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感谢的话此起彼伏,甚至还有很多人磕头唱福。
见无人回答,杨凡摸了摸男孩的头问道:“你知道匪寨在哪吗?”
也有真的想为民除害的英雄豪杰,比方说前日就有一个哑汉,两个乞丐带着哑汉到了匪寨范围,结果哑汉冲进去杀匪,不仅受伤而逃,有个乞丐也搭上了命。
小男孩小心翼翼的拉了拉杨凡的衣袖,指了指几块门板,胆怯道:“他肯定会带你去。”
陈不三苦涩一笑。
青莲躬身应是,倒退房间,不再打扰朱青山读书学习。
杨凡:“一则,我不喜欢送别人走,也不喜欢被人送,所以我才选择晚上离开;二则,我早去早回,也好多陪你几天。”
白皙的脸在黑暗的掩护下,远远看去仿若一张漂浮的鬼脸,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脸还始终是笑眯眯的。
“公子命人灭了王员外一家,就不怕杨公子以此推断出你的身份?”
朱青山却不觉得青莲的玩笑是玩笑,而是煞有介事的点点头。
“如果你们谁告诉我谢马坡山匪的确切位置,我就把这些食物给你们,事成之后还给你们一些碎银子。”
杨凡在唯一的一堆篝火旁坐下,取出背后的背包,拿出十几个包子馒头。
陈不三好奇道:“明早去不行吗?非得晚上干嘛?”
帐篷不高,需杨凡低身,可坐直身体确是有些富余的。里面位置如龙凤床一般大小,杨凡坐下倒也不会挤到主人。
若觉得乞丐的信息没有价值,想打听更有价值信息还有几处地方可以选择——江湖客栈、茶楼和怡红院。
众人表情害怕,神色迷茫。
正值三更半夜,城隍庙进来一个少年,他穿着夜行衣,脚踩在破碎的石板上,沉闷而且隐匿。
陈不三轻叹了一口气,看着新坟发着呆,是啊,送人真是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事。
朱青山研读着杨凡写给他的《数学》书,深陷其中。真可谓废寝忘食,难以自拔了。
小男孩摇摇头。
杨凡点点头。
青莲郑重点头。
朱青山轻笑道:“聪明人不会在乎别人的身份,那我为何要在意他知道我的身份?聪明人也不可能一直被隐瞒,我又为何要遮遮掩掩。知道便知道,大大方方,不知道便不知道,坦坦荡荡。”
杨凡叹息一声,不再多问。
杨凡转身离去,夕阳拉着他的影子,渐行渐远,孤独而修长。
“真有此事?”
陈不三:“我和你爷爷沾点亲点带故,还是战友,虽然不是兄弟,却亲似兄弟。”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目不斜视的看着他手上的食物,杨凡笑笑将一个包子递给了他,重复道:“告诉我谢马坡的位置,或者带我去,这些食物就是你们的,先说多得,多劳多得。”
江湖人都知道,可以打听到当地信息最全的的方法,是问当地乞丐;可以找到当地乞丐最多的地方,是破败的老屋、鬼屋和城隍庙。
只见小男孩指的方向,是坍塌的佛像加几块门板拼凑起来的简易帐篷。
青莲笑道:“照公子这样说,我应该也算是聪明人了。”
杨凡轻柔呼叫:“小哥!”
朱青山问道:“二弟可说过为何深夜离去?”
陈不三犹豫道:“那……你能陪我几天再走吗?”
大家画地为牢,自缚其罪。
忙给他把脉。
这少年便是杨凡。
杨凡失望的叹了口气。
杨凡见他是模样羸弱痛苦,觉得他应该是病了。
遥口郡华丰镇安马村是一个临水小村,靠打渔为生,离谢马坡只有一个时辰的行程。
脉象忽高忽低,时强时弱。让杨凡惊异不已,忙取出火折,点起插在旁边,方便查看。
杨凡大惊,见小哥血染下半身,心里大骂是谁丧尽天良要如此折磨一个乞丐,害人断子绝孙之辈、必是断子绝孙的人。
未免闹出人命,杨凡忙脱下小乞丐的裤子。心里想道:“救人救到低,送佛送到西。救活之后就养下这个小太监吧。太监忠心可靠,没有是非,总比养个男人要强。收养男人,还得操心人家成家立室的问题。”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