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家庄的主事人愿意听自己继续说,汉子很是激动,眼含期盼的讲述着自己的情况。
南院的营房只能满足日常轮换回来的亲卫居住,不能满足近两千人同时居住训练,陈逊不得不将他们安置在庄外的大晒场,那里土地平整夯实,没有种植东西,很适合扎营训练。
汉子家位于番禺城北面的一处庄子,家里的地抵给了地主,一年的收成除了交税、地租,剩下的都不够家里人吃的,只能出去再寻生计。
“员外,求求您大慈大悲,放过小人吧。”
“我之前一直发愁,此次大敌来犯,若是将战场设置在陈家庄管辖之外,庄内防守必然空虚,到时候庄里多剩些妇孺,建庄墙的厢军俘虏反而成了最大的隐患。”陈逊先搁置了之前那汉子的话题,他的问题不能单独解决,必须放在全体俘虏这个层面来解决,否则就会出乱子。
这时,陈禄听到消息赶了过来。
“小人家中老母无人照看,一大家子人全靠我当兵的一点军俸过活,我离家这么久,他们可怎么活啊!”
说着,这五尺大汉竟然哭出声来,声泪俱下。
本来广州地处岭南,没有与其他国家接壤,并无什么战事,当兵虽然辛苦,但没有什么生命危险。
可这段时间做苦力,竟然能够吃饱饭,睡觉还有瓦遮顶,他做厢兵的时候都没有吃饱过。这就让他认为陈家庄的主事人是个善人,起码对于穷苦百姓有大善,才敢拦路求饶。
本来他是没胆子求饶的。
没几下,已经磕的额头见血,血肉与地上的土沙混在一起,血糊糊的,相当的凄惨。
“将你家的住址,家人的姓名告诉军吏,然后回去做工吧,过几天我给你答复。”陈逊回道。
杂七杂八的想了这许多,陈逊收起思绪,起身出门,前往庄外的临时校场。
“伯父来的正好。”陈逊招呼道。
“倒是没有具体统计过,不过他们能混到去做厢军,估计情况也都差不多,若是统计,可能有一半与其情况差不多。”来的路上,陈禄已经了解了是谁拦住了陈逊,所以知道汉子的情况。
“现在这个汉子倒是提醒了我,或许可以将这些俘虏放回去。”
两人聊天过程中,营地中都头以上的军官开始聚集过来,陈逊进营的时候已经下了召集命令,打算开会商议迎战对策。
带到封闭处所处置,若是结果向善就公布出来,增强陈家庄的正面形象。若是结果向恶,就悄悄摸摸的,无声无息的了结。
不过就算如此,陈逊已经从各地的情报中看到,那些外出的青壮男性在外包养情妇、养原住民女人的情况越来越多,直至陈逊将他们的薪资收回一大部分,直接发给家里,这种现象才有所扼制(不同于遏制,只是控制,没有禁绝)。
陈家庄外出的伙计情况要好一些,这十年的发展,那些外出的最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家门口。
跟在陈逊后面的亲卫反应过来,立即上前将这人架起。
说完陈逊继续出庄,前往营寨。
听见陈逊要将这些俘虏放回去,众人皆是大惊。
“这怎么可以?若是放回去,他们再转过头跟着禁军来打我们,岂不是自作自受?”有都头说道,当兵时间长,大大咧咧的,也不知道用一些委婉的词语。
“这些俘虏在陈家庄好吃好喝,就算回去之后又被抓壮丁,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陈逊解释道,这是一种心里战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