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柴科原本规定,租种土地的人在死后,土地要归还国家。而给于官员和军人的俸禄田柴,在其去职后也得归还国家。但却有一项错漏,他规定了功荫田柴,可以世代传承。这功荫田柴前期自然会非常少,不影响国家的正常租税,但是时间久了,几十年、几百年,积累下来,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功荫田柴,最后必然会大大影响国家的租税收缴。因为功荫田柴的租税属于田柴租主。”
“还有一件,也是前年的事,你们若是细细打听,应该也能打听出来。我们高丽于前年已经向金朝称臣了……”
“既然高丽已经向金国称臣,那应该属于我们兴汉盟的敌对势力了,我们后面还要在这里的做买卖吗?”
之前将高丽作为重要的贸易对象,是因为高丽与赵国属于盟国,现在高丽竟然已经向金国奉表称臣,那兴汉盟在这里做买卖,就存在随时被扣押或清剿的风险。
“这么严重吗?”王昊插言道。
“带王公子下去休息吧。”刘信启安排人将王昊送到船舱休息。
刘信启思虑了一下,回道:
“田柴科一方面使高丽王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王氏高丽中央集权制的重要基础,其实行后确立了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
刘信启对高丽的田柴科制度点评道。
焦睿安排人去叫人后,回来对刘信启问道。
王昊看着刘信启眼中满是敬佩,没想到这个赵国人,来到高丽开京才不到两天,就已经对高丽的土地政策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
“那我们兴汉盟的土地法也有这种错漏吗?”焦睿问道。
“前年宫里就发生过一件大事。现高丽王年幼,其外祖父李资谦辅政掌权,当今王上近臣欲铲除李资谦及其亲家拓俊京却失败,导致宫阙被焚,王上当时差点要禅位给李资谦……”
“称臣?”刘信启惊讶道。
“在高丽王朝的前期阶段有效限制了官僚贵族的土地兼并,进而确保了国家的税源,成为专制集权国家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之前既定的贸易政策仍然需要施行,兴汉盟生产的工业品需要贸易方能换成可以用的银钱、可以吃的粮食。对外贸易是基本政策,不能动摇。”
“那我们需要像高丽学习吗?”焦睿问道。
崔武在岸上负责对拍卖会上买了货品的高丽商人交货,刘信启闲着无事,则坐在齐州号甲板上与王昊、焦睿聊天。
“这个我们已经听说过了。”焦睿打断道。
“这样最终结果就会导致,国家为了增加税赋,会增加其他‘人头税’之类的税种,不断的增加普通平民百姓的税赋。然后这些普通平民自然就会用脚投票,将自己的田地投诚给官员、贵族,已减少赋税,进一步增加土地的兼并集中。恶性循化之下,矛盾越来越突出,本为良策的‘田柴科’也会逐渐被破坏、成为恶政,最后废止。”
焦睿有些气愤:
“这言而无信的小人、墙头草,本与赵国有盟约,现在金国正攻打赵国,他不从侧面帮忙不说,竟然背信弃义、奉金为主,真是可耻。”
刘信启理解焦睿的气愤,不过也理解高丽的政策:“这就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高丽是在金国攻赵之前就向金称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