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战爭赔偿
“其实要设立特区实施改革,在本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不如放在吕宋或者峴港。臣斗胆假设,即便出了紕漏也比本土各省好处理的多。”
这时候回京復命的袁崇焕也有点动心了,皇帝力主的改革应该不会有大紕漏,特区设在什么地方,那里的经济就有很大可能快速增长。
做为地方官,谁不希望自己任上成绩斐然啊,能爭的必须爭一爭。而且他提出的理由也很独特,海外领地有大海相隔,上限虽然不一定有广东高,下限却肯定比直隶、陕西高得多。
“好好好,眾爱卿先不要爭,朕从没说过要设立特区。此次改革与当年不一样了,不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一到二。遇到的阻力肯定有,却不会太大,也就不需要循序渐进摸著石头过河了。
但也不要为了快而快,重中之重是在设立规则阶段。朕先设个大致的时限以供参考,二年!各部在二年之內把相关规则设立仔细,儘量不要有遗漏。
待操作了半年之后,再根据当时的进度对时限进行调整,还是那句话,不求快只求稳。另外利用这段时间,各部也可以將风声散出去,让民间有点思想准备,调整好將来的预期,减小执行阶段的阻力。”
面对朝臣们还算积极的態度,洪涛直接就不讲理了。啥特区,也不看看现如今的皇帝和三十年前的皇帝有什么区別。那时候设立特区是为减少对朝臣的刺激,別把他们逼反了。现在根本用不著了,物是人非也!
但洪涛也没犯急於求成的毛病,在全国全行业推行分级制確实是个浩大的工程。所以前期的底子必须打好,爭取在政策设计阶段就把大多数弊端想到並找出解决办法,別再去执行阶段摸著石头过河了。
“启稟陛下,此次因军械案引发的民间骚乱又该如何处置?”既然皇帝態度明確,还给出了大致策略,群臣们也就不再爭论了,又开始交头接耳探討著该如何筹划。
大理寺虽然也是分级制的重点部门,要在律法层面做出明確界定,但和各部比起来还是轻鬆多了。所以真宪时没参与同僚间的沟通,而是询问起目前最棘手的案子。
“情有可原,但法不容恕!如查明有军属参与其中也要夺其待遇、按律处罚。不要犹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明律不是给某些人定的,除了朕之外必须一视同仁。
对於没有当机立断做出反应的地方官,全部革职回京,交由吏部重新考察任重。若是发现有参与其中者,罪加一等,遇赦不宥!马保国,在这件事上教育部要做好舆情宣传,防止有人把水搅浑。
眼下的重中之重是做好与西番诸国谈判的准备工作,万万马虎不得。如果不能从谈判桌上把战爭红利儘可能多的拿到手,那前线將士的血就白流了。
杨嗣昌,今日先把礼部做的预案简单说说。朕和诸位爱卿边听边想,拾遗补漏。其它的事情暂且先放一放,现在是丰收的时刻,君臣理当同享!”
即便真宪时不问,洪涛也得在这件事上明確表態,否则朝臣们没谁敢拍板定性。最终的处理意见很简单,四个字,一视同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