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开始。
一位大领导用老式麦克风宣布开始,强调了“这是我们第一条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地铁”
另一个大领导宣读了《地下铁道十年规划》。
军方代表则宣读了:《军威关于京城地铁战备功能的指示》
铁道兵战士列队肃立,掌声如潮,场面庄重热烈。
简单而庄严的仪式结束后,便是后世常见的奠基仪式了。
老帅现在年事已高,在警卫员的搀扶下,拿起了一把镀银铁锹,铲了一铲子土,丢进了土坑内。
接下来就该宣布工程正式开始了,老帅却停下了脚步,目光在人群中环视了一圈。
“爱国同志来了没有?施工图带来了吗?”
老帅的声音不大,却有股子不容质疑的威力。
现场却瞬间安静了下来,有不少人在心中嘀咕,爱国是谁啊?
李爱国这会正盯着那把镀银的铁铲看呢,这玩意在后世可是铁道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听到喊声,他也呆愣住了。
开玩笑,谁突然被老帅喊了名字,谁不懵逼了。
“爱国,老帅点了你的名。”刘国璋到底是老同志反应最快,一把将工程设计图递给李爱国,“你递过去。”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流程,施工图要在仪式结束后送到前面,给人人日报的记者留一张照片就算是完事儿了。
老帅突然改变正常流程,引起了不少人侧目。
李爱国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
场面越大,越淡定,此时缓过神来,在一众大佬的目光中,拿着施工图走到了前面。
“老帅,这是由我们铁道技术研究所、京城工程局和全国二十一家单位,一共三百二十位工程师,在上级的领导下,绘制出的京城地铁一号线设计图。”
老帅接过图纸,赞赏的点了点头:“我记得原本京城地铁使用的设计图,应该是由老毛子那边设计。现在咱们自己总算是能够撑起这杆大旗了,你们的工作干得很好。”
很好这个评价看似很平淡,但是从老帅的嘴巴里说出来,分量格外的不同。
现场的那些工程人员、专家们纷纷挺起胸膛,脸上都洋溢出自豪的神情。
“你搞出来了盾构机.”老帅将图纸交给警卫员后,面带和蔼神情:“现在又搞出了坦克装甲.尤其是这个坦克装甲,可是国之重器,你是难得的人才啊。”
说完,老帅压低声音,用李爱国只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农夫收了个好学生啊。”
李爱国这才意识到老帅亲自点自己的名字,恐怕不仅仅是为了京城地铁。
事情也正如李爱国所料。
加装了贫铀装甲的59式横扫约翰牛家的征服者之后,咱们的力气又大了几分。
如果换成别人的话,肯定有人已经起了一些别的心思。
比如有人会在背后嚼舌根子,功高盖主啥的。
但是李爱国偏偏是农夫的学生,忠诚毋庸置疑。
上面的大领导看到这种情况了,十分高兴,随之而来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该如何奖励这位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天才。
李爱国不缺钱,军功也拿了,还又不愿意到铁道部工作,特别的懒散。
最后,经过综合考虑,在上面的建议下,就有了这次非常特别的点名。
这是对李爱国的奖励,更是要告诉所有居心叵测之人,标杆已经树立。
果然,有几个本来没在意的领导听到老帅的话,深深的看了看李爱国。
“这是我应该做的。”明白老帅的意思后,李爱国挺起了腰杆子,冲着老帅敬了礼。
“有你这样的优秀人才,国之大幸啊!”老帅说着话,将刚才那把镀银铁锹交给李爱国:“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应该由你们年轻人来担负起这份责任。”
李爱国紧紧攥住镀银铁锹,深吸一口气,朝着土坑里填了一些土。
这些土,不是土,而是国土。
咔嚓。
人人日报的摄影记者连续拍下了两张照片。
一张是老帅递送镀银铁锹的照片,另一张是填土的照片。
这些照片跟现场所有的记录一样,在随后被列为机密资料,一直到几十年后才解封。
填完土,李爱国重新回到了工程方阵中。
从激动中清醒过来后,他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镀银铁锹忘记还回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