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门派建设工程  大明道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成熟的是内在,不是形式。这世上最纯粹的人是孩子,最成熟的是老人,可是很多人都拒绝接近孩子,觉得这是不成熟的表现;也拒绝和老人促膝长谈,觉得太成熟就是没活力。

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很多想法不能一步登天。

金童玉女,招财进宝。多吉利啊。

几人步入书房,交涉开来。

没有长者的督促,房外的大弟子们尚能自律一会,只是那些小弟子们便开始了淘气,趴在书房窗外听墙角。

伍槑道:“我和哑哥走的不远,所以找的地下市场奴人不多,铁匠就带回来2人,药农五人,劳动力掺次不齐,带回来十五人,适合练武的九人。的最大的一笔钱,是买了两家店铺,两个店铺就了五千多两,位置和面积也不见得多好。”

金童认真道:“我怎么不知道,送终尽孝,送终尽孝,那送终自然是尽孝的意思咯。”

弟子们生火生出了一群大猫,好不容易生好了火,却因为火烧到灶外,吓的以为要起大火了,被小一点的弟子一盆水给浇灭了,随之而灭的还有灶台里面的炉火。

随着境界的提升,金钱的消耗也只会越来越多,五万两的财产又能禁得起多久的坐吃山空?

所以一到晚上,杨凡的房内便开始灯火通明,不是伏案书写,便是来回踱步。

当然师父的很多话还是能让人听懂的,比如说“派分三别”,分别是亲传、内门、外门,只有亲传和内门才能在岛上生活,外门是不在岛上修炼的。

当日书房会谈后,四人便分三波,杨凡为一波,陈不三为一波,伍槑和哑汉为一波,向着三个方向而去。

对于修炼,乏味总大于汗水,对于生活,迷惘总多于希望。

好在杨凡懂得在逆境中发现不一样的温情,在他的照料下,伍槑长肉了,小弟子们长个了,陈不三内伤痊愈了,有时还会在弟子们修炼辛苦后和他们一起玩捉迷藏。

第二天一早再没人扯他们被子,打他们屁股,睡到自然醒后,提着裤裆先找了一圈让他们依赖的师父。

比如“一境放江”,意思是弟子们只要修炼到了一流境界就可以闯荡江湖,游历天下。

比上不足,比小不长,其实成熟的成年人才是最不成熟的人。

可哪里看的到杨凡的身影啊,甚至连大人的身影找不到,于是几个小弟子一边嘘嘘,一边哭着喊师父。

趴窗角听墙根久了,年龄大些的弟子渐渐的也被吸引了过来,听着听着便入了神。

于是乎,万竹岛就迎来了小鬼当家的一天。

他的小丫头妹妹自然就叫玉女了。

那些小弟子们更是不用说了,追鸡逐鸭,上窜下跳,下江摸蟹的有,爬竹打蛇的有,打架斗殴的有,随地小便的有,没一个不皮,没一个安静。

说到这里,杨凡不得不提一下玉女,那个整天浇种草的小丫头,竟然教一遍植物便能记住,明显是有医学天份嘛。

金童泛着红眼,硬气道:“他要是敢不要我们,我就不给他送终。”

第二天晌午左右,杨凡,陈不三,伍槑和哑汉依次回来了。

火起了,锅热了。是该先放蛋呢?还是先放辣椒呢?众人又是犯了难,终于还是年长的女弟子点醒大家——应该先放油。

这一日,杨凡郑重将陈不三和伍槑叫到书房,连哑汉都不曾缺席。

大些的弟子听的热血沸腾,小些的弟子听的新奇有趣。可不管成熟还是不成熟,理解还是不理解,他们都知道以后的万竹门将会大大的不一样。

大师哥李天地一巴掌拍在他脑后,笑骂道:“混小子!瞎说什么?你知道送终是什么意思吗?”

杨凡笑道:“没事,好酒不怕巷子深,好药何患无人问。只要药店打上万竹岛招牌,想亏本都难。”

此话不假,毕竟十几年来爷爷和他一直在岛上坐等别人问医,名声早已在外,若不是爷孙俩喜欢清净,不爱张扬,门槛该是换了几次了。

救人救急,医病医危,这是爷爷教他的医者的行为准则。高低无别,一视同仁,这是爷爷教他的医德医风。

有这样的爷爷打下招牌和名声,要是亏本,那只能说明自己学艺不精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