还压着两具兵卒的尸体。
刘珩走进矿洞,“把人翻过来。”
要说这矿洞的味道自然是不好闻的,加上这么多尸体,那味道更加难以言语。
“的确是许得功。将尸体抬出去,好生处置。此事还得给朝廷一个交代。”
其实,以许得功五品的官职,若是平常死了便死了,只要有理由说得过去,朝廷基本上不过问。
但……
他偏偏是许淑妃的亲叔叔,奉了皇命前来监督矿场。
矿场是定王的地盘,如今人死了,定王刘珩总得给朝廷给皇帝一个交代。
这一切全都是元康帝的锅。
他起身,去了隔壁厢房,章先生正在和叶慈对弈。
定王刘珩干什么吃的,如此胆大包天,一次弄死两,太疯狂了吧。
“将活下来的矿工分别关押审问,务必找到许承业的尸体。”
各个衙门在矿场都有人,不过这些人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双河镇,塌方发生的时候都不在现场。但,确实发生了塌方,许家叔侄确实是死于塌方。
章先生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虽然,此举并不能消灭许家的怒火,但刘珩并不在意。
不过,听王爷的口气,貌似此事有转圜余地。
刘珩点点头,他认可这个说法。
刘珩赞许地点点头,“许家叔侄咎由自取,逼迫矿工过甚,死了便死了。奈何,这二人偏偏是许淑妃的娘家人,奉命来矿场为淑妃娘娘揽财。
叶慈哈哈一笑,“我就随口说说,肯定不会当真。”
他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把分内事办得漂漂亮亮,让人挑不出错来。剩下的,无非就是官面上的文章,弹劾也好,申斥也罢,都不能拿许家叔侄的尸体做文章,少了些许麻烦。
徐久治带着县衙的仵作,刑狱师爷,这些人处理死亡案件都是经年的老手,知道要如何操作确保外人查不出任何名堂。
“还没有。应该是在更深的地方。”
“许承业的尸体找到了吗?”
“矿场出事,许家叔侄意外身亡,本王难辞其咎,朝廷和宫里必有申斥。尔等身为王府官员,若是捅破了天,届时尔等性命恐怕难保。本王最多就是被申斥一顿,不损皮毛,你们,哼,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陛下的怒火,能不能承受淑妃娘娘的枕头风?”
叔侄二人的尸体,正在运回京城。
章先生吹胡子瞪眼,嫌弃叶慈乱下棋,一点章法都没有。
既然要给朝廷给皇帝甚至是给许家一个交代,总要有个完整的尸体,入土为安。
记住,这个说法是给朝廷的交代,必须糊住朝廷的脸面。另外,本王会亲自写一封奏本走少府的途径上报父皇,解释事件内情。”
有了儿子就有了底气。
如果操作得当,说不定还能杀一杀淑妃娘娘的威风。如果这一胎她生了个闺女,那么再想恢复之前的盛宠,恐怕有点困难。但,如果她这一胎生了个儿子,王爷需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可以说,这些年,没有哪个嫔妃怀孕生子,受到如此的重视。
可想而知,元康帝对于立储一事含糊的立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
老夫的想法是将账本送上去。实账,虚账,让陛下看看许家叔侄短短时间究竟贪墨了多少钱粮。尽管有淑妃娘娘的撑腰,然而,官逼民反,许家叔侄死得其所,咎由自取。这一点必须给坐实了。
众人都是一脸惨白。
众人连连摇头。
果然不出所料,塌方发生的时候,矿洞里面的老矿工们,有人逃过一劫,并等来的救援。
别开玩笑了,谁想尝金吾卫的手段啊,还没活够。
“王爷要对陛下坦诚事实?”徐久治一哆嗦。
所以,矿场上下,封地内外,必须统一口径。塌方,只能是塌方,矿工暴动一事半个字都不能提。大家都想想吧,如何自圆其说,让许家叔侄在塌方的时候同时出现在矿洞内。
刘珩琢磨了一下,“父皇要脸面,塌方死人,此事说大爷大,说小也小。只要本王将面子糊弄住,父皇应该不会大动肝火。
叶慈话音一落,随手落下一个黑子。
见他进来,章先生率先问道:“事情都处理好了?”
“总而言之,大家都打起精神来,这一回也算是王爷就藩后第一个实实在在地危机。”
对外,许家叔侄只能是死于塌方。
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