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119.生如蜉蝣,朝生暮死  大隋说书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开始听,她其实是以为红缨是要替自己和这位守初道长解除误会冰释前嫌。

“唉……”

“只是想说,平日里,或许此家主人取母鸡下卵,不会考虑其是否是骨肉分离,把狗仔送人也无需考虑爹娘感受。可用母鸡与狗仔的角度来看,在这家里衣食无忧,一不用怕被群狼环伺,成为血食。二不会流离失所流浪食粪。双方各有取舍,便是如此。而这些……我其实也分不清谁对谁错,只是希望道长莫要觉得我家小姐是个薄情寡义的性子。而小姐对道长亦是敬重有加,绝非视若猪狗。”

李臻不言,红缨继续说道:

“我知道,道长可能觉得我有些言过其实。但道长又可知,这飞马城中之人也并非原住民。飞马三宗在此立城后,第一批流民,根据记载,便是携带了一批秋冬之时自己割的草料献礼,希望能得到三宗庇护,远离战乱。故而在此地定居。

孙静禅看着眼前的一行字同样若有所思。

而听着红缨的解释,她其实也在想自己……

而李臻在沉默了片刻后,忽然叹了口气……

“……”

因为想不通。

诚然,在道长……乃至有时候在我眼中,三宗之人确实不把百姓性命当一回事。青楼妓子,酒肆伙计……对于三宗之人而言,不过路边草,高兴了,浇浇水,松松土,呵护一番。

小姐的性子便是如此。她不会在意天下之人的性命有多宝贵。可如果遇到不平之事,就例如那青楼魁要被少宗主惩以鞭刑,小姐遇到了亦不会无动于衷。

我看的出来,道长对少宗主也好,对我家小姐也罢,之所以不满,其实原因无非是慈悲为怀,以佑天下苍生周全为念,不喜他人冷漠薄凉。可道长却莫要忘了,道长心中这份使命,飞马宗已经履行了千年。

“……”

“正是如此。”

见李臻眼神有些奇怪,红缨摇了摇头:

只要动念,这福隆楼中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分毫。

所以,从一开始,这位守初道长与红缨、以及黄鹂的话便一字不落的收于耳中。

听的真真切切。

所以,不是飞马三宗离不开飞马城,而是飞马城离不开飞马三宗。飞马三宗对这城中一切掌有生杀大权,莫说三宗本家,连我这一个小小的侍女,这城中一切,我亦欲与欲求。他人纵然心生不满又能如何?

飞马城从不拒绝他人离开。受不了,走就是了。可是他们敢走么?”

红缨点头:

原来……飞马三宗在外人眼中竟然是这般模样么?

一番肺腑之言从红缨口中说出。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不是我的认知,而是天下的认知。道长博览群书,可曾听闻过有其他城池千年不倒?”

这其中的是非功过,在这千年之中,可是太难理清了。

也不是说想不通……

就这样,一点点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在那春秋乱世之中,有这么一座城池在一片水草丰美之地,无有战火,无有饥寒,只要努力便可衣足食饱。所以,有了第二批、第三批的流民……一代又一代的在这飞马城扎根了下来。”

可是却日复一日的过着同样的生活。

而这……

又何尝不像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

死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