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门派建设工程  大明道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门派建设工程

时间公正,终不负勤。

在杨凡夜以继日的勤学苦练下,半月后终于突破到了一流中期。

真是功夫只负负时人,功夫不负有心人。

半个月来,在杨凡教导下,弟子们先后走上了习武之路,少数的已经达到了三流中期,其余的也都是三流初期。乐的陈不三天天满脸的慈祥,急得伍槑更加努力锻炼,就连哑汉都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

莫看只是刚入武道,成绩不显,实则上从一无是处到三流之路,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练到三流需要一年两年,有的甚至还更长。毕竟有句老话不是说,万事开头难嘛。

既然已入武道,在弟子们殷切期盼中,杨凡便假装认真的替弟子们取了姓名,为什么说杨凡假装认真呢?因为除了小屁孩和小丫头略微思索了一下,其他人的名都是以踏上武道顺序为区分,盗取于《千字文》的内容。

比如大弟子姓李,所以就叫李天地。

二弟子是女子,便只见宣荒。

四弟子姓张,叫张瑜洲。

五弟子正好是女弟子,叫红荒。

心里在思索一个又一个环节,为万竹岛编织一个顺畅的明天,为弟子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偶尔的痛苦经历未必全无好处,至少教会你居安思危,更教会了你成熟坚强;短暂的分开也不是全无好处,它让弟子们对门派加深了感情,更是学会了独立。

原来他们是去横扫了左右两个郡所有的奴人坊,林林总总带回了一百多人。

比如“断桥留绳”,意思是岛上通向外面的桥要被砍掉,只与两岸系上铁链,出岛就得有过硬的轻功。

众弟子们只听到自己师父在里面或高或低,或激动,或平静的演讲。却没听懂什么意思。

于是杨凡每天得空就拿出《本草纲目》、《草药经》、《毒物》这些有插图的医书一种一种的教她识别。

……(不要问为何女弟子无姓,因为在古代,女子姓什么根本就不重要,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名。武则天的名字还是自己男人取的呢,至于后来那个生僻的名字,也是她做了女帝之后给自己取的。)

至于为何不说三弟子,因为老三就是小屁孩。为了打好小屁孩的基础,杨凡一直有意无意打磨他的身体,消耗他体内的气息。

夜里也再无人给他们盖被子,被冻醒的踢醒打呼噜的,怪人家踢了自己被子。打呼噜的骂他傻,你天天踢被子都是师父半夜给你盖好的,你好意思说别人踢你被子。

二师姐宣荒已经12岁,已然有小大人的气场,她抚摸着玉女和金童的头,关心道:“师父一定会回来的,这点你们可以放心,师父说最迟明天,还告诉对我说在我们附近是有人保护我们的,让我带着大一些的师兄弟下厨做饭。”

不过是金子还是得发光,有天赋总会被激发。小屁话踏上了武路,杨凡就对他用了点心思,给他取了一个不用心的名字:金童。

陈不三笑道:“打铁的铁匠我这带回了四人,药农三人,壮劳力二十六人,年龄适合习武的我分不出好赖,就把看到的都买来了,也就七人。”

可想而知这顿饭的味道,该是多么的精彩绝伦。

大师哥一拍额头,只好记下这个让他迷糊的知识点,待时机适合再向师父请教。

只有当家后才发现,大人的不容易。

师父说的很多词汇,众人都不得要领,比如说“以商养派”,比如说“兵厂制甲”,比如说“草坊制药”,比如说“闭岛修炼”。

看着师父、祖爷爷、教母甚至还有哑汉离去的背影,众弟子泛起了酸楚,小弟子们不由自主的掉下了眼泪,大弟子也是有些魂不守舍。

比如“门规帮歌”,意思是门派会找夫子先生对弟子们进行武德教育,甚至写下帮规让大家遵从,最让众弟子感觉有趣的是,门派将《江湖笑》定为帮派之歌。

看了看四周,虽然看不出有人保护他们的迹象,但还是相信师父是不会骗他们的,他说有人在附近保护,肯定就有,只是他们境界低看不到罢了。

可俗话说的好,有得必有失。这些日子虽然万竹岛俨然有种欣欣向荣的门派味,可架不住人多消耗大,上上下下这么多人的吃穿住行倒是无关紧要,可是这么多人的药材需求量,精打细算下来一天也至少要五六十两,一天的消耗压垮一个中产家庭完全不在话下。

玉女更是哭声哀哀,直呼回来,质问哥哥金童:“爹爹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每个人身后都跟着几十个人,大大小小的包裹,密密麻麻的竹筐,形形色色的工具。

几个大弟子无奈,只能将一群小的们给赶出去玩,面对湿漉漉的灶台那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重新燃起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