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民以食为天
六月三十日。
由于蓬莱保卫战影响而推迟的夏粮征收工作开始进行。
按照之前《兴汉盟土地法》的规定,今年蓬莱县境内所有的耕地只征收一成的粮税。
蓬莱县境内目前可以征收粮税的耕地有一百七十万亩,因为蓬莱县处于丘陵地带,旱地占大多数,所以平均亩产并不高。
水浇地年亩产能达到四石,旱地只有水浇地的一半。而且山东半岛一年两熟,夏粮只是年产量的一般。
之前清理士绅时,收缴归公的公田有六万亩,这六万亩田收的是三成的地租。
预估下来,今年的夏粮应该可以征收二十五万五千石,也就是两千五百万斤。
“后世共和国粮食年产量一万三千亿斤。”刘信启嘀咕道。
这两千五百万斤看起来很多,但是现在兴汉盟光是纯财政供养的官吏和军队就有超过一万人,这些人每天按照三斤粮食需求计算,就要消耗一千一百万斤粮食。
待人都到齐后,刘信启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的副手章有,工作积极,性格稳妥,对农事也精通,并且酷爱研究良种,我觉得他最适合接任。”卢仁回道。
“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刘信启问道。
刘信启发现粮食缺口如此巨大后,急忙朝着兴汉盟总部跑去,并召集了政部部长罗成、户司李莲、税司姜学、财司陆从雪和政部部长兼农司卢仁。
每年两季,粮食收获时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必然下降,士绅、粮商用低价收粮,然后囤积到青黄不接之时,再高价卖给缺粮之人。不仅赚取巨额利润,还使得种粮食的反而常年饿肚子。
这样不仅官府可以以较便宜的价格收到粮农多余的粮食,补充官府的粮食缺口,在缺粮、灾难的时候,还可以平抑粮价,保证百姓不饿肚子。
“市面上是有成熟的人才的,毕竟之前的粮食买卖本就有人做,只不过现在由官府主导。可以将这些人招募进吏员队伍。”刘信启回道:“而且我只是说不准私人买卖,但是我们官府可以卖给一些信誉好、支持兴汉盟的粮商,并且规定他们的基本粮食(粗粮)的最高销售价格,这样不仅我们的粮食管控主动权没有减少,还减轻了我们的管理成本。”
官府按照合理的价格收粮,然后增加一些管理和储存成本后,再卖给需要粮食的人。这个收粮价格肯定会高于粮食收获时的市面价格,卖粮价格肯定会低于青黄不接时的市面价格。
“能到是能,但是这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肯定需要军部配合。”罗成有些担心:“官府参与粮食买卖,并且垄断经营,这算不算与民争利?”
“不会的,我给诸位分析分析。”刘信启说道,然后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刘信启打算建立兴汉盟的粮食储备机制,通过立法禁止粮食私人买卖,所有粮农的多余粮食都必须卖给官府。
刘信启也是参照后世共和国的粮食储备政策,后世共和国也是禁止粮食私人贸易的,农民最多只能小范围小批量的交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